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技术型本科转型发展背景下如何提升大学生英语实践能力的探究

2016-05-30刘敏李桂明朱文宣陆凯周金龙陈峰张莹

亚太教育 2016年27期
关键词:大学生

刘敏 李桂明 朱文宣 陆凯 周金龙 陈峰 张莹

摘 要:现阶段创新实践能力已经成为社会和企业对高校大学生的新要求,高校大学生只有具备良好的英语实践能力,才能够满足社会和企业对其的要求,从而实现就业。然而,目前大学生英语实践能力一直都是高校大学生的薄弱环节。因此,在应用技术型本科转型发展背景下,我们有必要采取措施,进一步提升大学生英语实践能力,为大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培养创新;大学生;英语实践能力提高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9-0240-02

为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国务院提出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发展的要求。在这种大环境下,我国各院校必须实现大学生英语实践能力改革,创新教学模式,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大学生在今后的就业和求职中脱颖而出,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职业道路,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笔者根据多年来的教学研究与实践,并结合所在院校教学改革实际情况认为在当前应用技术型本科转型发展背景下,高校想要进一步提高大学生英语实践能力,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营造良好的英语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知识的潜能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引导学生对英语产生兴趣,才能够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才能够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具体的实践当中去。在应用技术型本科转型发展背景下,各院校应当充分考虑的是如何不使人才浪费、不使就业困难,因此笔者认为应当从引导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入手,打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1)进一步提高英语实践教学的地位。教师应当着重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切实提高英语实践课程的比重,把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在一起。对于广大学生来说,英语实践课程是学生提高自身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笔者认为,教师可以将实践和理论课程分开,使实践课程成为独立的一门学科,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对英语实践能力的重视力度。教师在实践课程中应当严格要求学生,并不断加大实践课程的知识量,将学生的实践课成绩纳入学分。[1]如果学生在英语实践课程中没有达到相应的成绩,那么就可以以不给予相应课程学分为惩罚措施,这样做可以使学生高度重视实践课。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当与相关的外资企业和社会相关部门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实现校企合作,积极鼓励学生进企业以及相关部门进行实践,从而促使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具体实践当中去,为广大学生提供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除此之外,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英语方面的创作实践,这种做法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当然各院校也可以设立国外院校交流平台,定期或不定期地通过选拔比赛来鼓励大学生出国,实现近距离的接触以英语为母语国家的文化。[2]

(2)打造英语社会实践基地新品牌。教师应当以科学发展观为引导,全面建设具有院校自身特色的学生实践基地。例如,学校相关部门可以牵头,通过与外资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的方式,实现各院校英语专业的特色发展。每一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应当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结合专业特点来提升自身的英语实践能力。学校可以根据全体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组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从而达到将英语课堂以及英语实践基地和英语就业有机结合在一起,通过新闻媒体、广播电视等方式去鼓励大学生走出校门,近距离地接触社会。[3]例如可以鼓励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工作,通过向外国友人提供服务的方式来实现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提升。这种做法能够使学生深入地了解社会、并了解社会和企业对大学生英语能力的要求。与此同时,各院校英语教师还应当结合市场经济发展需求,来实现大学生实习制度的改革,建立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该基地的主要作用就是为用人单位输送其所需要的实习和兼职人才,给学生提供机会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使学生在毕业后能够迅速上手,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二、优化英语教师队伍建设,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将理想和信念以及志向教育等内容融入进来,从而围绕成才就业开展教学活动,以培养出具有英语实践能力的大学生。当然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必须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切实提高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的能力。只有这样,教师们才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才能够在教学之前获取和加工有用信息实现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升。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当创新教学方法,改变以往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实现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上的创新,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师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方式,任务驱动教学方式以及多媒体教学方式,来实现与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和交流,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上敢于质疑和创新,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能力。

(1)优化双覆盖能效,进一步提高学生英语实践能力。我国中央政府提出要将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创新型国家,在这宏伟目标的引导下,各院校教师应当树立创新意识,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做到与应用技术型本科转型发展背景相契合,并做到辅导员与责任班导师双覆盖,从而实现全方位的英语教育。坚持将专业学习与价值观教育有机结合在一起,使学生能够在文化交流过程中去粗取精,通过肯定学生和激励学生的方式,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英语创新实践能力。[4]

(2)狠抓英语学风建设,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就业的忧患意识。众所周知,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数量的逐步增加,大学生就业已经成为了我们必须要关注的问题。因此,我们有必要狠抓英语学风建设,使大学生能够摒弃社会浮躁心态,在日常的学习生活过程中能够做到踏实认真。英语课堂中教師应该引导学生仔细分析所学单词及语法的内在含义,并让学生学会将所学的单词及语法使用到生活中。除此之外,英语教师还应当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大学生就业的忧患意识,使大学生了解现阶段就业的严峻形势,从而使其紧张起来,并将这种紧张情绪与日常的生活和学习有机结合在一起,促使其在课上深入地了解专业知识,并利用网络以及多媒体技术实现相关就业信息的有效采集,帮助学生规划学习里程,实现职业定位。

三、建立健全英语考核机制,实现对英语的全面认识

以往我们在进行英语考核的时候,仅仅以一张考试卷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这种做法难以将学生的实际情况考核出来,也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长此以往,学生势必会产生这样一种错觉,即所谓的英语学习就是背一背书本上的单词和语法,因此我们有必要建立健全英语考核机制,将英语实践能力列入到考核机制当中去。通过科学合理划分理论知识和英语知识在考核评价比例的方式来实现对英语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升。英语实践能力主要包括大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以及运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转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错误认识,从而使其重视英语实践能力的培养,并最终提升自身的英语实践及应用能力。

四、结语

总而言之,培养学生的英语实践能力是应用技术型本科转型发展背景下英语专业教学的必然趋势,也是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实现学生良好就业的基础。因此我们必须予以高度的重视,通过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加强对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立等方式来进一步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提升学生的英语实践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就业和求职奠定基础。

(作者单位: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

参考文献:

[1]李文光,张情,李洪娟.富交互型网络学习环境探索与实证研究——基于大学英语实践能力培养的视角[J].远程教育杂志,2012,04:79-86.

[2]张丽飒.创新英语实践教学模式,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J].海外英语,2012,20:150-152.

[3]杨倩.基于教学实践周的英语专业大学生语言能力培养模式探究[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02:144-145.

[4]娄丽景.基于提升大学生可雇佣能力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高教学刊,2016,01:34-35.

猜你喜欢

大学生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新大学生之歌
从8 个字看大学生的政治认同
大学生实习“注水”谁之过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