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现状及发展研究

2016-05-30罗琼菱子严欢

关键词:教育技术模式途径

罗琼菱子 严欢

摘 要:教育技术能力逐渐受到各师范院校的重视,不仅仅是对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培养也显得尤为重要,但教师及师范生现代信息技术能力培养的模式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例如师范生的课程设置不合理、在职教师信息化能力不强、教师与师范生教育信息化手段关联性不强等,本文致力于寻找教师及师范生课程改革的合理途径,从而提升在职教师及师范生的教育信息化能力,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

关键词:教育技术;能力;模式;问题;途径

1 教育技术模式及教育技术能力现状

1.1 了解技术支持的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

目前,各大院校越来越重视信息化教学培养,教师对信息技术的运用也越来越广泛,而教师的教学能力是有限的,无限的网络与技术优化了教学过程,教师必须结合自身积累的经验,将资源、工具与课堂结合起来,才能从另一个维度上提高师范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师范院校对师范生信息技术能力培养也存在较多问题,寻找一套适合师范生的课程方案,对师范生信息技术能力培养起着重要作用。师范生信息技术运用能力与教学改革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教学改革能促使教师与师范生的信息技术能力能走上另一座高峰。

1.2 广大师范院校培养方案的现状

教育技术在国内的运用已越来越广泛,许多大学都开展网络课堂,开设现代教育技术精品课程,进行支架式教学,设计Moodle平台等。网络及技术与教学密切相关,现在已经逐渐成为了教学过程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通过对广大师范院校信息技术能力培养方案的分析,显示出各个院校信息技术的改革趋势以及老教师难以适应新时代信息化教学方式,在职时对信息技术的辅助作用尚不明确,使信息技术支持课堂教学的过程显得较为生硬。新的教师进行了信息化培训后,在课堂上利用技术手段辅助教学,但其信息化教育水平大都处于一个较低的阶段。

教育信息化职前的培养重点在于广大师范生人群,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模式等都在不断地进行改革,改革的重点就在于寻找出一套最高效的提升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课程方案,进而从师范生教育技术的改革方案的实施过程中提炼出一套适合教师的课程方案。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2.1 国外现状分析

早在1993年,美国克林顿政府就提出了“国家信息基础设施”计划,信息技术的应用遍布社会各个角落,在教育方面更是提倡将信息技术作为改革教育的重要途径,与此同时,美国投入的精力、财力也十分巨大。目前,美国校内基础设施完善,科技设备先进,且设施设备的应用时间较长、范围较广,故针对性也较强,在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上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美国的信息化建设已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平,并逐渐被各国认可与效仿。另外,日本、英国、德国、澳大利亚、意大利、捷克等国家,也都十分重视教育信息化建设,大力投入基础设施设备,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并在各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国外的信息化教学越来越重视信息技术的运用以及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的教学方式由课本独裁逐步转向以课本为主,技术为辅的方式,各国都更加重视现代基础设施,如教育软硬件、教育信息系统等水平的提升。

2.2 国内现状分析

①各师范院校改革方案现状可体现出国内整体信息技术能力与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②例如西南师范大学设计的MOODLE LAMS平台活动,以学习活动为中心的教学思想,采用基于设计的研究方法,设计出相对完善的教育技术能力训练课程。

③首都师范大学利用WebQuest开展主题研究性学习的课程设计方案,并利用WebQuest在《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中开展主题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活动,培养和提高学生教育技术素质及能力。

④辽宁师范大学实施双向信息化教学模式,并在“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中应用与实践,实现信息技术手段与课堂教学的整合、学生专业特点与学习方式的整合等。国内的发展由于自身经济及科技方面的不足,虽比不上某些发达国家的信息化教学水平,但我国仍处于一种不断研究、投入、推进的进程中。尤其是着手在国内高校课程改革中的建设,取得的效果十分明显。

3 研究意义

本文的主要目的在于找到适合师范生和在职教师课程培训中提高信息技术能力有效途径。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年代,学生需要学习的不仅仅是课本上有限的内容,教师教授的模式与方法问题也变得十分棘手。教师作为信息的最大传播者,其运用的辅助技术与工具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国内外对信息化教学的进程也越来越重视,在此进程中寻找一条最优的课程改革方案并实施,根据时代等环境变化不断对改革方案进行修改与完善,从而间接提炼出对教师课程改革的方案。

国内虽大力提升了基础设施设备水平,但课程的开展略显不足,效率很难提升到一个很高的层面。本文致力于课程改革方案,分别研究适合学生及教师的课程改革方案,再比较其关联性,将二者统一,实现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人民政协报[N].2010-5-26.

[2]潘娟.基于Moodle的高师教育技术公共课协作学习实践研究.

[3]崔健.利用WebQuest在教育技术公共课中开展主题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

[4]李玉斌,姚巧红,张海燕,刘家勋,王健.双向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高师院校“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改革实践研究.

作者简介:

罗琼菱子(1995—),女,湖北武汉人,学生,本科,研究方向:教育技术学。

猜你喜欢

教育技术模式途径
构造等腰三角形的途径
多种途径理解集合语言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珠三角西岸精密制造产业新城规划及公共服务平台构建
现代教育技术在体育院校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永续债券探析
从《ET&S》与《电化教育研究》对比分析中管窥教育技术发展
从教育技术的视角看数字化教育出版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中学数学创造性教学的模式与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