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前小测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2016-05-30李锦葵
李锦葵
摘 要:针对历史学科课时安排少,课前效率低的问题引入课前小测,并就其概念、背景、做法、实例、效果及注意事项进行阐述,旨在提高45分钟的课堂效率。
关键词:历史;高效课堂;注意力
课前小测,顾名思义,就是在上新课前,用一定量的時间进行一定量的闭卷测试,收阅后再开始授新课。在探讨高效课堂中,好多科目特别是数理化等都在闭卷测试,而且效果还不错,历史课为什么要进行这个环节?结合平常学生的情况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一是在一节课的开始,学生的注意力还相对分散,学生的兴奋点还停留在课间活动中。这时,如果老师想直接进入新课的教学会困难重重,有时还会把事先酝酿好的心情弄得一塌糊涂。教师不容易将“课下”导入“课上”,也就不能将学生分散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学上。课前利用几分钟进行一下小测试,理论上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使他们尽快全身心地投入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中,也就自然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了。二是课前小测能督促学生及时复习或预习。作为老师,尽管我们一直强调要做好课前预习工作,要温故而知新,但很少有学生能做到,因为历史课每周只有两节,学生的大部分时间已经花在数理化英语上面,没有预习、复习的习惯,学生经常会对讲过的知识点印象模糊,甚至一点印象也没有,这时候老师就会很失落无奈,感觉自己不会教,学生学不会。三是课前小测能为课后大测打下坚实基础。经常训练能增强学生的读题解题能力,首先是阅题量不断扩大,一周、一个月、一学期乃至三年,题量越来越多,视野越来越广。其次答题速度会不断加快,试想经过长时间的训练,学生已具备快速阅读善抓重点关键词的能力,在有限的时间内快答就是成功的保障。基于以上情况,历史课引入课前小测就显得非常有必要。
如何进行历史课前小测?针对历史学科及课时安排的特点,本人的主要做法如下:一是从时间来看,就是用5分钟的题量来进行小测;二是从内容选择上,主要是抽选上一节课的重点、难点、易错点,外加一道当节的新内容。三是题型设置以选择题为主简答题为辅。四是测试方式主要有两种,(1)利用班班通直接投影出题目学生用作业本写答案;(2)以试卷形式印发给学生填写。这样做的目的就是通过小测引导学生及时复习和做好预习,同时体验到测试的可操作性。
小测实例:八上历史18课课前小测试卷
1.(2012江苏扬州)毛泽东所作的诗句“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描述的是( )
A.辽沈战役 B.平津战役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
(当节课内容)
2.(2012年济宁市)下列人物既参加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又参加了重庆谈判的是( )
A.周恩来 B.毛泽东 C.邓小平 D.刘伯承
(上一节课内容)
3.(2012·山东泰安)看右图(图略),毛泽东等赴重庆谈判的根本目的是( )
A.争取国内和平 B.争取民主党派支持
C.严惩侵华战犯 D.驱逐美国在华势力
(上一节课内容)
4.(2012年贵州省)揭开了人民解放战争全国性战略反攻的序幕是( )
A.孟良崮战役开始 B.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C.三大战役开始 D.渡江战役开始
(上一节课内容)
5.(2012广东)毛泽东在一次谈话中说:“(1945年)这一次我们去的好,击破了国民党说共产党不要和平,不要团结的谣言。”毛泽东谈论的是( )
A.井冈山会师 B.西安事变
C.百团大战 D.重庆谈判
(上一节课内容)
6.抗战胜利后蒋介石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的目的是什么?毛泽东赴约的目的又是什么?(上一节课内容)
实施历史课前小测一段时间后,学生开始还不大适应,甚至不够重视,发卷后3分钟内还不能安静下来,但当发现老师每次5分钟后都按时收卷,而且当晚作业节就将批改情况公布给全班同学后,情况就有了很大的改观。现在课前第一件事就是等候老师发卷或出题,一改往日课前吵吵闹闹的现象,晚自习终于有学生拿出历史课本来复习或预习。平时上完课就把历史课本封存,到第二节课老大难问题终于有了化解的迹象。可以说历史课前小测既可以夯实学生的知识基础,又可以对学生有无预习、复习发挥监督的作用,可谓一举多得,是历史教学应该提倡的行为。
当然,在小测中,以下几个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一是课前小测的批改要及时,也就是当日小测当日批改,而且必须在作业节反馈小测情况,特别是前一个月,以便使其养成习惯。二是课前小测要有针对性,可以用几个典型小题,最好是易错易混的知识点,甚至每隔一定时间还要再重复考查,直到完全掌握。三是课前小测要多样化。单一的测试学生容易产生厌倦,可以变换小测形式,如课前师生问与答,学生给学生出题,利用多媒体班班通展示等,这样做就能当堂反馈,及时表扬,给学生以自信心与荣誉感。
总之,课前小测是一种提高历史课堂效率的方法,坚持使用有利于解决学生课后对历史学科不重视的问题,也便于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及时消化。
参考文献:
陈兰芳.初中历史如何进行史料教学[J].中学历史教学研究,2012(1).
编辑 李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