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议论的特点
2016-05-30吴永福
议论的特点,主要有抽象性、准确性、新颖性等。议论对应的思维是理性的,理性与感性相对,感性思维面对的是具体的个别的特殊的,理性思维面对的是抽象的共同的一般的。抽象,需从具体事物中提炼,归纳出共性来,从而形成认识。比如富兰克林的《哨子》,先讲了一件具体的事情,就是小时候买哨子,为那个哨子付出了比它原价高四倍的钱,因而感到懊悔,也消解了哨子带来的快乐。不过,这件事对以后的人生很有用处,那就是没有必要为哨子花费太多。这“哨子”就不再是具体的,而有了某种共性,可泛指不必要的或有所沉溺的,包括热衷恩宠荣禄、醉心名望、积累财产、寻欢作乐、沉迷于外表、遇人不淑等。如此,“哨子”便由一个具体的物事而获得了抽象的内涵。至于如何抽象,需要形成概念。冯友兰在《中国现代哲学史·精神境界》中这样说:“一个人看见一棵树,但不知道那就是树。今天看见一棵树,明天又看见一棵树,看到第一千天,他才知道那就是树。对于这个人说,这个‘树并不是第一千零一棵树,而是树的概念。如果他进一步了解到什么是概念,而又自觉其了解,他的精神境界就开始进入概念世界了。有概念而且自觉其有概念,是人之所以高于其他动物者。”进而,“一个人所有的概念就是他的精神境界;一个人所有的概念的高低,就分别出他的精神境界的高低”。这里简要地讲了感性与理性的区别。对写议论文来说,也就要能进入这样一个概念世界。议论的抽象性,是指从具体事物中提炼出概念来。换个说法,抽象出来的概念又要有概括性,如此才能形成认识。而所说的道理,才带有普遍性。
议论中,对抽象出来的论点又有一些要求。论点要能阐明问题,能反映客观世界,这就是议论的科学性,客观性。看问题要深刻一些,全面一些。尤其是能切中要害,透过现象看本质。合而言之,看问题既要精准,又要确切,即为准确。比如邹韬奋的《从现实做出发点》,针对“理想为事实之母”之说,作者认为应当从现实出发,而不是只看理想。换言之,从现实出发,是经得起科学检验的。“例如你要改造一所屋子,你必须根据这所屋子的种种实际的情形设计,无论如何是不能抛开这所屋子而不顾的。”如此说理,浅显易懂。“我们倘若能常常牢记着我们是要从现实做出发点,便不致犯近视病的苦闷,悲观,为艰苦所克服的等等流弊。”从现实出发,还可克服种种流弊。再如邹韬奋的《无所不专的专家》,讲的是有一种无所不专的官僚专家,源于过去的士阶层,即读书做官。只要读过四书五经,什么事都可以干!后来虽有受了专门教育的,也不安其分,不肯专其所专。“中国‘无所不专的专家所以遍地皆是,阻碍真正事业的进步,他们本人不自量,无自知之明,及好出风头,固然是自己害自己,则社会却也不能辞其咎,因为一个人无论你专了什么,一旦成了什么名人,社会上人便当你是万能。”指出弊端,切中要害。而正解的认识是:“天下无万能的人,人贵有自知之明,为己身事业计,为社会进步计,这个观念都有认清楚的必要”。
议论本是要理性地看待问题,但若受感情的左右,就有可能感情用事了。比如陈独秀在《青年底误会》中就多有列举:“现代青年底误解,也和醉人一般。你说要鼓吹主义,他就迷信了主义底名词万能。你说要注重问题,他就想出许多不成问题的问题来讨论。你说要改造思想,他就说今后当注意哲学不要科学了。你说不可埋头读书把社会公共问题漠视了,他就终日奔走运动把学问抛在九霄云外。你说婚姻要自由,他就专门把写情书寻异性朋友做日常重要的功课。你说要打破偶像,他就连学行值得崇拜的良师益友也蔑视了。你说学生要有自动的精神,自治的能力,他就不守规律,不受训练了。”观点上各执一词或只见一面,不无感情用事,甚而还是情绪化的。其实如何看待或衡量观点,也有一些参照。比如潘光旦在《观点》中说:“只知道自己的观点,而不兼顾别人的观点。就是,不明白做学问的恕道。换言之,也就是不明白综合观察的原则。”既要多一些宽恕,又要懂得综合观察。古语说,道并行而不悖,各样观点不妨共存。这就是了解观点差等的原则。“一切观点不能有同等的价值,是不言而喻的。除非一个问题是圆的,也除非我们观察者和问题的距离,都是一样,我们所观察到的各方面,自然不免有大小精粗广狭的差别。”看问题有不同的角度,也有不同的侧重方面,因此就会有等差,而不可能都一样,即等同一律。进而,同一观点在异样情势之下,可以有不同等的价值。议论多是主观的,但懂得这些参照,可以使衡量客观一些。
议论的新颖性,就是要创新,有新意,具有创造性。至于具体的做法,可发前人所未发,用前人所未用,破前人之陈见,扩前人所已言。比如滥竽充数,原指没本领,混饭吃,也可指主子好排场及大锅饭制度。再如毛遂自荐,多赞其勇于自荐,不自卑,但也要有真才实能为基础,还有机遇的作用。好为人师,一般是指不好的,但也不见得。对牛弹琴,原本讽刺听琴者,也可讽刺弹琴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有其相对或相反的情况,即近朱者未必赤、近墨者未必黑。开卷有益与开卷未必有益,都是可成立的。且看邹韬奋的《个人的美德》,先从一个事例说起,即一位老前辈自己不坐汽车,想以此来感化别人。作者认为这位老前辈是有个人的美德,但要想改造社会,还得努力促成一种社会环境,才是根本的办法。此论点形成后,再找寻佐证的材料。列宁只有一件陈旧破烂的呢大衣,但他的伟大是在能领导大众为大众革命,在努力革命中忘却了自己的衣服享用。而希特勒的俭德,说他薪俸都不要,却并未有益于德国的大众,还荼毒世界的生灵百姓。二者都有个人的美德,但行为却是相对的或对立的,这两极材料颇有代表性。然后再作结论:“我们的意思,当然不是反对个人的美德,更不是说奢侈贪污之有裨于社会,不过鉴于有一班人夸大‘个人的美德对于改造社会的效用,反而忽略或有意模糊对于改造现实所需要的积极的斗争。”如此言说,便有新意。
(吴永福 福建省长汀一中 366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