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高校足球教育的现状及改进措施

2016-05-30刘源

亚太教育 2016年25期
关键词:高校教育现状

刘源

摘 要:作为全球最普遍的运动,足球对人们的影响是巨大的,不管是对他们的身体素质的提高,还是心理素质的培养均具有重要的意义。高校是优秀人才的聚集地,在高校进行足球教育,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身心素质,还可以为国家输送后备足球队员。本文在阐述高校足球教育意义的基础上,对目前高校足球教育的现状进行了描述,并针对现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足球教育;现状;高校教育

中图分类号:G84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9-0081-02

作为全球最普遍的运动,足球对人们的影响是巨大的。无论在和平年代还是在战争年代,足球始终是人们喜欢的运动之一。2008年,中国成功地举办了北京奥运会之后,足球更是受到了国人的青睐。随着足球步入高校课堂,足球深受广大高校学子的喜爱。近年来高校不断扩招,学生人数不断增多,学生对足球热爱程度也出现了明显的差异,但毋庸置疑,足球对大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不管是对他们的身体素质的提高,还是心理素质的培养均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在参考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平时对高校足球教育的反思,认为高校足球教育至少可以达成以下两个目的:(1)提高大学生的身心素质。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一方面给人们生活和交往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另一方面,网络的普及也给当代大学生身心的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很多大学生沉迷于网络不能自拔,正常的生活节奏被打乱,极少参加体育活动和锻炼,这些都造成了他们身体素质的普遍下降。作为深受学生欢迎的一项体育运动,足球不仅需要运动者具有较强的身体素质,同时还要求运动者能够很好地和队友之间进行配合。所以,高校足球教育不仅能够提升大学生身体素质,同时还可以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能力,如团队合作的能力,坚韧不拔的毅力等。这些良好的身心素质都将会为大学生以后的生活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2)为国家培育后备足球队员。当今社会,足球不仅仅是一项运动,更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体现。一个国家足球能力表现为这个国家国家足球队的势力,我国是人口大国,但是足球事业却在世界上属于末尾行列,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高校足球教育的缺失,没有形成对足球的普及。从某种程度上讲,高校是一个青年才俊聚集的地方,不仅聚集了大量知识型人才,也聚集了大量运动型人才。所以高校应注重足球教育,为国家输送后备的足球队员。当然,高校的足球教育并非针对足球运动员的培养,更多的是要实现足球在高校的普及,增强足球在国家的热爱度,同时高校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可以针对有潜力的学生进行专门训练,为国家足球事业培养后备队员。

综上,高校进行足球教育不仅重要,而且必要。但是目前我国高校足球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高校足球教育处于被动地位,经费投入低,师资力量匮乏,教学、训练方法不够合理,学生足球意识薄弱、参与度低,这些都会制约了我国高校足球教育的推进和发展。鉴于此,本文将具体分析目前我国高校足球教育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以期为我国高校足球教育提供可行性建议。

在参考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笔者结合平时的足球教育工作,认为目前高校足球教育现状不容乐观,具体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经费投入不足

体育经费投入不足直接制约着我国高校足球教育质量的与可持续发展,导致了当前我国体育教育教学质量普遍不高。实际情况表明几乎所有的高校体育经费划拨仅仅只能满足平时体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对于体育教学之外的其他体育活动,经费捉襟见肘。高校足球教育教学不仅需要日常的教学,同时也离不开训练和比赛,但是,几乎没有一所高校能够正常满足训练和比赛的经费开销,这不仅导致了目前我国高校体育教育教学流于形式,同时也导致了高校足球教育教学长期停滞不前,难出成果。

