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高中作文指导的几点想法
2016-05-30杨桂英
杨桂英
【摘 要】高中语文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心,可是要搞好作文的教学工作就得从学生入手,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给他们以时间,给他们以空间,让他们去思考,让他们去发现。引导学生体验生活、观察生活、感悟生活,从而激发他们的写作意愿,指导他们学会积累语言和素材,结合自身生活体验与感悟,来组织和建构文章。
【关键词】生活体验 写作意愿 积累 构建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3.171
做教师以后,我深刻地体会到,作文教学基本上是很难找到突破口的,无论是从前依据文章体裁进行的作文教学,还是目前依据思维流程设计的作文教学,实效性都极其有限。我一直企图以一种全新的方式,来指导学生的写作活动。我多次请教了老前辈,不断的学习、实践又总结,我似乎摸到了方向,却又如同“镜中花,水中月”。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写作教学应“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写作欲望”;“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只有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促使他们自觉自愿地经常练笔,才能更快更好地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要做到这一点,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让学生明白自己是写作主体的意识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钱金涛老师也认为教师要“还学生话语权”,所以我想,进行写作指导前应该充分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入手,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和思考的时间,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用自己的腦子来思考问题。这就需要我们教师,一方面不要做一个课堂保姆,另一方面要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写作文真正成为学生的一种需要,使他们养成自觉写作文的习惯。
二、注重激发学生的写作意愿
想让写作文真正成为学生的一种需要,使他们养成自觉写作文的习惯,这就需要激发学生的写作意愿,让他们乐于写作。这就得有生活体验,没有体验就没有表达的意愿,有了体验就有感悟,有了感悟,其表达的意愿就自然而然地生成了,还愁没有写作兴趣?
事实上,世人的生活并没有太大的差别,即使是那些著名作家,也不都有不同于常人的特殊生活,只是他们比常人更关注生活的体验而已。例如让学生看窗外的风景,有人会看空中的云朵,有人会留意运动场上的同学,有人会关注一棵树……人人选择各异,那是什么触动了他并决定他的选择?这就好比照一张照片,焦点在哪里,把什么东西放在中间,就是你的体验、你的感悟,只是有时候,有些感受是无意识的,觉得有什么东西触动了你,就去把它拍下来,至于是怎样的,你就找不到词来表达了。有了体验,就有了表达的意愿,即明白想要“写什么”了,只是不知道该“怎么写”而已。
三、培养学生积累语言和素材的习惯
周鹏老师认为在作文文教学中,找准切入点,趁热打铁,写出自己的初始文段。要写出文段,抛开最原始的记录,我们更应该有积累。积累是个较宽泛的概念,它包括思想上的、经验的、知识上的、语言技能上的等等。只有有了一定的积累才能在写文章时把这种积累化为优美的文字。周鹏老师认为:文章是由心灵、思维、言语三维共生而浇灌出的花朵。而言语就是靠阅读大量文字和背诵大量的诗文,即通过阅读来写作,这一点上,潘新和教授的“写作本位说”也不无道理,阅读虽然说不单是为了写作,但是阅读为写作作了准备。因此,有了积累,才能表达,才能有感而发。那么,怎样积累呢?
要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活动,推荐阅读有益书籍是有效地积累材料的方法。语文教师要不断地创设情景指导学生观察生活,喜爱生活。例如:提醒学生在旅游或外出时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并做记录等。既丰富了他们的见闻,积累了语言,又能帮助他们获取真实生动、记忆深刻的素材,写出来的作文自然就不一样。
有了充实的生活,丰富的活动内容,并不等于学生就有了积累。在平时要求学生准备积累本,指导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搞搞摘抄,积累词语;读读美文,找到“写作模样”。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观察引人深思的现象,抓住细节,抓住那一瞬美好,记下来。这也是平时的积累过程。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的积累感悟能力的培养是一种指导写作的方法。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名言名句,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和精彩片段,积累课内外、国内外的优美诗文,积累文学文化知识、热点问题等,并经常在课上交流,不定期地对学生积累的内容进行检查,了解学生积累、掌握的情况。经过一段时间循序渐进的阅读、摘抄、背诵,学生的语感有了提升,阅读能力提高,表达能力也增强了,学生就能把自己的表达意愿表达出来了。
四、注重培养学生联想能力和作文构思能力
艺术家们说,艺术是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初始文段稍显单调,仅是生活体验的再现,如果摄入创造性的联想与想象,才可称得上艺术。例如:在写作指导时,给出一段文字,让学生写出读了这段文字的感想,当然这段文字最好是能引出不同的解读。这样学生既得到了自主学习,充分表现的机会,也有了自由想象的空间。
培养学生的构思能力,要充分发挥口头语言的作用,坚持从说到写的原则进行指导。学老教师们的做法,即每堂课前由一个学生作五分钟左右的演讲,内容不限。激发学生去关注生活中的人与事,这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能力,而且还让学生在今后的作文中有话可说。由于口头语言显现于外,教师就容易发现学生在作文中感知的是否精细?是否抓住重点和特点?思路是否清晰?前后是否连贯?中心是否明确?用词是否恰当?这样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的口头语言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及时指导。学生一旦具备了构思作文的能力,他们作文自然就不担心构思了。
总之,学生写作的过程是激发意愿,培养积累、联想和构思等能力的过程。语文教师应指导学生用自己的生活体验来理解所见所闻所学,将所学拿去实际应用,写出自己的生活感受。教师要善于利用各种手段开阔学生视野,拓宽学生思路,指导学生习作,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2015.
[2]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1》,人民教育出版社.
[3]《生活化作文教学之我见》,南方一小,张赛,百度文库.
[4]《浅谈作文教学的生活化》,孙慧,《基础教育参考》,2009,维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