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政道德失范的原因解析及其治理路径

2016-05-30米礼梅

资治文摘 2016年3期
关键词:失范治理路径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取得较大发展,政府行政执政水平不断提升,但是在社会转型期行政道德失范的现象却普遍存在。本文通过揭示我国目前行政道德失范的表现以及原因,从而分析出行政道德失范的有效治理路径。

【关键词】行政道德;失范;原因;治理路径

一、我国行政道德失范的表现

第一,政治上弄虚作假、贪污腐败,以权谋私。求真务实本是公务员行政道德的基本要求,但是现在的公务员中说假话、套话、官话现象很严重,而且,一些地方政府为了自己的政绩,大搞“形象工程”“面子工程”,置百姓的利益于不顾,只为自己的升迁发展奠定基础,铺好路。

第二,经济上权力寻租,官商勾结。所谓权力寻租是指国家行政人员利用自己手中掌握的行政权力,向企业或个人“出租”权力,从中谋取利益的行为。这种行为通常表现为收受贿赂、权钱交易、权色交易等。

第三,生活上作风腐化,奢靡堕落。这几年,“二奶反腐”成为人们茶余饭后谈论的热点话题。一大批高官在往昔情妇的揭发下纷纷落马,人们在拍手称快的同时,也看到了事件背后隐藏的行政官员生活腐化,奢靡享乐的现状。

二、行政道德失范的原因

1.市场经济的不良风气对原有的行政道德造成冲击。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金钱被推崇到至高无上的地位,人们相信金钱是万能的,有钱能使鬼推磨。于是,多元化的利益主体为了谋取自身的利益,千方百计地采取不正当的竞争手段如钱色贿赂、回扣等方式向拥有公共权力的行政人员发起利益“进攻”,一些受到利益诱惑的行政人员对金钱的追逐开始泛滥,便会利用制度与体系的漏洞,置人民的利益于不顾,为自己谋取私利,出现政治、经济以及社会领域的行政道德失范现象。

2.社会监督和制约机制建设落后。监督是确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重要手段,更是监督监控与治理行政道德失范的重要举措。存在的问题如下:第一、行政监督体系多元化,各类行政监督体系在运行机制上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调机制,而且各类行政监督机制存在诸多缺点和不足。第二、对公共权力行使的责任追究机制不健全。第三、政务公开等相关制度建设落后。第四、社会监督、公众监督仍处于低效阶段。

3.行政角色的冲突导致行政主体道德缺失。行政人员一方面先是一名“理性经济人”,有着和每一位社会公民一样的私人生活和个人利益追求;但是另一方面,他们又是掌握着国家公共权力的行政人员,他们承担着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发展的责任与职能。

4.行政体制自身问题。具体来说,行政体制自身的弊端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政企不分、政事不分、政社比不分,政府职能泛化;机构臃肿,机构重叠,人浮于事;行政组织管理中存在行政权力过于集中、用人制度不完善等问题,领导干部擅长“拍脑袋决策”,而遇事又“拍屁股走人”;管理目标不明确,行政低效化;行政程序不完善,行政监督无“法”无“章”等等。

三、行政道德失范的治理路径

1.加强行政伦理建设,提高行政人员的行政道德素质。第一,与时俱进,不断完善行政道德教育的内容。要结合时代要求,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权力观,树立坚实的诚信观,提高其思想道德水平。第二,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不断完善与丰富教育的方式方法。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突出渗透式教育的作用;外部教化与自身修养相结合,将道德观念内化为自觉地道德行为。第三,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发挥模范人物的示范作用。

2.加快行政体制改革,准确定位政府职能。第一,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有限政府,服务型政府。政府必须准确定位自身的职能,承认政府权力的有限性,并合理使用权力。第二,与时俱进,建设服务型政府。不断建设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的服务型政府,正确合理的发挥政府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作用,真正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原则。第三,加强政府机构职业道德建设,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行政职业道德体系。

3.建立与完善监督与制约机制。第一,设立独立的监督制约机制。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与做法,设立各种权威机构与专职人员,是监督制约工作具有组织上、制度上的保障,把对公务员行政道德监督落实到实处。第二,要实现监督的全面化,多种监督方式相结合。要注意发挥舆论监督、社会团体监督、非政府组织和社会团体也是重要的监督力量,将分散的力量集合起来,增加社会力量的权威性和凝聚性。第四,健全道德监督的激励和惩处机制。通过有效地激励与惩处机制,对于模范的遵守行政道德者进行奖励,对于道德滑坡者进行惩处。

4.加快行政道德法制化建设。第一,加强行政道德立法。只有通过严格的立法,将加强行政道德建设纳入到法制化的建设中来,才能实现预期的目标。第二,制定公务员日常行为规范。要注意规范内容要明确,并体现规范的层次性,从而增强道德的约束力量。第三,强化行政道德责任追究机制。

【参考文献】

[1]汪波.《社会结构变迁中的政府职能转变与“职能悖论”》[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6年第6期.

[2]曾庆男.乡镇公务员行政道德失范及其对策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5

作者简介:米礼梅,女,山东沂源人,现就读于山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4级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失范治理路径
怎样提升乡镇政府治理能力
“读题时代”网络新闻标题的失范与规范
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网络话语权的实现及其引导
我国基层政府行政伦理失范的原因分析
我国新闻媒体报道失范及对策
矿业城市生态环境治理的实践路径
课堂教学文化失范研究
高校校园网络安全问题与治理研究
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思考
大学治理文化:阐释与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