APP下载

韩国留学生学习汉语语音的难点及对策

2016-05-30温晔

亚太教育 2016年24期
关键词:难点对策

温晔

摘要:本文通过对韩国留学生学习汉语语音进行调查,发现留学生学习语音时遇到了一些难点。笔者结合语料和偏误分析的成果进行了整理,找到原因并在教学上给出解决方案。

关键词:韩国留学生;汉语语音;难点;对策

中图分类号:H1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8-0084-02

总体来说,韩国留学生学习语音时遇到的难点有三个方面:声母:唇齿音f、舌面音j、q、x舌尖后音zh、ch、sh和r、l;韵母主要是前后鼻韵母相混、卷舌不到位、圆唇不够和韵尾不到位;声调是“二声上不去,四声下不来”。本文在这儿主要介绍声母的难点和解决方法。

一、唇齿音“f”的偏误案例、分析及策略

1.唇齿音“f”的偏误案例分析

我们知道韩国留学生在发唇齿音“f”的时候,虽然听起来与汉语很相近但却不是正确的发音。比如:他们会把皮肤(pífu)发成(píbu);把头发(fā)发成头(pā);把我妈妈是家庭主妇(zhǔfù)错读成我妈妈是家庭主妇(zhǔpù);

当然他们在发吃饭(chīfàn)这个音时,他们常常发成(chīpàn)。

通过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发现,韩国留学生经常会把唇齿音“f”发成“b”、“p”,他们认为这几个音是相同的,当他们在发“f”这个音的时候的时候通常把它发成“b”或者“p”;当在发“b”这个音的时候,常常又发成“f”或是“p”。我们还发现,韩国学生并不是把所有的“f”都发成“b”、“p”。比如在“不服(bufu)”

这个词中,韩国留学生的发音并没有出现混淆。因此,我们发现在一个词中,当第一个字的声母是“b”,第二个字的声母是“f”时,留学生的发音比较准确。

2.偏误的原因及教学策略

出现这样偏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受母语语音系统的影响,韩语中没有唇齿音“f”;另外一个原因是由他们固有的韩国语思维模式造成的,在韩国留学生的思维当中,他们的语音系统已经定型了,他们已经习惯了已有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因此当遇到新的语音系统时,已有的语音系统与其发生冲撞,新的语音系统会在不断修改和碰撞中完善。

在汉语语音当中,“f”是一个唇齿音,是通过牙齿和下唇的接触,慢慢摩擦所发出的音。因为韩语中没有唇齿音,所以不容易发音。因此教师在讲解“f”这个语音的时候,需要用夸张的动作演示,用上齿咬住下唇,并同时吹气。然后让学生进行模仿,在学生模仿时要及时纠正,教给学生正确的发音。当学会发单个音时,给出相关拼音的字,如:“发(fɑ)”“饭(fɑn)”“飞(fei)”“风(feng)”“房(fɑng)”“夫(fu)”让学生在完整拼音中进行练习。

二、舌尖前音“z、c、s”与舌尖后音“zh、ch、sh”偏误案例、分析及策略

1.舌尖前音“z、c、s”与舌尖后音“zh、ch、sh”的案例分析

对于韩国留学生来说,zh,ch,sh和z,c,s是他们的发音难点,他们经常把这两组发音混淆。比如:他们经常会把“狮子(shīzi)”发成“(shīzhi)”;他们常常把“我要回宿舍(sù shè)”发成“我要回宿舍(shù shè)”;他们还会把“自私(zìsī)”说成“自私(zhìshī)”。

通过分析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发现,留学生在学习汉语舌尖前后音的时候只注重自己母语中没有的舌尖后音而忽略了舌尖前音。

2.偏误的原因及教学策略

韩国留学生之所以在发舌尖前音和舌尖后音时会出现混淆,是因为在韩语中没有舌尖后音。因此有很大一部分留学生在学习“zh,ch,sh”的时候,发音不准确。虽然在韩语中有一组子音与汉语的舌尖前音很接近,但是这组韩国语子音的发音部位是介于舌尖前和舌尖后之间,这就导致留学生在发汉语的舌尖前音和舌尖后音时会出现混淆。

既然我们找出了偏误的原因,在这里我们说一说在教学中的对策。首先,我们应该要把汉语中的舌尖前音和韩语中的子音区分出来。其次,让留学生了解汉语的舌尖前音和韩国语的一组子音是有一定的差别,这种差别主要在于发音时舌位前后的不同。

在汉语中“z、c、s”舌位比较靠前,而“zhi、chi、shi”的舌位比较靠后,舌头需要卷起来。

在教学中,使用顺连法,先教简单的“s”然后带出“z”“c”。汉语的“s”与韩国语子音“”发音很相似,可以先让留学生通过母语对比掌握“s”的发音,然后再学习“z”,“c”的发音。发音的时候时,要让学生掌握发音的方法和发音部位,在发音的过程中舌尖要和上齿背或者下齿背形成阻碍,然后再打开一条很窄的缝隙,让气流摩擦而出。当舌尖前音掌握之后再学习舌尖后音“zhi”“chi”“shi”。

