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机械制造专业在企业教学中的实践分析

2016-05-30梁翔

亚太教育 2016年25期
关键词:高职

梁翔

摘 要:目前,高职阶段的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占据的位置十分重要。本文首先就转变专机械制造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和模式进行了简要阐述,接着提出了实现教学与企业实践的结合和集中学习管理等相应的教学措施。

关键词:高职;机械制造专业;企业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9-0174-01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职业教育受到了重视程度日益加深。在职业教育发展的历程中,校企合作的方式变得愈加频繁,特别是对于机械制造专业而言,其对于实践性的要求更是“苛刻”。而通过校企合作,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得以全方位提升,机械制造专业学生的育人目的得到了一一的落实。

一、转变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和模式

现如今,高职教育体系中的各各专业都必须适应新形势的发展,以变化的姿态来迎接未来社会发展的需求。在现今社会,专业教学的内容应该变得更加多元化,内容不应该在仅仅局限于理论知识是,而是应该将相应的专业技能、实际运用方法等进行相互的结合。只有这种具有多元性的教学内容才能满足日新月异社会发展的需求。

首先,各个高职院校还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将课堂教学搬到“企业”中,进而让学生在校内就有更多的机会认识企业并逐步参与到相关行业中去。特别是对于机械制造专业的学生而言,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对于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更是事半功倍。对于职业教育而言,纯理论的学校教学模式对于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是明显不够的,学校的资源有限,学生很难在这些有限的资源中掌握到更多与未来就业相关的技能。因此,校企结合的模式则正好有效的解决了由于资源缺乏进而给职业教育带来的弊端,让高职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都有了全新的体验。在具体的转变过程中,高职院校首先需要明晰自己的定位,站在一个全新的视野下对职业技术教育进行一个重新的认识。对于职业教育而言,学历并不是唯一的目标,相应的实践和动手能力则是职业教育应该突出的重点。

其次,在高职教育体系中,教学内容势必会随着教学模式的改变发生相应的调整。作为高职院校而言,学校应该不断扩充自己的资源,通过企业现场教学等方式来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与整体职业技能。而教学内容的普遍性和教学模式的多元化也能够最大限度解决学校资源匮乏的窘境,让高职院校的教学之路变得更加顺畅。

二、实现教学与企业实践的结合

(一)搭建顶岗实习平台,开展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要想让教学与企业实践进行更好的结合,为学生搭建顶岗实习平台,开展相应的校外实训十分重要。对于高职阶段的学生而言,其必须完成足够的校外实践训练。但是在现如今,大多数的实践活动都十分分散,不具有系统性,使得实践的开展效果十分不佳。为了保证实习工作的整体效果,各个高职院校应该借助网络技术这个载体,建立一个联系校内校外的顶岗实习平台,最终实现实习、就业的全方位体系。

例如,一些高职院校的机械制造专业而言,可以通过同当地的机械公司、汽车制造厂等进行相互联系,并将这些公司和企业转变为实习基地进而转变为就业基地。

(二)建立校内一体化实训室

为了让高职院校教学与实践得以相互结合,各个学校应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一整套与教学实践相互配合的校内一体化实训室。在建立校内一体化实训室的过程中,各个学校应该完善与机械制造专业相关的生产实训基地,并可以逐步建立起与机械制造专业相关的一体化实训基地。

同时,一些有条件的高职院校还应该不断提升自己的办学实力,通过新建或者是扩建的形式让更多的机械专业践行成为一体化的实训室。在这个过程中,与企业合作也显得十分重要,学校可以联合企业共同购置一些现代化的生产加工设备,并充分实现机械类职教共享且具有示范性的实习训练基地。

(三)学校企业共建造“校中厂”

为了提升高职机械制造专业的教学水平,各个高职院校应该以自己的培养目标为基本前提,以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为基本方向,不断的增强自身实力,以满足社会对于机械制造行业与自动化专业人才不断提升的需要。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强化实训基地的建设力度,通过不断的努力做到让校外基地的生产教学成为校内教学的最好辅助。

同时,学校和企业还应该建立具有联动性的“校中厂”,通过“校中厂”的形式建立健全一整套教师、生产、科研、经营一体化的全新办学模式。“校中厂”模式的建立应该在师资队伍建设上花大力气,通过让教师与企业技工师傅结队的形式让“校中厂”的建立更加具有实效性。在建立的过程中,高职院校必须在教学方面进行相应的改革,并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共同撰写实习指导书。指导书的撰写必须“接地气”,能够与教学的情况相接轨,并让机械制造专业的课程教学与相应的实训课相互结合,并让学生与企业实现真正的“无缝连接”,以期望最终通过“校中厂”的模式,让学校、企业和学生都能实现最终的双赢。

三、建立机械行业职业技能鉴定

在我国,技能鉴定所是具有法律依据且经过劳动保障部门批准建设的机构。技能鉴定所是我国进行职业技能鉴定的权威部门,对于提升高职机械制造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建立机械行业技能鉴定能够让整个行业的发展变得更加规范且科学。通过建立机械行业技能鉴定,机械制造行业的发展会始终朝着良性的方向,并给社会其他行业起到很好的标杆效果。

四、加强集中学习与管理

在高职院校机械制造专业探索企业教学实践的过程中,相应的教学时间是必须得到有效保证的。一般情况下,一周两天以上的集中学习时间能够让学生对于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透彻的理解。因此,不能为了挤出更多的实践时间而对集中学习的时间进行偏废。一旦集中学习的时间得不到有效保证,学习中的疑惑就会越积越多,学习的最终效果十分堪忧。因此,就算是需要足够量的实践实践,必要的集中学习和管理也是必不可少的。

五、结束语

高职机械制造专业在进行企业教学中的实践过程中,应该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吸取全新的教学理念,并对课程进行一个有效整合,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以适应时代发展的最终需求。

(作者单位:梧州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易素君,赵景海.高职机械制造专业在企业中教学的实践研究[J].机械管理开发,2013,02:167-168.

[2]陈铭,张淑会.高职机械制造专业教学改革新模式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3,08:105-106.

[3]张伟强.高职机械制造专业在企业教学的实践研究[J].河北农机,2014,07:40-41.

猜你喜欢

高职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关于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的思考
高职大学生孝文化教育浅探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高职高等数学教学方法的思考与应用
高职应有自身的“话语权”
高职“创业课”该怎么上?
高职英语发展史
提升高职“多元”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