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郑州市尖岗水库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评价

2016-05-30化勇鹏易军钟崇林

科技创新导报 2016年22期
关键词:生态系统

化勇鹏 易军 钟崇林

DOI:10.16660/j.cnki.1674-098X.2016.22.075

摘 要:通过开展尖岗水库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状态评价,为建立流域尺度的环境保护长效机制提供技术支撑。综合考虑国内外研究成果及相关技术方法,构建生境结构、水生生物、生态格局等共6类16项评价指标,采用标准化分值加权求和的方法开展评估。结果表明,尖岗水库水域、陆域、流域生态健康评价值分别为54.17、59.21、57.19,评价等级均为“一般”,河道连通性、森林覆盖率是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的主要限制因子,需采取有效措施促进生态结构和功能正向发展。

关键词:尖岗水库流域 生态系统 健康评价

中图分类号:X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8(a)-0075-05

生态系统健康是指生态系统所具有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即在一定时间内具有维持其系统结构、自我调节和对不利影响的恢复能力[1]。河流和湖库的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对其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降解污染、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功能具有直接影响[2]。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的要求,加强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河南省以郑州市尖岗水库为代表,以《流域生态健康评估技术指南(试行)》[3](以下简称《指南》)为基础,综合考虑国内外研究成果[4-6]及相关技术方法[7-10],构建评价模型及指标体系,开展流域生态现状调查和综合评价,为建立流域尺度的生态保护长效机制提供技术支撑。

1 研究区域概况

尖岗水库流域地处嵩山山前丘陵地带,是淮河二级支流贾鲁河干流上游水库。坝址位于郑州市二七区侯寨乡尖岗村,控制流域面积113 km2,总库容为6 820万m3,是郑州市一级饮用水备用水源地。流域水资源总量4.24亿m3,年均流量11.1 m3/s。流域内地形属切割堆积地形,山坡、山头岩石裸露,植被稀少,水土流失较为严重。自然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高程在海拔150~500 m之间,地面坡度为1/300~1/400。流域属于温暖半湿润季风气候,光照条件好,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多风干旱。

2 研究方法

2.1 评价范围

以流域范围内的最小自然单元(集水区域)为基础,结合《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15)》中划分的控制单元,确定尖岗水库流域生态健康评价范围为侯寨乡、马寨镇和白寨镇3个乡镇,见图1。

2.2 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尖岗水库流域特征和功能定位,按照评估对象、指标类型和评估指标3个层次,筛选出水域和陆域,共6类16项生态健康评估指标,结合专家咨询法,对各项指标进行权重分配(见图2)。各评估指标计算方式按照《指南》中相关要求进行。

2.3 评价方法

流域健康指数是衡量区域生态系统健康程度的标准化分值,通过水域和陆域健康指数加权求和,以该指数表示流域的健康状况。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Iw为水域健康指数值,Ww为水域健康指数权重;IL为陆域健康指数值,WL为陆域健康指数权重。Iw和IL分别由各自的二级指标加权获得。

水域健康指数值:×

陆域健康指数值:×

其中:wi为水域和陆域的二级指标权重,xi′为二级指标值。

2.4 数据来源

评价数据主要包括数字影像数据、监测数据及调查统计数据。水域生态系统调查于2014年5~11月期间实地开展,以现场采样、调查为主,结合问卷调查方式进行,共设置监测点位10个,见图1。陆域生态系统调查以遥感解译、GIS分析为主,结合林业、国土等部门统计数据进行。环境统计资料包括水质监测数据、流域水文监测资料、水资源公报、统计年鉴、水利普查数据等。

2.5 指标标准化处理

根据《指南》对评价指标赋予标准化分值,将评估值分为优秀、良好、一般、较差和差5个标准级。评价结果分级如表1所示。

3 评价结果及分析

按照各指标计算方法、分级标准及赋分原则,计算出尖岗水库流域16项指标评价分值(见表2)。采用雷达图形式,分别表示水域和陆域健康状况,以直观反映流域生态健康的主要限制因子。

3.1 水域生态健康评价

按照各指标(层)权重计算,水域7项单项指标评估分值为18~78.9,其中河道连通性指标评价结果为18,是所有评级指标中的最低值,评价等级为“差”。水域生态健康评价结果为54.17,评价等级为“一般”。结合图3可以判断,水域生态健康状况的主要限制因子是河道连通性,说明水体连续性受到严重影响。