二、师资力量不足

在教育的构成要素中,教师是教的主体,是引导学生学习的重要媒介。优秀的教师能够培养出优秀的学生。然而,目前我国高校足球教育过程中,足球教师存在严重不足,有的学校往往是一个教师带几个班的学生,甚至有的学校只有几个足球教师,这些不仅影响了高校足球教育的质量,同时也制约了高校足球教育的发展。当然,师资不仅表现为教师的数量,更表现为教师的素养。一般认为,教师素养由师德素养、知识素养、能力素养和身心素养等四个部分组成。目前,部分高校足球教师师德素养有待加强,他们只顾个人利益与短期利益,教书育人意识不强,没有将高校足球教育和国家足球事业发展结合起来看待,所以他们在教育教学中缺乏创新精神,不能很好为高校足球教育创造条件和契机。知识素养表现为教师的专业知识素养、教育知识素养和广博的科学文化素养。目前高校足球教师专业知识扎实,但是教育素养已不能很好地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能力素养表现为了解学生的能力、教育教学的能力、科学研究的能力。随着时代的发展,作为教育教学对象的学生也在发生着变化,高校足球教师应采用辩证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针对学生的特点和时代发展的需要进行教育教学,同时还应加强科学研究。身心素养即身体素养和心理素养,高校足球教师普遍身体素养较高,但是心理素养有待提高,在平时教育教学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更应该通过自身的示范作用向学生传递积极的心理品质。

三、教学方法有待完善

教学方法不仅包括教师的教的方法,同时也应包括学生学的方法。教学方法的确定教学目标的要求、教学内容特点、教师自身特点以及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基础。当然,由于诸因素的影响,教学中教无定法。然而,目前高校足球教师在进行足球教学时,教学观念陈旧,常常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这不仅无法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不能迎合足球的发展状况。足球是一项讲究技巧和战术的运动,然而目前高校足球教师在教学中更多只是传授一些守旧且毫无用处的战术配合,并没有真正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没有很好地确定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教学过程中缺少对学生的启发和诱导。另外,足球是一项竞技类的体育运动,纸上得来终觉浅,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组织相关的足球比赛,通过比赛、实践来提高学生的技巧和战术。虽然高校足球教师也会组织一些足球比赛,但就笔者看来,很多比赛只是流于形式,没有做好赛前计划,缺少具体要求,不具针对性和目的性。同时,比赛之后也较少对学生表现进行总结,从而导致优秀的学生很难得到提升,而较差的学生得不到改进,依然保持原状,教学效果很差。

四、学生足球意识薄弱

大学生是高校足球教育教学的对象,他们对足球的兴趣和参与度也是影响高校足球教育质量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学生在刚进入大学时,他们是富有激情的,对校园的什么都感兴趣,一些足球爱好者会自主地组织一些足球比赛,但是这个时候许多学校并没有开始足球选修课,随着年级的增长,许多学生对于足球的激情逐渐减弱,慢慢沉迷于网络之中,这时他们宁愿坐在电脑前消磨时间也不愿再去体育场上进行足球运动了。即使有的学生还愿意去参加,这时已很难找到趣味相投的人了。另外,许多学生在高年级也会迷失方向,上足球课只是为了获得学分以求顺利毕业,以“不用太认真”的态度在球场上得过且过,不认真上课,足球技术很难提高,对于足球技术的领悟就更不可能了。另外,由于足球运动是一项需要耐力和毅力的运动,许多大学生出于出于畏惧心理,怕苦怕累,不愿参与足球运动也很常见。

五、足球教学场地的限制

场地设施是高校足球教育教学的物质条件。足球项目不同于一般的体育运动,其进行需要较大的足球场和足够的器材才能进行。虽然目前许多高校在国家的教学要求下对足球场地和设施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由于高校人数众多,足球教育资金投入有限,高校足球教学的硬件设施在数量上以及质量上已远远不能满足高校体育教育发展的需求了。有的学校几万学生,只有一个足球场,在足球场建设方面,也不愿花费资金,导致球场地面用混凝土浇筑而成,硬度较高且不平整。再这样的球场进行足球锻炼,不仅不利于学生技能的发挥,同时还会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有可能会造成学生在运动过程中的擦伤、扭伤。甚至还有些学校由于受学校面积的影响,不能建成足球场,导致学校不能进行足球教学,对于喜爱足球的学生也是一种打击。

综上,目前我国高校足球教育现状不容乐观,但是在高校进行足球教育对提高学生身心素质和发展国家足球事业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笔者在分析我国高校足球教育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平时的实际工作,提出如下改进措施。

