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净化技术的临床应用研究
2016-05-30邓紫萱
邓紫萱
摘 要:血液净化技术在当前临床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其临床效果已经得到医学界的普遍认可。当前临床上常见的血液净化技术主要包括血液透析、血液滤过等,本文重点阐述了血液净化技术在临床上应用的相关问题,希望能对相关学者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血液净化技术;临床应用;疗效
血液净化技术是在血液透析上快速发展起来的一种以体外循环为主的净化血液技术,能有效清除血液内部各种代谢产物与蓄积的毒素、药物等,成为保证患者预后的重要手段。随着现代医疗技术不断发展,血液净化技术也得到了升级,能有效的适应多种病症血液净化要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1 血液净化技术在中毒治疗中的应用
药物、农药中毒是临床上常见的中毒类型之一,其病症危急,对于一般患者,主要采用催吐、解毒剂等方法;而对于重度中毒患者,需要通过血液净化的方法清除患者体内的有毒成分。
何新娥在临床治疗工作中,采用血液透析串联血液灌注的方法,有效治疗了48例因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患者,从其研究结果来看,这种治疗方法的效果显著,能在最短时间内改善患者预后,保证临床治疗效果达到预期,具有可行性。其中,血液灌流就是将患者体内的血液引出体外,使血液经过灌流器;在灌流器中,依靠活性炭等强吸附剂原理,快速吸收患者血液中的有毒分子,顺利达到了净化血液的目的。因此得出结论,内科在常规治疗重度患者中,采用血液透析串联血液灌流的方法有助于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病死率,具有良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酒精中毒也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中毒病症,但由于其中毒主要体现在神经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中,因此整体治疗难度较大。在对酒精中毒患者实施血液净化技术干预后,通过血液透析手段快速将血液中的乙醇交换到透析液中,使其快速排出患者体外,改善乙醇对患者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减轻对患者重要脏器官的损害,加快了患者康复。
2 血液净化技术在银屑病治疗中的应用
银屑病是临床上的疑难病症,其发病机理尚不明确,但普遍认为与多基因遗传有密切关系。在传统治疗银屑病中,主要采用中西醫结合治疗的方法依靠糖皮质激素联合中药治疗,有助于快速缓解患者瘙痒症状,加快皮疹消退,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而从当前银屑病治疗的现状来看,传统治疗方法只能抑制疾病发展,无法从根本上治愈银屑病。因此,很多学者将血液净化技术应用到临床上,收到良好质量效果。在治疗过程中维持性血液透析加血液灌注在治疗银屑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有助于不断减少甲状旁腺素含量;患者在接受血液透析治疗后,机体内部的IgG水平、PTH水平都会得到改善,减轻机体内部的外源性毒物,抑制炎症发生,加快免疫功能重铸,最大程度上保证患者治疗结果。
3 血液透析技术在败血症及全身反应综合征中的应用
研究细菌感染所诱发的毒血症、感染性休克的死亡率较高,临床上在治疗相关病症中主要采用抗生素治疗的方法,在大量灭杀细菌的同时,避免病症恶化。现代医学研究发现,脓毒败血症的严重程度与IL-8等细胞因子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可能会对患者心肌收缩能力产生影响,最终导致患者因多器官衰竭死亡。此时传统治疗方法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必须要选择一种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法。
血液净化技术的出现为疾病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有助于改善患者临床病症,在血液净化治疗中,在每使用一个新过滤器6个小时后,患者的外周血TNF-α水平最低,该结果证明在对患者实施血液透析治疗中,及时的更换过滤器有助于清除递质,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同时,考虑到血液透析的分子量较大,血滤无法一次性清除,因此其浓度降低可能与其他炎症因子清除后所致的炎症反应存在关系。由此可以认为,血液透析技术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身体细胞功能,在人体内部构建完整的免疫系统内部状态,最终改善患者预后,该研究结论已经得到了一大批学者的认可。
4 结论
本文重点研究了血液透析技术在临床上应用的相关问题,并分别从治疗中毒、银屑病、败血症等角度,对血液透析技术的具体应用方法进行阐述。总体而言,败血症在当前临床上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有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因此相关人员必须要高度重视对血液透析的研究,结合患者实际情况,为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治疗干预,才能进一步保证患者预后。但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必须要高度重视患者抗凝血功能变化情况,积极避免并发症发生,切实保证临床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何新娥.联合血液净化治疗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48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2(10):2942-2943.
[2] 吴晓芳.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在急危重患者中的应用和护理[J].中外医学研究,2014,26:92-94.
[3] 蔡英丽,高明霞,陆广生.早期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治疗重型流感患者的临床研究[J].中国热带医学,2015,07:872-874+889.
[4] 陈国涛,费沛,张庆红,等.序贯性血液净化技术抢救急性中毒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30例临床观察[J].中国美容医学,2012,18:255-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