为了让学生区分舌尖前和舌尖后音,可以用手势辅助教学,有助于学生理解。把手比作舌头,指尖到掌心依次是上齿,齿背,硬腭,软腭,让学生体会发音时舌位的位置。在发舌尖前音的时候,把手是伸平的,让学生体验到把舌尖平伸向齿背,然后气流从舌尖后的中部凹槽和齿背的缝隙中流出来。在发舌尖后音的时候,把手卷起来,让学生明白需要把舌尖翘起,然后抵住上颚,舌尖底部朝向前方。

除此之外,在教语音的过程中,要结合语境给出词语、句子进行练习。

三、舌尖后浊音“r”和边音“l”的偏误

1.舌尖后浊音“r”和边音“l”的偏误案例分析

通过一年多的教学,我们不难发现在教学过程中韩国留学生很难掌握舌尖后浊音“r”和边音“l”。很留学生会把汉语“r”发成类似“l”的音。辟如:“在大连我看到了海上日出(rìchū)”,他们常常说成“在大连我看到了海上日出(lìchū)”;还有的学生会把“他乐(lè)于帮助别人”说成“他乐(rè)于帮助别人”。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再比如:他们不会说“我先去读汉语课文,然后(ránhòu吃饭”,而会说“我先去读汉语课文,然后(lánhòu)吃饭”。

我们知道在韩语中没有“r”这个音,许多学生便用[l]来代替。韩语中的子音“”有两个变音,分别对应汉语的“l”和“r”,但是并不完全一致,所以留学生很难清楚地掌握到底对应的是哪一个。

2.偏误的原因及教学策略

韩国留学生在学习浊音“r”和边音“l”时出现这些偏误的原因有很多个方面。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原因。

首先,是受母语负迁移的影响。在韩语的子音中没有边音“l”和浊音“r”,只有介于两者之间的闪音“”,但是这个音和汉语中的发音不完全一样。他们在发闪音“”的时候,常常在靠近舌尖部形成阻碍,气流不从舌前部出来,而从两边出来。接下来我们再来从两个方面简单介绍一下“r”,“l”的正确发音。从舌位方面来说,“l”舌位靠前,“r”的舌位靠后;在发声母“r”时,舌头应该向上翘起,舌尖应该触碰硬腭前部,而在发声母“l”的时候,舌尖上翘时抵住上齿龈,两部位不留有间隙,在发音的时候,舌尖要紧张。

其次,可以从气流方面考虑,“r”的气流没有出路,但是“l”的气流分成两路,气流主要从舌头两边发出。在发声母“l”的时候,舌尖和上齿龈接触,舌头两边较放松,留有空隙,气流在舌尖与上齿龈间受到阻碍,通过舌头两边的空隙流出。但是当我们在发声母“r”的时候,舌尖和硬腭接触,两部位留有缝隙,气流通过时受到舌尖和硬腭的阻碍,气流没有顺畅的通路,只能从缝隙中挤出。

在对外汉语教学当中,“r”发音的部位与卷舌音“sh”一致,但是声带却产生震动,让学生把“sh”音拉长并振动声带带出“r”。跟着老师所发的语音进行跟读,这依靠的是人的听觉,被动地接受。之后让学生进行听音、辨音,培养听觉,找到错误之处,同学之间也可以互相纠正。

四、总结

在汉语教学的语音阶段,我们可以适当地运用夸张法和模仿法,尽量放大语音和语音,声调和声调之间的差别,让留学生可以清晰地了解到汉语语音与母语和已学过的第二外语之间的差异。当然这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应该让学生进行大量的模仿练习,加强舌头的灵活性,从而克服母语造成的干扰。

从总体上来说,虽然汉语和韩国语的发音有很多相同的地方,但是也有很多不同的地方。作为一名对外汉语教师,我们要在学生学习汉语语音的初始阶段给予正确的引导,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尽量避免母语负迁移的影响。在对比的时候要合理适度,要考虑学习者的直观感受和接受能力,并结合词语、句子进行语境练习。有针对性地训练,课堂上严格要求学生按照正确的发音方法进行发音,使学生在入门时掌握正确的发音。

(作者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0.

[2]张义生.现代思维概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1.

[3]蒋可心.对外汉语教学法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1.

[3]毕继万.跨文化交际与第二语言教学[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9.

[4]李泉.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理论思考[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6.

[5]崔永华.语言课的课堂教学意识略说[J].世界汉语教学,1990.

猜你喜欢

难点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关于职工队伍稳定的认识和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