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我国青少年身体素质教育的发展研究

2016-05-30张志华郭亚东闫杰任立品段伟成丁艳君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24期
关键词:发展研究青少年

张志华 郭亚东 闫杰 任立品 段伟成 丁艳君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全面素质教育已成为新时代教育的焦点,但在实际教育活动中,有关青少年身体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却略显不足,并已带来诸多不良影响。本文旨在通过对我国青少年身体素质教育发展现状的研究分析,以期社会各界对青少年的身体素质教育引起广泛关注并建言献策。

关键词:青少年;身体素质教育;发展研究

中图分类号:G7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4-0005-02

身体素质是指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在肌肉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包括人的体力、耐力、毅力等各方面生理指标,相对于体质这一概念,身体素质更易量化、评估和研究。健康理论认为身体素质是对人的基本健康状况的评价,接近“体质”的概念。人口学、社会学则认为身体素质是人的基本生命条件,是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物质基础。正所谓少年强则国强,提高青少年身体素质教育是强国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尽管国家采取了各项措施,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来尽可能保证青少年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避免应试教育所带来的弊端,可实际效果却并不尽如人意。当今的教育制度和教育模式,巨大的考试竞争压力使得一切为升学让路的观念深刻影响着广大青少年及其家长。“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确立对青少年身体素质教育的培养尤为必要,而这一思想的确立不仅是基于对广大青少年身体健康的本质认识,更是基于对中国未来的可持续发展。身体素质教育是全面素质教育的基础,是青少年获得健康身体的基本手段,也是获得各种知识技能的必要途径,对于青少年健全人格,提升道德素质和社会素质及形成新时代的民族精神都具有重要价值。

一、我国青少年身体素质普遍下降的原因

1.政策制定角度。尽管近年来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定较多,但收效甚微。国家制定的许多规定在一些地区可行性不高,如2007年中国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提出,保证青少年休息睡眠时间,使青少年学生每年都能进行一次健康检查等,实际上由于学业繁重,学校早、晚自习的开设,使得很多休息时间都被占用,这一举措无法实行。而由于巨大的城乡差异,以及部分偏远、贫困地区经济水平、医疗水平等的不足,使得青少年学生每年都能进行一次健康检查更是化为空谈。

2.各级部门执行情况。相关法律法规的执行落实不到位,各级部门传达的政策被逐级“因地制宜”化,出现了层层打折,甚至有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发生。所以尽管有相应政策来尽量保证学生身体素质教育,依然有下属有关单位尤其是地方各县、镇政府部门乃至相关学校为了保证所在地区、学校的教育水平以及相应监管力度不够等,将身体素质教育作为形式。

3.社会水平。随着现代科技水平不断发展,人们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肌肉活动被越来越多的生产工具和生活器具所代替,用进废退,人们的运动能力正在逐渐退化,并且安逸的生活使得人们忽视了自身身体素质的重要性,由于生活的富足,人们平均生活水平提高,导致了饮食结构和饮食习惯发生了很大变化,摄入的膳食纤维类食物不足,肉食摄入过多,超重和肥胖比例变大。

4.思想水平。当前中国的应试教育导致了很多人对教育价值观念定位并不准确,并且由于层层升学的巨大考试压力和学生之间激烈的竞争压力,使教育者和家长在急功近利思想左右下只是专注于文化成绩,而不注重青少年的身体素质教育。同时思想水平还不够成熟生活阅历还不够的青少年还不能理解锻炼的意义,加上学校、教师、父母等强调又不足够,使得广大青少年的潜意识中并没有锻炼身体的习惯,这就导致部分青少年宁愿用大量的空闲时间玩游戏等却很少有人愿意抽时间去锻炼身体。

5.学校层面。学校校车接送,体育教育改革相比文化教育严重不均衡,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都相对过于单调乏味,忽视学生的兴趣爱好,并且对于学生体育成绩的考核及升学考试中关于体育测试都还存在一些理论与实际问题。

6.家庭层面。由于“晚婚晚育,少生优生”的计划生育政策实行以及经济水平的提高,使得广大青少年生活过于安逸,家长又怕孩子吃苦、受累,不愿让孩子锻炼,学校、教师怕学生受伤,不敢让学生锻炼,因此学生缺少吃苦耐劳的精神,并产生轻视体力劳动与体育活动的意识。

二、倡导“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并督导身体素质教育的具体落实是提高青少年身体素质的重要途径

