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怎样为小学体育课锦上添花

2016-05-30邓宏伟

小说月刊·下半月 2016年3期
关键词:体育课动作游戏

邓宏伟

小学体育课看似简单,但要实现既能使小学生锻炼身体,又能学习技能,同时还能陶冶情操的教学目的,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教师要在课前、课中和课后几方面投入大量精力,才有可能上好一堂课。笔者从课前准备、课堂教学及课后总结三方面对上好一堂体育课谈点看法。

一、课前准备

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工作是上好体育课的重要保证。课前准备一般包括如下内容:

第一,做好教案的准备。在设计教案时应注意以下几点:审视自己的教案设计思想是否与新的课程理念相适应;准备多种有效的教学策略;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条件进行教学;在教学主体丰富多彩的个性差异中求同存异,找出共同规律,发展不同点。

第二,做好场地器材的准备。上课前教师应画好场地,安放好体育器材。做到场地器材布局合理,安全卫生,有利于队形变换。如遇到雨转晴天气,课前应及时检查场地上是否有积水或危险地段,固定器械有无损坏,以便及时采取补救措施,避免发生意外伤害事故。

第三,做好学生配合教学方面的准备。如果需要,课前可通知部分体育骨干将新授教学内容试做一遍,教师边指导学生做,边观察,从而了解本节课的难易程度和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动作。然后及时调整本节课的教学要求,改进授课方法,以适应学生的接受能力。

第四,做好天气等突发事件的准备。教师在课前应结合时令季节的特点,根据当天气候骤变的实际情况,做到未雨绸缪,适当灵活处理教材。此外,课前对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要做充分的准备,并准备一定的应变措施。例如:在授课中可能出现的伤害事故,来自外界的干扰使学生精力分散,对病残学生的安置等,都要有一个通盘的考虑,做好突发事件的预案。

二、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分为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三个环节。三个环节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一)准备部分

准备部分的作用是为了学生在从事某一体育项目时避免心理、生理上的准备不足而对学生造成身心方面的损伤。对传统教学来说,教师一般指导学生按照要求进行慢跑、徒手操、游戏等活动,重点在于学生的关节、韧带、肌肉粘滞性等方面。这种准备活动规范性强,通常对防止学生在运动中受伤起到较好的作用。但同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与行动,对学生参与体育活动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为此,有教师提倡开放式的准备活动,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学可以是把电视、影像等上面的优秀内容搬到课堂,也可以自己根据已有经验思维、加工、合成创造出新的内容。这样既给了学生一个表现自我的机会、又锻炼了学生的组织能力、同时促使学生为之继续努力,养成学生良好的体育习惯。

(二)基本部分

1、推行快乐的教学方法

体育本身就有娱乐身心的本质,体育教学也应以“快乐有趣”为中心,把终身体育视为目标,运用“快乐体育教学法”,寓教于乐,“乐于吾心,养乎吾身”。把教学技术游戏化,让教学内容和有趣的游戏结合起来,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心境,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小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内驱力来自于他们的好奇、好动的心理以及对体育运动的热情和渴望,在教学中教师应采用生动活泼、富有情趣的活动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他们对体育运动的渴望淋漓尽致的表现在身体的活动中。教师要通过发挥教材、场地、器材和课堂气氛的作用,创造“动起来”的情景,在课程设置与教学形式上大胆创新,使体育课向着有趣、轻松、自由、娱乐身心的方向发展,从而增强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促使学生积极自愿地参加体育活动。

体育课中使用游戏法,可以激起学生运动热情。素质练习很枯燥乏味,可用游戏法进行调节,如追逐跑练奔跑能力、听信号追逐跑练反应速度与动作速度,“跳深”与蛙跳的竞赛练跳跃能力等。实施游戏法教学则能很好地吸引学生,使他们感到因为学校里有自己的游戏伙伴,有游戏场所和游戏组织者及参与者,在共同的活动中可以不断了解自己,评价自己,提高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能够在快乐中锻炼身体,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

2、做好讲解示范

讲解示范是教师和学生沟通的桥梁,是最基本的教学手段,所以,教师讲解示范的水平与能力如何,直接影响体育教学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为了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教师在教学中就必须做出清晰简练的讲解和正确规范的示范,使讲解与示范有机的结合,力求让学生听得懂,看得清,尽快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

讲解要力求通俗易懂,精炼生动。教师在讲解技术动作时,应准确精炼,具有科学性,避免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所以,讲解时要口齿清楚、层次分明、用词确切、生动形象,突出重点、难点、关键,同时要熟练地运用体育的专业术语,善于运用比喻、口诀等形式,使学生一听就懂,便于理解记忆。

动作示范是教师(或指定学生)以具体的动作和范例,使学生了解所要学习的动作形象、结构、要领和方法。在教学中,要求每次示范都应明确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示范什么、怎样示范。为了给学生建立完整的动作概念,应先准确完整的做一遍技术动作示范,再根据教学要求讲解示范。对于技术动作重点、难点、关键,在示范前,教师必须提醒学生应该观察示范的部位、方向、时间,技术动作的结构,用力顺序、节奏等,使学生尽快的掌握好技术动作重点、难点和关键所在。

讲解和示范这两种方法各有优劣,只有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发挥各自的优点,互相弥补缺点,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3、加强教学的互动性

互动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在教学中的相互活动状态。这种教学方法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的改革,打破了课堂教学沉闷、单一、守旧的局面,使学生的思维保持在最佳状态,不仅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而且还可以明晰教师教学思路,帮助学生对知识的学习由感性认知升华到理性认知,提高教学质量。

师生间的互动是以平等、民主、尊重、理解为根基的教学合作关系,使“教”与“学”形成双向的、协调的、主动的、和谐的互动关系。教师应将自身定位为学生的朋友,创建愉悦、轻松、欢快的教学环境,形成良师益友的关系。在这一教学基础上,学生会在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中,心情舒畅、视野开阔、思维活跃地参与各项体育训练,并乐于与教师沟通,请求教师帮助自己答疑解惑,获得学习上的更大进步。

猜你喜欢

体育课动作游戏
体育课
动作描写要具体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
一堂遗憾的体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