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对策研究

2016-05-30王海军

亚太教育 2016年27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高校学生心理健康

王海军

摘 要:近年来随着中国教育产业的快速发展,新的教育理念和方式方法不断的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而素质教育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质效果,在以前并没有受到人们的重视,也忽略了在现代社会发展中两者对于高校学生的深远影响。本文则是通过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来探析两者有效的融合对策。

关键词:思想政治;心理健康;高校学生

中图分类号:G4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9-0128-01

学生在高校期间,可以说是学习知识最为专业的时期,这一阶段的教育教学将更加的具有专业性,在专业领域内的教学也更加的深入。但人的行为是由思想、心理和性格决定的,而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则正是针对学生的内在性格进行教育和培养,以让学生可以适应和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这也是现代高校学生较不足的地方。而多数高校的教育教学都忽略和轻视了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两者的重要性。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重视度问题。学生在高校学习期间,可以说学习的内容是最为专业和深入的阶段,因此多数高校的教育教学都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专业知识、技能等方面,而对于思想政治和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就有所忽视。其中的重要原因为在未来的社会工作中,特别是在工作初期,专业理念和专业技能的学习尤为重要,直接决定了学生的工作效果和初期发展。但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的进步,学生的思想和心理问题对于自身未来发展的影响初见引起的各领域的重视。知识是力量,而如何运用这种力量则更为重要,而思想政治和心理健康直接决定了高校学生在未来生活中如何运用知识力量。但多数高校仍然把教育教学的目标放在毕业率、就业率等方面,忽略了学生未来长期的发展。

(二)思想政治和心理健康教育融合存在的问题分析。思想政治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存在的一个根本性问题是:学生对于两者的理解和认知。很多高校学生本身并不在意思想政治和心理健康,而两者在教育教学中原本是相辅相成的,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以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政治思想,而思想政治教育又可帮助学生改善自身的心理问题。但因为部分高校学生并不在意思想政治和心理健康教育,这一根本问题直接影响了两者融合的教学效果。

另一方面,部分高校和老师在思想政治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时,并没有针对两者存在的优势和缺点进行科学的教学分析,制定合理而有效的融合教学方式,只是单纯的把两者的教学内容融合在一起,但实质上两者之间的联系并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仍然是分开教学,并没有达到利用自身的优势弥补对方的不足的目标。

二、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科学策略

(一)教學目标的设定。教学目标的设定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开始,也是两者有效教学的重要开端,因此教学目标的设定应提前做好教学分析和教学研究,针对学生的需求、社会未来发展,两者教学存在的问题三个方面来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而这里的教学目标应分为长期和短期的教学目标。

长期的教学目标可以说是最终的教学目标,包括: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后,学生的根本改变。短期的教学目标则是学生每一次学习的收获,以及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效果,包括:存在的问题,问题解决的效果。以不断实现短期教学的目标,来确定两者是否真正的融合并取得了理想的教育效果。

(二)融合的方式。想要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有效的融合,最主要的是取长补短,相辅相成。首先了解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如:教学方式单一、教学内容枯燥,学生感到学习无兴趣以及没有实际应用的机会。而通常人们在思想政治方面出现问题,往往是心理因素所造成的,针对这方面可结合实际的事例来进行综合教育。事例的选择可是现在学生们所关注的话题、时事,也可是近年来所发生的受到人们高度关注的问题,或是历史中具有代表性的事件。然后以心理健康问题为引入,探析其中的思想政治问题。通过以实际的、具有代表性的事例为教育媒介,可令高校学生深刻认识到思想政治和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从根本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求知欲望。

(三)注意事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虽然都属于人们思想意识、心理情况范围,但思想政治主要是以中国国情为核心,而心理健康更多的属于心理学范畴。心理学最早起源于西方国家,虽然近年逐渐受到国内教育领域的重视,但因为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两者在融合教育时仍有需要存在的地方。如:在利用心理学干预学生思想政治意识时,应以中国学生的生活方式和未来的工作环境为基础,而不是照搬国外的理论。另一方方面当两者融合教育时,应是以学生的需求为核心,如:不同学生因性格不同所出现的不同心理问题,以及对于思想政治的不同看法和观点,而不是以思想政治或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为核心。

(四)教师的综合素质。教师作为教育教学领域的一线工作者,自身的教学能力直接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效果。因此针对两者的特殊性,不但要求教师拥有专业的知识,还要有用较强的综合教学能力。包括:思想政治和心理健康的专业知识、与学生沟通、交流的能力,心理分析和教学研究的能力。但多数教师在综合教学能力方面都有所不足,因此校方应为教师制定相应的培训,针对不同教师在综合教学能力方面的缺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内容,最有效的利用教学时间。同时定期举行研讨会,各专业教师可相互交流彼此的教学经验,以此作为思想政治和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重要教学资源。通过提供全面的学生个人信息,可了解到学生真正的心理需求,真是两者融合的重要依据。

三、结语

人的心理和思想是最为复杂,最为变化莫测的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一方面是为了培养高校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学生的未来发展做出了考虑,这就需要各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的进行相应的研究,以保证两者融合的教育教学可以与时俱进。

(作者单位:西京学院行健书院)

参考文献:

[1]赵士兵.试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年01期

[2]余秋梅.当代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2年03期

[3]张文华.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对策探析[J].攀登.2007年04期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高校学生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如何创新文化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问题探析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人文教育的结合
关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