(一)加大经费投入,提升足球教学硬件设施

为了保障高校足球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教育部门和高校应加大对足球教育的经费投入,不仅要保障好正常的足球教学,还应保障足球训练和比赛的经费支出。另外,教育部门和高校还应重视对足球场地的建设和优化,根据学校学生人数,保证每所高校都能为师生提供足够的足球教学用地。最后,教育部门和高校还应完善足球器材,做到足球训练器材齐全,安全保障到位,使学生在教学、训练过程中发挥出自己真正的水平。值得一提的是,在采购足球器材时,高校应加强监督,对经费使用、器材质量把好关,这样才能真正提升学校足球硬件设施。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引导学生学习的重要媒介,优秀的教师往往能够教出优秀的学生。因此,高校应打造一支高素质的足球教育师资队伍。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1.提高足球教师准入门槛。高校在聘请足球教师时,应进行严格的资格审核,首先要确保专业性,应聘者必须具有体育教育资格,在这个前提下,尽量选择体校足球专业毕业生,因为他们不仅理论知识丰富,而且还受过系统的专业训练,能够为学生带来更加系统更加专业的教学;其次,要考虑应聘者的师德素养和身心素养,在满足专业性的前提下,应优先考虑身体素质好,心理素质强,愿意为高校足球教育和国家足球事业长期奋斗的应聘者。2.建立足球教研团队。高校足球教育不仅要注重教学和训练,还应注重对足球教育教学进行科学研究,研究日常教学中遇到的问题,研究如何对学生进行更加科学的训练,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系统的教学理论,从而更好地改进教学和训练。3.加强对足球教师的专业培训和考核。随着时代的发展,足球教师应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以满足时代的需求,迎合足球的发展,专业培训是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一条重要途径,所以高校应加大对足球教师的专业培训力度,为他们提供培训平台,促进他们专业发展。另外,高校还应加强对足球教师的考核,促进他们进行专业提升。

(三)改善足球教学方法

传统的足球教学方法已不能很好满足现代教学需要和足球的发展了,所以高校足球教师应转变教学方式,改善教学方法,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努力:1.改变传统“一锅端”的教学方式,针对学生个体差异,尊重学生个体发展,因材施教,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进行基础训练,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进行技术上的提高。2.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足球是一项技巧性强,技术含量高的运动。足球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不仅要注重专业知识、技能技巧的讲解与示范;还应加大训练力度,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技能技巧;同时还应有计划地组织相应的比赛,做好比赛的总结与反馈,通过比赛,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自己对技能技巧的掌握程度,还为教师下一步教学指明了方向。另外,高校还应合理设置足球课程结构,安排好理论课和训练课,设计一条合理的教育线路,并努力实现。

(四)加强培养学生的足球意识

学生足球意识薄弱,参与意愿不强,参与程度低将会严重影响足球教学的进行。因此,足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对学生足球意识的培养,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实现:1.为学生讲解足球学习对于提高自身身心素质的重要意义。2.通过国足的弱势来激发学生对足球的学习激情,激发学生去投身足球,改变弱势,报效祖国的热情。3.加强对学生的监督,对于那些不愿上课和敷衍上课的学生进行教育,对于已玩过足球的学生,教师可以通过表扬自己的球技激发学生的好战心理,加强他们对自己的锻炼。

总之,我国的高校足球教育在快速进步的同时,还存在着众多的不足,为了达到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和为国家提供后备足球队员的目的,教育部门和高校应该积极的对当前足球教育现状进行改善,切实对学生进行足球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为国家足球事业做贡献。

(作者单位:洛阳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高飞.足球运动对高校体育精神文化影响的研究[D].苏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8.

[2]何庆勇.我国大学足球与职业足球的对比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09.

猜你喜欢

高校教育现状
高中英语教学中思辨能力的培养策略
高校人文社科类实验室发展现状分析
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篮球普修课程现状与改革的研究
高校设计教育网络平台的服务系统设计研究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电子商务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高校体育开展拓展训练课程教学思考
高中文言文实词教学研究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