据现场调查及遥感影像分析,流域评估范围内共建有4个闸坝,使原本连续水体分隔成若干河段,导致河流片段化,是水体连通性评级为“差”的主要原因。除库区外,流域其他区域内居民修建道路和涵洞遗留的废弃物随处可见,严重堵塞河道、截断水流,造成部分支沟水体出现黑臭现象。河道生境的片段化、水质的恶化,加剧了水域生态结构和功能的退化,使得大型底栖动物和鱼类多样性减少。流域内社会经济发展进度加快,生活用水及工业用水的水量增加,将加大尖岗水库供水压力。由于上游地区煤矿开采导致地下水水位下降,加之地下水开采量增大,圣水峪、冰泉、九仙庙泉等贾鲁河的源头逐渐枯竭,目前主要靠跨流域调水及降水汇流维持库区水量,对客水严重依赖,流域内水资源严重短缺。

3.2 陆域生态健康评价

按照各指标(层)权重计算,陆域9项单项指标评估分值为18~84,森林覆盖率评价结果为18,与河道连通性评价结果相同,评价等级亦为“差”。陆域生态健康标准化结果59.21,评价等级为“一般”。结合图4分析,森林覆盖率是陆域生态健康状况的主要限制因子,反映出流域植被生态状况不容乐观。

尖岗水库流域内社会经济发展较快,特别是随着人口的增加、工业项目的落地,增大了对土地资源的消耗,使流域自然植被及景观格局趋于破碎化,阻碍了生态系统之间物质、能量、信息等的交流,影响陆域生态系统功能的发挥。结合遥感解译分析,流域内森林主要集中在库区周围,其他区域少见。森林覆盖率低,生态系统的结构稳定性较差,系统活力和初级生产力较低。随着流域内养殖业发展规模呈增加趋势,面源污染将进一步增加。流域内人为干扰越趋剧烈,景观破碎化程度较严重,自然植被分布区域受限。

3.3 流域生态健康状况综合评价

通过计算,尖岗水库流域生态健康综合指数57.19。按照标准化评级,评价等级为“一般”。其中水域中的“生境结构”“水生生物”和陆域中的“生态格局”3个指标评价等级为“一般”,其他指标集为“良好”。

整体来看,由于流域内城镇化发展,人为活动对尖岗水库生态系统健康状况产生了强烈影响,生态环境正处于负向演替和生态退化阶段。目前流域内景观植被破碎严重,森林覆盖率低,水体连续性差,水源涵养功能较弱,同时,流域污染排放加剧,对客水水源依赖性强,重要生境及物种多样性呈减少趋势,亟需采取有效措施阻止环境进一步恶化。

4 保护措施及建议

结合流域生态健康状况分析,针对流域现状健康问题和主要限制因子,建议采取如下保护措施。

(1)强化流域植树造林,提升森林覆盖率,增强水源涵养能力。合理制定河道内闸坝生态调控方案,及时清理人为活动遗留的废弃物,改善河道连通性。

(2)科学规划城镇发展规模,加快污染处理设施建设,严格执行地方污染排放标准。持续开展农村环境整治和面源污染综合防治,改善流域生态环境。

(3)开展涵养林建设、生态岸坡、生态塘等方式的生态修复。扩展生态环境保护范围,从库区水域延伸至上游河道,开展流域生态监测,构建完善的生态管理目标。

(4)开展水库水流动态变化和生态系统的演变过程研究,制订水环境预警和应急方案。强化水生态和水资源保护的宣传教育,增强公众社会责任意识。

参考文献

[1] Rapport D J.What Constitute ecosystem health?[J].Perspectives in Biology and Medicine,1989,33(1):120-132.

[2] 吴涛,解雪峰,蒋国俊,等.东阳江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J].水土保持通报,2015,35(2):326-331.

[3]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流域生态健康评估技术指南(试行)[R].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2013.

[4] Ladson A R,White L J,Doolan J A,et al. Development and testing of an index of Steam Condition for Waterway Management in Australia[J].Fresh Water Biology,1999,41(2): 453-468.

[5] UK Environment Agency.River habitat survey:1997 field survey guidance manual incorporating SERCON[C]//Center for Ecology

猜你喜欢

生态系统
江南水乡景观体系的特征与问题探讨
森林抚育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
政府职能与城市创新生态系统研究
大学英语课堂生态系统特征简述
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医院志愿者角色和功能的研究
生态系统视角下:农村留守幼儿情绪问题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