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电化教学在小学组学习中的探究与创新
2016-05-30霍金侠
霍金侠
一、探究篇
探究一:合作学习拘于形式
合作学习是一种教学策略,它应能更好地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而不是一种花架子。从现行许多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合作学习还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合作。例如:许多公开课中合作学习开展得热热闹闹,但我们静下心来反思一下,那样的一节课除了形式新颖之外,学生又有多少真正的收获?可能还没有传统的教学方式收获多呢。因此我们在采用合作学习组织教学时要牢记一点,这就是合作学习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学到更多的知识,培养更高的能力。一句话,最终看重的还是实际的教学效果究竟怎样。
对策:切实转变教学观念,注重合作教学实效
新课程倡导合作学习,其目的是为了完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主体的“独白式”的局面,倡导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合作精神。教师必须把摒弃传统的知识教学为目标,体现新课程所倡导的新理念。
探究二:学生参与度不均衡
合作学习小组活动中,往往是尖子生变得更活跃、更优秀,而后进生变得更被动、更沉默;产生的后果是优秀生发言的机会多,代表小组汇报的现象多,后进生得不到发言的机会,乃至逃避、厌恶学习。其主要原因正是在于小组活动中,学生参与度的不均衡。
对策:明确责任,分工合作
合作学习就是让学生由被动变主动,把个人自学、小组交流、教师点拨等有机地结合起来。我们老师在开展合作学习的准备阶段应对学生进行合作意识的引导,对小组成员进行明确的角色分工,做到人人有事做,要求每个组员要尽自己的最大努力来完成小组学习任务。同时,促进小组成员之间互帮互学,鼓励小组中的优秀成员主动帮助学习困难生,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探究三:重视课堂,忽视课外
热闹闹,但往往不注重课后学生的合作学习。不少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热情高涨,积极性很高,可一到课外,甚至作业都不能完成,更谈不上做好预习和复习工作。笔者觉得,课堂上可以适当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来组织教学,但合作学习主要应用的地方还是课后,因为课后才是学生彻底的自主学习的过程,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如果能有个小组,有个学习的团队,必然能够相互促进,从而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对策:加强引导组织,力求检查督促到位
课外学生没有直接面对老师的压力,学生状态会有所放松,如果给他们组织安排学习小组,给学习小组布置学习任务,这样他们就会受到来自小组集体的约束,为了完成小组的学习任务,小组成员间会互相帮助,互相督促,从而提高课后学习效率。教师要及时对课后小组的学习任务进行检查督促,并作好档案记载。
探究四:小组成员搭配不当
一般我们都是采用同桌两人合作或前后两人合作来做pair work,或者前后两排四人合作来做group work,或者一大组或两大组合作来做team work。我们经常看到有的小组讨论非常活跃,然而有的小组中只有个别学生在唱独角戏,其余学生只是充当观众,有的小组只是在聊天,根本没有合作学习的效率。引起主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一是组内缺乏组织能力强合作意识好的学生,二是组内成员都是学困生,不会合作,三是组内成员因个性差异,不愿意合作。
对策:因人制宜,有的放矢
合作小组的划分,一般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语言学习能力、英语知识水平和语言技能等采用同质划分(即将特质相同者划为一组)或异质划分(即将特质差异者划为一组)。也可以根据任务的不同划分不同的小组,如果任务有难易之分,我们最好采用“组间异质,组内同质”的划分方式,让程度较好的小组完成难度较大的任务,让程度较差的小组完成难度较小的任务;如果是共同的学习任务,则比较理想的是“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划分方式,这样的划分方式有利于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帮助,共同提高。还可以根据学生间的关系由学生自行组合或随机抽签划分。总之,合作学习小组的划分可以有多种方法,但无论怎样划分都应有助于小组成员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并能使小组成员彼此协作,相互支持,以提高个人的学习成效和达成该小组的学习目标。
二、创新篇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深刻体会到,运用“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它让学生在明确的任务目标驱动下共同参与课堂实践活动,英语教学水平不断进步,学生的创新能力得以充分的发挥,团队协作精神进一步增强,它的意义已经远远超过英语语言学习本身。但是,任何事情都是辨正统一的。我们只有在英语合作学习教学活动中不断创新,才能有所发展。
要创新理念: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充当好学生合作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和促进者的角色,并对学生的合作学习活动进行必要的调控,保证学生的合作学习活动顺利进行,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教师的理念创新应当体现在建立六个意识上:
1、建立引导意识
为了保证合作学习有目的、有计划的实施,教师在合作学习活动之前必须进行充分备课和整体设计,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保证实施过程的有效性。同时营造和谐平等的合作氛围,使学生较快地进入合作状态。
2、建立激励意识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时,各学习小组要独立完成学习任务。虽然教师给予适当的帮助和指导,但还是以学生互助合作为主。如果学生不主动参与,会大大影响学习小组的合作效果。因此,学生的主动参与是保证合作学习取得预期效果的重要因素。教师应利用各种资源、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欲望,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从而保证合作学习顺利、有效地进行。
3、建立参与意识
在合作学习时,教师既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也是学习活动的参与者。教师要深入到小组中,成为合作小组的一员,一方面了解合作的进程、认知的障碍和合作的效果,另一方面,对学生在学习中的困惑进行指导和启发。如果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应当提醒全班同学注意,共同研讨。合作学习成效显著与否,同教师的引导和参与是分不开的。
4、建立协调意识
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时,涉及多种要素和多名学生,教师应发挥创设学习环境和维持学习秩序等协调作用,营造和谐平等的合作氛围。
5、建立监控意识
在合作学习中,随时都会有意外情况发生,因此,教师为使学习顺利进行,必须对合作学习进行现场观察和调控,以便使问题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
6、建立反馈意识
教师必须对合作学习的结果进行测评,以便及时提供反馈和相应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