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榻的典故

2016-05-30马未都

读书文摘 2016年3期
关键词:赵匡胤典故客人

历史上关于榻的故事很多,最著名的是宋太祖赵匡胤的故事,他的一句名言就是:“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这段历史我们都知道,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当了皇帝。但他心里总是忐忑不安。尤其经过五代十国——中国历史上非常残酷的时期,不停地更换君主,所以他对身边的事非常担心,就说:“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这个“榻”,显然是用来睡觉的。

还有一个词,我们今天还在使用,叫做“下榻”。这个词我们都听习惯了,没有什么太多的感觉。比如常说:  在哪儿下榻啊?”一般来说,国宾就在钓鱼台国宾馆下榻。这个词很值得探究。榻是床的一种,是睡觉用的。下榻,是入住睡觉了。但我们上床就表明要睡觉了,我们说“下床”就是不睡觉了。照这个逻辑,为什么叫“下榻”,而不叫“上榻”呢?这里有个历史典故。

东汉有一个名臣叫陈蕃,性情耿直,是一个非常廉洁的官员。陈蕃喜欢结交有气节的人。他分人,看不上的人,根本不见;看上的人,他就设专榻招待客人。这个榻,平时挂在墙上,一旦来了重要的客人,是他看重的人,就把这个榻从墙上拿下来,让客人休息,所以叫“下榻”。如果当时他要挂一张床在墙上,那就叫“下床”了。

(选自《马未都说收藏·家具篇》/马未都 著/中华书局/ 2008年3月版)

猜你喜欢

赵匡胤典故客人
悬壶济世典故的由来
做一个好客人
不常见的客人
七夕节有什么典故呢
那些年,我们写作文用烂的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