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化工生产实习团队建设的思考

2016-05-30孙学文谭华平张文慧魏强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21期
关键词:团队建设教学质量

孙学文 谭华平 张文慧 魏强

摘要:化工生产实习是化工专业教学中重要的实践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是检验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的重要途径。实习教师团队的建设,关乎实习任务能否顺利完成以及完成质量好坏。本文系统地分析了化工生产实习团队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对化工生产实习团队建设的几点想法,为解决生产实习团队面临的“人员流失、现场经验不足”的尴尬局面提供参考。

关键词:化工生产实习;团队建设;实习团队;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1-0018-02

一、引言

化工生产实习是学生消化吸收课堂上理论知识,了解和掌握化工生产过程的控制方案确定、管理措施落实、经营管理和环保安全知识,更好地掌握实际化工生产过程中故障的处理,掌握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方法,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毕业设计、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是检验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的重要途径。

教育部、财政部决定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明确提出加强本科教学团队建设,并将其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一条重要举措。毫无疑问,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在教学管理中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教师团队并建立有效的团队合作机制,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提高教学水平,是加强学校学科建设、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1]。

众所周知,化工企业的生产具有高温、高压、易燃、易爆及有毒等风险,要想能够胜任该项工作,必须经过专业的培训与实际操作训练。没有接受过专业培训的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不仅不能给企业带来任何直接的经济效益,而且增大了企业的安全管理压力,甚至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因此企业没有主动接收学生实习的动力,高校联系生产实习的压力激增。

由于石油化工技术的飞速发展,每一套生产装置都是自动化、信息化的高度集成,厂区内所看到的是无人值守的各种管线、加热炉和各种塔器等动、静设备,学生很少能够近距离了解化工过程的实际情况,设备内部的流动介质无从知晓,更没有机会接触装置的实际操作。多数情况下是通过带队教师及装置技术人员的讲解,使学生了解现场的工艺流程,生产控制方法等,这就要求带队教师具有丰富的现场经验与沟通能力。因此,根据目前生产实习的具体状况,加强实习教学团队建设,提升教学质量是摆在高校面前的一项重要工作。

二、化工生产实习团队存在的问题

随着国内高校国际化战略的实施及高校考核制度的强化,人才强校成为高校的共识,大批的高层次、学历人员相继充实到教师队伍中。由于引进年龄的限制,大批青年教师虽然专业基础扎实,具有很强的研究能力,但他们的成长经历基本是从学校到学校,缺乏工程实践经验和对化工生产的认识和理解,生产实习团队面临以下问题:

(一)实习教师队伍流动性大

化工生产实习的指导不同于理论课的讲授,要求带队教师要有责任感和奉献精神。与校内课堂相比,生产实习过程中学生的自由度较大,分布于多个生产车间;生产实习不仅需要指导与管理学生,而且要协调校企之间、实习班组与车间的联系。这就要求带队教师责任心强,具有较高的素质和奉献精神。

但由于生产实习条件比较艰苦,需要克服高温酷暑、环境恶劣的影响,校外实习时间较长,工作十分辛苦。同时,由于实习属于现场实践,很难产生影响力较强、显示度较高的成果。考核工作量因实习学时的有限而封顶,没有办法与发表论文、授权专利、科研经费及科研获奖相比,严重影响到教师职称的晋升,也直接影响着实习指导教师教学积极性的发挥。因此,大部分教师为了自己能够尽早晋升,往往不愿意参加生产实习的指导工作。导致生产实习教师队伍流动性大,不能够相对固定,稳定比例甚至不超过20%。即使参加生产实习,也不可能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到实习上。

(二)年轻教师指导经验不足,严重影响实习质量

化工专业生产实习具有很强的专业与行业背景,学生一般会被分配在10~15套生产装置上进行现场实习,要求指导教师有着广泛、深厚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现场实践经验。尽管高校引进的年轻教师学历很高,且大多拥有海外学习经历,但是普遍缺乏工程实践经验,对生产装置不熟悉。有些年轻教师甚至在上学期间自己都没参加过生产实习,很难胜任生产实习的工作。

同时,随着招生规模扩大,参加生产实习的人数急剧增加[2-4]。而化工企业恰好进行了必要的合并重组,成立联合车间,要求技术人员更加全面,但人数相应减少。二者的矛盾,导致现场指导学生实习的师傅人数紧张,无形中增加了指导教师的工作量,这就要求指导教师具有丰富的现场实践经验。由于年轻教师现场指导实习经验的匮乏,导致实习指导教师水平参差不齐,严重影响实习质量。

(三)学校对实习团队建设重视程度不够,投入不足

实习教师团队的建设,是关乎实习任务能否顺利完成以及完成质量好坏的大事。实习团队建设投入不足的原因有很多,最主要的是学校没有相关的制度及投入的经费不足,同时生产实习的工作量在考核及待遇上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和切实的解决。

