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用人单位视角的传媒类大学生岗位胜任力调查

2016-05-30凌海蓉郝慧宋春泽

关键词:胜任力讨论调查

凌海蓉 郝慧 宋春泽

摘 要:大学生初次就业时自身就业能力结构与用人单位实际需求间的差距是大学生就业难的核心问题之一。麦克利兰(McClelland)1973在美国《心理学家》杂志上发表了《测试胜任力而非智力》一文,开启了对胜任力研究。他强调从第一手材料入手,真正了解影响工作业绩的个人条件和行为特征。作为学校办学质量和水平的晴雨表,作为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就业工作不仅需要保证“就业数量”,更需思考提高“就业质量”的问题。作为生产“学生产品”的高校,培养的学生是否合格,检验的最终标准是他们是否能胜任自己未来工作的领域。

关键词:岗位;胜任力;调查;讨论

本研究对传媒类专业在校大学生以及对此专业有需求的用人单位进行了问卷调查,以期了解胜任传媒类工作某项岗位时需具备的能力和素质,并找到在校生与用人单位对岗位胜任特征理解评价上的差异性,以期为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和教学改革提供智库支持。

1 岗位胜任力的界定

从麦克利兰(McClelland)1973提出胜任力以来,对胜任力的定义就纷繁复杂,尚无统一界定,有的偏重人格特质,有的偏重个体行为,但具有一定的共通点:与特定的工作有关,参照绩效标准,具有动态性;是个体潜在特质或行为,如知识、技能、特质、动机等。Richard Boyaizis对胜任力的相关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对胜任力的特征构成进行了更为清晰的诠释,提出了“胜任力洋葱模型”,展示了胜任力各构成要素的特点,突出了其内部结构的层次性。

相较大学生的通用胜任力外,本研究更关注于大学生初入职场时是否能胜任于自己的工作领域,更关注于“与工作岗位密切相关”的那部分内容,因为即使同一专业的学生,可能的职业发展方向也是不同的,而通用的胜任力模型往往忽视这一重要性。基于此,本研究将研究对象锁定于用人单位,以期了解他们的真实需求。另外,作为传媒类专业的学生,他们特点更为鲜明,个性更为张扬,更为关注自我的体验,因此本研究将通过问卷调查找到其与用人单位对岗位胜任特征理解评价上的差异性,以便为未来的就业指导提供更为具象和实际的参考作用。

2 调查研究设计

2.1 问卷编制

此次调查问卷的编制设计以下几个部分:

2.1.1 胜任特征选取

参照国内外的实证研究文献及带有《胜任特征词典》的相关书籍,结合以建立岗位胜任力模型的企业模型,罗列出50项胜任特征。邀请5位一线工作的就业指导老师和10名企业HR对这50项胜任特征进行甄选,选出更为适合大学生群体以及企业初入职岗位时的胜任特征30项,并对易让人产生歧义或胜任特征重叠部分进行了删减、增添和合并,最终选择了23项胜任特征。这23项胜任特征包括:成就导向、诚信、创新、动手实践能力、沟通协调、关注细节、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弹性与适应能力、市场导向、思维判断、条理性、团队合作、信息处理、学习发展、以客户为中心、影响力、语言表达(含书面与口语表达)、执行力、专业知识、主动性、自我管理、自信、自制力。

2.1.2 问卷编制

问卷包括两个主体部分:一是对不同岗位的胜任特征的描述,让被试选出该岗位最主要的六项胜任特征;二是对传媒类大学生胜任特征的评价。因问卷设计的被试群体涉及用人单位、已毕业学生和在校大学生,故岗位胜任特征描述部分的题目会略有不同。

2.2 调查对象

此次调查选取了到传媒类学校进行招聘的125家用人单位,100名已毕业的传媒类大学生、180名大四在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2.3 调查方式

