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家校合作视角关注中小学管理改进

2016-05-30郜玉环

亚太教育 2016年27期
关键词:学校管理家校合作

郜玉环

摘 要: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四中校长刘长铭就当下中国中小学教育谈了他的理解时曾说到:“他强调家庭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并指出教育最终极的价值是指向生活,不是为了考试,应当反思及提升我们的教育价值体系”,本文笔者在对石家庄市外国语小学部分学生、教师、家长做访谈调查的基础上,总结出当前家校合作的迫切需求、现状,进而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以期为促进中小学学管理的改进提供借鉴。

关键词:家校合作;学校管理;学校改进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9-0234-01

一、有效的家校合作促进学校改进

1.社会需求发展的需求。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及网络时代的到来,当代青少年接受教育及获取信息的渠道日渐多元化,众所周知,网络是把双刃剑,正面的网络信息可以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进而辅助强化学校教育;反之,网络上一些不正当的信息及思想传播会削弱甚至抵消学校教育,造成学生的价值观错误,心理畸变、甚至误入歧途导致犯罪,作为学校不可能時时掌握学生的动态,因此这就迫切需要学校和家庭形成教育合力,引导学生的健康发展,成长,成才,共创和谐教育的新局面。

2.家庭发展的需求。就我国目前的状况来看,城市中独生子女家庭居多,农村家庭中子女的数量也在大量减少;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家庭的消费能力增强,家长的教育意识也空前高涨,但是,就当前的现状来看,大多数家庭存在教育方式上的失当,家庭教育存在诸多不足,因此家庭急需得到学校的帮助与合作,家校形成合力以便提高教育效能。

此外有效的家校合作不仅能很好的提高家长的教育素养,优化家庭教育环境,使家长和孩子的关系变得和谐融洽,也有利于家长改变传统的“唯智论”的思想,并响应素质教育发展的号召。

3.学校发展的需求。就调查结果显示,当前许多学生家长都是各行各业的精英,因此学校充分调动和利用家长资源实施家校合作,有利于学校走出封闭的课堂教育,学校与家长之间通过“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合作策略,不仅可以通过家长课堂丰富教学知识,而且可以通过学生社会化活动的实施提高其社会化技能,有助于学校向素质教育的成功转轨,并且促进学校综合竞争力的提升。

二、学校改进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具体措施

1.明确家校共育责任、增强共育意识。具体来说,学校要采取相应措施改变以往出现较多的家长将孩子送入学校即将教育责任全权推卸给学校的状况或者学校单方面居于教育权威地位,对家长提出的意见置之不理或禁止家长发言的状况;应使一线教师和家长充分认识到:在教育学生的问题上,学校和家长双方不仅有相同的价值追求,希望学生成长成才,而且在教育过程中家校双方担负着同等重要的责任,缺一不可;双方要形成教育合力,共同增加教育效能。

在家校合作过程中,学校面对家长提出相关问题及意见,建议,应该积极的去改进,而不是居于教育权威者的地位盲目的去排斥,以便能更好的改进不足,促进教学质量及管理水平的提升;就家长的角度出发,也应该对学校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建议,少一些指责以便促进学校更快的发展。

2.强化监督机制、完善评价标准。各个学校要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一套科学规范的关于家校合作及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指标,保证家长能以独立的身份全面参与学校的教育决策,教育过程,教学改进等工作,并将家庭教育指导活动的开展情况作为评价教师工作业绩的重要考核内容之一,对教师该项工作的评价结果与评先评优、年终考评直接挂钩。此外,目前在家庭教育指导共作中还存在着许多管理问题,如合作目标不明确,具体实施过程中分工不合理,监督跟不上等等,以至于造成家校合作没有实质性的推进。因此,需要学校,家长及相关教育行政部门努力构建科学合理的家庭教育指导管理体系,加强监督与考核是提升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有效性和实效性的重要前提。

3.家校合作指导教材规范化、指导师资专业化。长期以来有关家校合作及家庭教育指导方面的教材一直处于缺乏和混乱的状态,各地区没有统一的、规范的、有系统性的教材和教学内容;也缺乏一些专业化的师资,上课随意性,应付性很大。

由于家校合作及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有特别重要的实施意义,且具有时代性,地域性和校际间的差异等显著的特点。因此,相关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要针对本地区学校的实际情况组织编写相关指导教材。

从教师队伍的现状分析,从事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一线教师普遍存在专业化不足的现象,因此,学校也因安排对从事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一线教师在职进行相关专业化培训,在培训过程中侧不仅应该注重相关前沿理论知识学习且应运用大量真实丰富的家庭教育案例,以便进一步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及实践技能,同时,学校还应该积极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家校合作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将关于优化家校合作及家庭教育指导专业化的内容列为教学科研重要课题之一。

4.丰富家校合作指导内容、拓展相关指导途径。我国大部分学生家庭长期以来普遍存在“唯智论”的思想,忽略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笔者认为相关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应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设计整体全面的指导家校合作的方案,应充分结合学校,家长,社区等多方力量的合作,融合多方力量亦有助于更大幅度丰富家校合作指导内容,拓展指导途径。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学校应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在传统联系方式的基础上努力开拓新渠道,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优势,通过网上家长学校,在线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网络视频、等各种不同的方式与家长沟通;还可以通过学校开放周、家长听证会、等形式与家长沟通进行家庭教育指导活动;学校还可以与社区进行合作,通过与社区“引进来”和“走出去”的相互互动的政策,增强学校教育的开放性和社会性。

(作者单位:河北经贸大学)

参考文献:

[1]李希贵.李希贵学校管理沉思录.人民教育.2012第7期.

[2]张云.硕士学位论文《山东省中小学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调查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8

[3]黄娟娟.家长、社区人员在现代学校管理中角色与职能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5.

[4]张云.硕士学位论文《山东省中小学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调查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8

[5]孙素英.学校改进视角的考察与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07,(12).

猜你喜欢

学校管理家校合作
诚朴决策管理学校的探索研究
家庭功能对青少年的外化问题行为的影响机制分析
家校合作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研究
GIS在教育管理中的应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