实习过程中,教师面临的最大压力是学生的安全问题,需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情况,需要投入相当大的精力,工作任务十分繁重。但实习方面的进修、培训、考察学习机会很少,尽管付出了很大的辛苦,但并没有得到相应的认同,从而极大地挫伤了实习指导教师的积极性。因此,一旦满足考核要求,首先推掉的就是实习任务,导致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如车水马龙,人员更迭很快,很难形成相对固定的实习教师队伍,导致团队中有经验的教师人数“流失”严重,使实习质量雪上加霜。

三、化工生产实习团队建设得几点举措

(一)培养团队成员的奉献精神

团队是一个整体,团队的核心是奉献,如果缺失这一点,团队就只能是个一般的群体。良好的团队精神能带来高昂的士气,可以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团队精神是一种力量,要求团队成员用心去体会和感悟。

由于生产实习指导工作辛苦,考核课时计算工作量较少,对教师的职称晋升帮助不大,因此吸引力小。但尽管如此,团队教师也不能将个人的发展凌驾于团队的目标之上。就需要团队的每位成员具有奉献精神,必须为团队设定的目标努力工作。同时,学校也要建立相应的制度,对这些不可或缺、工作比较辛苦,但业绩又不可能十分凸显的团队给予政策上的倾斜,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产实习团队成员的顾虑,团队成员的奉献精神也就能够自然形成,生产实习整体质量才能得到提高。

(二)通过企业实践,提高青年教师的实践水平

知识来源于实践,而在实践中知识又起了指导作用,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青年教师赴企业实践项目正好能把这两者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对青年教师来说,企业实践是一个难得的机遇,通过实践,了解企业对学生的需求,了解当前社会就业形势,更好改进教学方法。

企业实践可以极大提升教师在解决实际生产中问题的能力。年轻教师基本上是大学毕业后直接走上教师岗位,本、硕、博连读的教师甚至连企业都没有去过,更谈不上解决实际生产问题。因此,应建立青年教师进入企业实践的制度。采用由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分派到各个岗位学习,使其逐步掌握化工企业生产的工艺技术及控制方法等。从而实现学历与技能相结合,使教师具备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企业实践,教师在提高自身综合技能的同时,对企业的文化、管理及经营等各方面都会有全新的认识和理解,提升其指导生产实习的能力和管理能力。

(三)发挥“传、帮、带”作用,为青年教师配备导师

由于青年教师工作经验不足,社会阅历较浅,在实习联系、专业知识与教学经验方面存在不足,导致实习效果不佳。同时,企业大量引进的现代化工业装置及新技术,也要求青年教师去实地培训,培养青年教师各方面的能力。可以提前一周安排青年教师进厂熟悉生产装置及工艺流程,提前做好功课,使青年教师尽快成长,成为实习指导教师的生力军。

另外,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还要建立结构合理的指导教师梯队,做到老、中、青相结合。提倡建立导师制,充分发挥有经验的老教师的作用,逐个实习装置对青年教师进行针对性的指导,通过经验交流和传、帮、带,使青年教师尽快适应生产实习基地情况,具备指导实习的能力。通过实际教学,逐步积累经验。

(四)加强校企合作,促进人员交流

首先,应定期选派实习教师赴实习企业进行业务培训,同时也要邀请企业的技术人员到校讲课,这样既可提高实习教师水平,又可加强校企联系。其次,重视师德教育,倡导教师要有责任感和奉献精神,教师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用自己的行动影响学生。第三,学校制定相关的政策来保证实习团队教师的利益,从教师的职称评定、经济收入等方面给予必要的考虑,并形成相应的制度文件,让教师安心并调动其积极性。有了稳定的实习教师团队,不仅有利于指导学生和与实习企业的沟通,也有利于教师不断总结和积累经验,为提高实习效果奠定基础。

因此,迫切需要将化工专业学生的生产实习的教师团队建设提高到议事日程,制定相关的政策,鼓励教师更多地参与,使实习真正实现培养学生工程意识,提高学生工程能力的目的,提高生产实习的质量和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任晓光.高等学校高绩效教学团队建设初探[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5).

[2]孙学文,周亚松,孟祥海,等.构建优质生产实习平台 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J].教育教学论坛,2013,(15).

[3]姚嘉凌,闵永军.高校生产实习模式改革的思考和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07,(3).

[4]雷存喜,龙立平,胡拥军,等.改革化工生产实习,提高实践教学质量[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0,8(1).

猜你喜欢

团队建设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实践教学如何提高教学质量
浅议高等学校基层科研管理队伍素质建设
适应“三三制”培养模式的化工基础实验教学改革
企业新闻采编人员素质和团队建设
博物馆临时展览的困境与出路
团队建设视角下的高校学生干部培训
如何提高英语课堂教学质量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