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激趣在科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2016-05-30宋丽华
宋丽华
刚刚当上小学科学教师的时候,真有些诚惶诚恐,因为对于课堂教学一无所知:除了实验和讲解,真不知道如何能把科学课上得生动有趣。课余时间看了许多教学理论专著,尤其是关于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相关理论,才发现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仍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如何激发学生兴趣,有效引导学生乐于进行科学探究,则显得尤为重要。
一、巧设问题,激发学生课前探知欲
语云:有备而无患。预习即有备于课堂探究,其中广涉资源,是必备的条件,这在学习探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多具好胜心,是儿童的又一大特点,针对这一特点,我在搜集资料环节做文章。课前各小组分头搜集资料,课上进行探究活动时,要用到大量资料,此时各小组都有晒资料之意,各自显神通亮法宝。如六年级下册科学就有许多课程相关的知识,都是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现象。像《人的一生》单元、《无处不在的能量》单元、《信息与生活》单元等,其许多相关知识尽在生活中。与此同时,这种方法也提高了所搜集资料的有效性,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不仅如此,还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与实践、学习与生活之间相融相济不可分割的关系,很自然地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这也是教育的目标之一,要知道:理论脱离实践是最大的不幸。
二、在玩中学,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玩是孩子的天性,感兴趣是学生主动探究一个问题的前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如此弓在弦上不发则已,一发中的,探究问题就呼之欲出了。如,我在教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六课《摆的秘密》前,先布置一档游戏作业:课下比赛荡秋千,看谁荡得最快。要求列表格的形式做好记录,得出结论。同时布置作业:预习第六课《摆的秘密》。如此双管齐下无疑,是在看似不经意中引导学生来探究:摆摆动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这一探究议题。根据结论可知:同一个摆,摆动快慢是一定的;摆摆动的快慢与摆线长短有关,与摆锤的重量无关。在同一个秋千上荡,摆线已定,不同的是学生的体重。其比赛结果,可想而知,必定成绩相同不分上下。这就天衣无缝地令其在玩耍中进入渴望探究知识阶段,为学习《摆的秘密》这一新知识,奠定了良好的感情基础,不觉中在课下就进入了知识探究的思维状态。
在整个过程中,寓教于乐,润物无声,自然渗入,不着痕迹,使学生的探究兴趣悠然自发,同时再去预习《摆的秘密》这一课时,顺势便会发现问题,这种现实中曾经想当然的认知与实践产生背驳时,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知欲必被瞬间激发,这就能唤起他们强烈追根求源的欲望。如此一來,积极主动地去探究问题,也就成了水到渠成的事了。
三、动手实践,探究直观有趣
在教学《通电的线圈》时的经历:这一部分主要学习电磁铁的结构、特性、工作原理及应用。电磁铁其结构看似简单,特性也很固定,但若不亲自动手实践的话,其南北极的改变条件及影响磁力大小的因素等知识,都会显得很抽象烦琐,并不容易去记忆和理解。但若给学生提供电池、电池夹、包皮细电线、铁钉、回纹针、工具刀、胶带等制作材料,让他们在课堂上亲手制作一个电磁铁,并进行一系列关于磁铁性质的实验,事情就简单直观有趣得多了。他们会具体清晰地记住电磁铁的两部分:铁芯和线圈;会感兴趣于“电磁铁通电后有磁性,断电后磁性消失”这一奇异发现;会沉醉于“线圈缠绕圈数越多或串联电池数量越多的电磁铁,其磁力就越大,吸起的大头针就越多”。改变磁极的实验中,也会因为发现了“改变缠绕线圈的方向或串联电池的正负极后,而电磁铁的磁极也会随之改变”。学生通过动手实验得知这一特性后,而向我绽放他们灿烂的笑容。这样的教学目标,就在自由主动的空间中达到了。
四、鼓励发明,持续探究生命长存
萨迪说:有知识的人不实践,等于一只蜜蜂不酿蜜。学以致用,理论与实践结合,将科学生命延续课下与生活当中,是一件令人十分欣慰的事,也是教学的一大目的。针对此议题,我在教室中开辟科学展览角,定期开有趣的科技展览会,将学生的作品进行评比,优胜者推荐参加比赛,有许多学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将一个个荣誉摘回家。当学生捧着自己亲手制作的小制作、小发明放入展览角时,那期待的心情都能从眼中流露;当学生评说作品时热烈地提建议、讲原理、说方法时迸发出的智慧,更能激发大家的创作欲望;当获得名次的学生捧起证书时,鲜花与羡慕的眼神一起涌来。这都能激发他们对科学的热爱。看着他们吃着自己嫁接后的果树结出的果实,用自制的沙漏计时,用手电筒用过的电池接通断路的半导体,听着他们如数家珍般的介绍,决堤河水似的解说原理,唇枪舌剑的辩论,说不定他们当中将来真会有科学家诞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诚然,拥有知识、爱好与喜爱知识的人,都不如以学习为乐的人接受知识来得快乐。比如学生渐长,其兴趣个性不被抹杀,心灵驰骋自由之余,其创造力也会日益凸显,并将之用于日后的生活和职业,科学激趣教育的一项重要目标就已达成。
编辑 韩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