通过E-mail、邮寄、现场调查等方式发放调查问卷,尽量结合访谈进行,确保数据有效真实,最终发放问卷470份,回收405份,其中有效问卷327份。

3 结果分析

运用SPSS17.0及Excel2007作为工具进行数据的录入与统计。

3.1 用人单位与在校生胜任力评价的差异性分析

表1 用人单位、在校生在23个胜任力特征评价上的t检验统计表

[\&M(用人单位)\&M(在校生)\&F\&Sig\&成就导向

诚信

创新

动手实践

沟通协调

关注细节

敬业精神

弹性与适应能力

市场导向

思维判断

条理性

团队合作

信息处理

学习发展

以客户为中心

影响力

语言表达

执行力

专业知识

主动性

自我管理

自信

自知力\&4.14

4.23

4.18

4.06

4.20

3.91

4.14

4.00

4.08

4.15

4.14

4.13

4.08

4.06

4.04

4.56

4.25

4.08

4.07

4.19

4.19

4.29

4.22\&3.92

4.68

3.76

3.91

4.03

4.13

4.38

4.05

3.61

3.97

4.18

4.22

3.99

4.04

4.13

3.87

4.06

4.16

3.87

4.07

4.15

4.09

4.10\&2.343

-5.545

4.317

1.447

1.737

-2.105

-2.705

-0.485

4.276

1.923

-0.147

-1.058

0.950

0.137

-0.876

1.907

1.810

-0.783

1.972

1.129

0.377

2.067

1.143\&0.020*

0.000**

0.000**

0.149

0.084

0.036*

0.007**

0.628

0.000**

0.056

0.883

0.292

0.343

0.891

0.382

0.058

0.072

0.434

0.050*

0.260

0.707

0.040*

0.254\&]

注:*表示p<0.05,达到极其显著性水平,**表示p<0.01,达到显著性水平。

从表1可以看出,用人单位和在校生在诚信、创新、关注细节、敬业精神、市场导向、专业知识、自信等的评价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在诚信、关注细节、敬业精神等胜任力特征上,用人单位对传媒类大学生的评价显著低于学生的自评分数,而在创新、市场导向、专业知识、自信等胜任力特征上,用人单位对传媒类学生的评价显著高于学生的自评分数。

3.2 用人单位对传媒类学生就业岗位的胜任力特征评价(见表2)

3.3 在校生对传媒类就业岗位的胜任力特征评价(前六项)(见表3)

4 讨论

4.1 用人单位总体肯定传媒类大学生的岗位胜任力

用人单位对传媒类大学生的岗位胜任力总体评价很好,每项胜任力的评价均分在4分左右(4分代表较好),其中在创新、市场导向、专业知识、自信等胜任特征上,用人单位对传媒类大学生的评价明显高于学生对自己的评价(P<0.05)。一方面,这可能与传媒类院校普遍的办学思路和教学理念相关。传媒类院校在培养学生时更倾向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动手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传媒类大学生大多为艺术生,具有艺术型(A型)兴趣特征,更关注于自我的体验,显得更为自信,更关注于自由、观念的传播等,显得更加关注创新和市场导向。

4.2 传媒类学校需在敬业精神、关注细节等方面加强对学生的教育

虽然用人单位对传媒类大学生的整体评价很好,但本研究中发现用人单位在诚信、敬业精神、关注细节等胜任特征的评分明显低于学生对自己的评价(P<0.05),其中,关注细节的平均分(M=3.91)是所有胜任力中最低的。这可能与传媒类大学生的艺术特性有些关系,喜欢自由、浪漫,思维跳跃有关,但同时也提醒校方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需注意在敬业、诚信、细节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与培养。

4.3 团队合作、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等是所有岗位都重视的胜任力特征

将用人单位来传媒类大学招聘的岗位分为以下几类:主持人、新闻记者、编辑、动画类、摄影类、管理类、技术类、行政类、销售类等几类,每一类工作用人单位看重的胜任力特征不尽相同,但是几乎所有的岗位都看重团队合作、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等胜任力特征。这意味着,对于用人单位来说,技能或是能力是可以培养的,而团队合作、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则是体现了一个人的品质和人格特征,而他们对一个团队来说又是至关重要的。

相较用人单位对团队合作、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等的重视,在校大学生对于各岗位胜任力特征的重要性排序中更多体现了对技能的重视,如专业知识、信息处理、沟通协调等。这也符合在校大学生生涯规划的一些特点,他们此时正处于学习与提升技能的时候。正如技能分类中指出,学生会更看重专业知识的重要性,而用人单位更看重通用技能和自我管理技能。

参考文献:

[1]王宏伟,孙芬琴,许亚平,杜宏巍.基于胜任力理论的大学生能力素质模型构建研究[J].高等教育在线,2013(10).

[2]高永惠,郭润寒,梁芳美.岗位胜任力是提高大学生成功就业的关键因素实证探讨[J].中国市场,2012(13).

[3]白茹,刘宇雷,沈雪萍.基于大学生初入职岗位胜任力的企业用人需求调查[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

[4]郑学宝,孙健敏.大学生能力素质模型建立的思路与方法[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14-147.

[5]仲理峰,时堪.胜任特征研究的新进展[J].南开管理评论,2003(2):4-8.

猜你喜欢

胜任力讨论调查
处级领导干部胜任力的自我评估与模型建构
浅议文科类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胜任力
天台县城区有毒观赏植物资源调查初报
试论基层电力市场营销策略
胜任力模型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