1.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到具体法律法规中。近年来,针对青少年身体素质普遍较差的现状,国家已经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以保证青少年的身体健康。如2003年国务院颁布施行《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2006年的全国学校体育工作会议通过《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切实提高学生健康水平的意见》,2007年5月7日,《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的下发,2011年制定的《青少年体育“十二五”规划》等。这一系列的法律条律规定都体现了国家对青少年身体素质的关注,但较其实用性而言,其各项条款呼吁号召的色彩较重,约束力、针对性和具体操作性等方面相对欠缺。因此,应结合各地区的具体情况,以相应的法律法规为基础,结合各地具体情况制定出针对性和实效性均较强的法律法规。同时为避免应试教育所导致的身体素质普遍较差的现况,可以适当提高体育成绩在综合考试中的比例,建议中考、高考的体育考试方式可以采取多次考试、划分多个级别的方法,按不同学校的录取要求分为不同的级别,以提高身体素质教育在全面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从而让学校、家长及学生意识到身体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尽量避免现行教育体制带来的弊端。

2.切实加强和落实相关政策法律法规的具体实施。把“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落实到具体的政策及法律法规中的同时,也要监管相关规定的全面实施,确保各级下属部门能够具体落实。建议应将身体素质教育和智育教学工作同等对待,甚至可以以身体素质教育为主线来开展教学工作,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要加大监管和惩处的力度,确保相关政策能具体高效运行。此外,还可以通过异地检查方式定期对青少年身体素质水平进行评估,对于其身体素质持续下降的地区各级负责部门实行行政问责。

3.改变体育“放羊式”的教学。鉴于目前我国广大青少年多数从小比较娇生惯养,而且也有部分学校因学生运动出现的事故被媒体曝光,导致在校期间部分体育教师过于惧怕,不敢放手让学生参加运动,使学校的体育锻炼出现“放羊式”的教学。

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一些更科学、更客观的体育活动来改变这一窘迫的局面。如可以借鉴北京大学的游泳、12分钟跑等项目。同时在平时的具体教学工作中,可以举办各式各样的群体性体育活动,让体育教学尽显趣味性,既可以调动学生们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又能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坚强毅力,从而弥补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单调性及竞技性过强的缺点。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应主动组织、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运动或者集体体育活动等。同时相关机构也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条件,研发一些既安全又能调动积极性的新活动或者新器械,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参与运动,积极锻炼。为保证这种体育教学模式的高效运行,有必要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将传统的师生关系转换为伙伴、朋友关系。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尊重学生人格并关注个体差异,这就需要强调师生间交流与互动,包括知识、情感、兴趣及生活经验等各方面。

4.扩大“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影响力。政府、学校、家庭均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一方面要为学生繁重的学业负担减压,比如学校要克服片面追求文化分数、升学率,导致学生学业繁重、睡眠严重不足、体质下降、近视率大大增高等。必须确保学生体育课程安排合理及课外体育活动时间的充沛。部分教育教学科研结果显示,男、女大学生运动员的大脑工作能力等方面稍高于普通人群,其原因是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使大脑功能得到提高,人体各种机能状况也能得到改善,这为智力的发展、记忆力的提高创造了良好的生理心理条件。因此政府及社会媒体应加大体育锻炼的宣传力度,改变“锻炼身体会影响学习”的愚昧思想,让社会各阶层能从根本上认识到身体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但同时也要转变体育对健康体质作用绝对化的观念,政府、学校、家庭应该让青少懂得健康饮食、健康生活的重要性,政府积极宣传,学校主动建议,家庭不过分溺爱,共同帮助学生调节饮食结构及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如《决定》所提出:在确保体育工作高效实施的同时,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了解科学的营养知识。也就是要坚守科学锻炼与合理营养并重的理念以提高青少年身体素质。

三、结语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为了缓解目前我国青少年身体素质普遍较低的局面,加强青少年身体素质教育的改革力度已在教育改革中刻不容缓。身体素质作为德育、智育的基础,其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有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加强青少年身体素质教育,才能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满足时代的发展需要,为实现“中国梦”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沙莲香,等.中国人素质研究[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

[2]元镇.论体育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J].体育科研,2002,(02):1-4.

[3]杜雪峰.论身体素质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J].柳州师专学报,2003,(04):83-86.

猜你喜欢

发展研究青少年
青少年发明家
北方水稻机插秧技术发展研究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
关爱青少年的“三个一”
暖其行 正其行 22 名“五老”与30 名失足青少年
他为青少年开展普法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