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街头戏影

2016-05-30张斌詹心敏柯清真吴友亮邱宗新孙立冬叶文超陈容春李协群陈丰宁

海峡摄影时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闽剧提线木偶木偶戏

张斌 詹心敏 柯清真 吴友亮 邱宗新 孙立冬 叶文超 陈容春 李协群 陈丰宁

品其乐,甚觉民间戏曲可贵;品其人,尤觉民间艺人可敬。扎根在民间的中国传统戏剧传承千百年,拥有旺盛的生命力,这些“活化石”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日渐式微,却依然活跃在街头巷尾,在大众视线内顽强生长。

坊巷里的民间闽剧团

老福州人爱看戏。在福州,每逢有老人做寿、生意人还愿等喜事,福州人总喜欢请戏班演上一出闽剧。而在正月里,除了聚会、拜神、放鞭炮外,受需于祈福、求财运、保平安,人们往往也会请戏班唱戏,一些平日里沉寂在民间的草根小戏班也因此活跃起来。

夜晚漫步在福州的小巷,一不留神,听到喧天的锣鼓声和韵味十足的唱腔,一派热闹喜庆的气息。循声望去,巷子里正上演着不知什么剧目的闽剧。尽管是在过道里临时搭建的戏台,但灯光、音响等各种演出设备一应俱全。演员们咿咿呀呀用福州话唱着,曲折离奇的情节、幽默搞笑的对白,不时博得在场观众的阵阵笑声和掌声。

放眼望去,观众几乎全是老年人,见不到一个年轻人。尽管天有些冷,有的老人躺在后边的躺椅上还是睡着了,或许他们并不关心演出的是什么,只是在延续一种曾经习惯的娱乐方式来消磨时光。

曾在福建省实验闽剧团担当武生,如今已退休但仍在这个剧团里负责灯光的黄师傅说,福州城活跃着近百个像他们这样的民间草根剧团,“也没有名字,就是有演出的时候,团长把大家召集一起,演出结束,又各干各的活了。”

黄师傅介绍,团里的演员,有专业剧团退休下来的,也有闲在家中的闽剧爱好者,“还有一些农村来的年轻人”。演出的经费,不是生意人赞助,就是街坊四邻,你五十我一百地凑起来。黄师傅说,尽管一个月下来,他们也有十几场的演出,但每场戏不过一两千元的戏资,“一个月下来,每人也就挣个几百元。”即便如此,但这对于闽侯人潘立平来说,这已经是他生活的重要来源。

演出的辛苦自不必说,哪里请就得到哪里去,有时要扛着道具,走上几个小时才能到村里,出外演出半夜三更才回家是常有的事情,“遇到东家吃饭,还得在那等。”

坚持33年的草根闽剧梦

正月初二起,作为班主的宁德人刘淑珠,便领着40多人的草根戏班,开始他们一年里,为数不多的闽剧巡演的旺季。他们开始一天一个地方地赶去,在福安、古田、闽侯、马尾等地陆续辗转后,福州晋安区的远西村成了他们又一个落脚点。

鞭炮声不时响起,庙堂内,遍布的香火散发着熏眼的浓烟,但小小的村庙内却仍然被村民们围满。观众中,有纯粹的戏迷,也有纯粹对新年祈福的宗教信徒。每当剧情高潮迭起,他们总会用热烈的掌声来回报演员们的精彩表演。一出戏2个多小时,一天可以演两出,1万多元的演出费,小戏班的人也忙得不亦乐乎,但是人数不够成了当下这些小戏班生存难的现状。

前一刻还是八仙里的吕洞宾,下一刻就成功转换成士兵甲或家丁甲。演员里,除了为数不多的专业人士外,其余的都是刘淑珠从老家或四处找来的临时演员,有工厂的小工,也有农民。他们最大的50多岁,最小的只有17岁。而在6人的演奏团队里,这吃紧的人数,使得一人操控两种以上的乐器的技能,成了家常便饭的事儿。从19岁起接手戏班,今年52岁的刘淑珠对于这些,心里也很明白。但即便如此,戏班的表演质量,也丝毫不能含糊。刘淑珠觉得,这其实也归功于当地长年风行“闽剧风”,即使不是专业院校走出的学生,自小起就耳濡目染,总会产生一些潜移默化的影响。边走边唱的表演经历,也让这些临时的“杂牌军”具有自己独特的“草根”味道。

33年里,有临时在街头搭台,也有在田间地头演戏;没有台词的士兵甲,会因为一天的站桩只能拿到几十元到一百多元的收入;此外,还有正月里匆忙的赶场,让大家经历着“睡无床、坐无凳”的寒酸。刘淑珠还在维持着团队。她很直白,梦想很小,除了赚钱,心里也真实暗藏着不希望闽剧这门艺术没落的念头。

木偶戏 神与人间的摆渡者

在辉煌绚丽的奥运舞台上,它们展现了中国古老的戏曲艺术;在闽地的田间地头,它们则成为神与人之间的摆渡者,披上了神秘的宗教外衣。牵丝而动的提线木偶、指间起舞的掌中木偶、“千古江山一担挑”的幔帐木偶、与纸影戏相映生辉的铁枝木偶……千百年来,缤纷繁复的木偶们在八闽大地上传承发展,生生不息。

2008年8月8日,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盛大舞台上,4个小小的木偶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在激越、高亢的锣鼓声中,东西南北四大将在丝线的牵引下昂然走上舞台,舞刀、劈叉、抬腿、耍甲旗灯光映照下,将军身上的金甲明光闪烁,手中的兵器熠熠生辉。这一刻,它们被胜利、勇敢映照得如此威武、豪迈,它们,来自福建!

福建木偶历史悠久,唐时就有闽县进士作《木人赋》,赞其“克己于小巧之下,乃成人于大朴之后”,而它的形式丰富、品种繁多更是闻名于世。

在福建诸多木偶中,提线木偶是最古老、流传最广、地位最高的。在泉州,提线木偶被称为悬丝傀儡,简称傀儡。据文献记载,至迟于唐末五代已在泉州及周边地区流行。此后历经宋、元、明、清以至当代,传承不辍。至今保存700余出传统剧目和由300余支曲牌唱腔构成的独有剧种音乐“傀儡调”(含“压脚鼓”、“钲锣”等古稀乐器及相应的演奏技法)。同时形成了一整套精湛规范的操线功夫(传统基本线规),以及独具特色的偶头雕刻,偶像造型艺术与制作工艺。

泉州提线木偶戏传统剧目中保存着大量古代闽南语系地区的民间信仰及婚丧喜庆等习俗内容。保存着大量“古河洛语”与闽南方言的语法、语汇及古读音。保存着许多宋元南戏剧目、音乐、表演形态等方面的珍贵资料,具有多学科研究价值。千年来,泉州提线木偶戏不但与闽南语系地区民众生、老、病、死等人生礼俗相伴共生,而且从明代开始,即向我国台湾地区和东南亚各国华人华侨聚居地流播。

福鼎畲族提线木偶表演及制作技艺于1813年由福建漳州府漳浦县石椅蓝谢年传入,至今200多年。传统曲牌有历史剧:《锦香亭》《钟景棋》《雷万兴蓝奉高》《钟良弼》《戏状元雷海清》等,表演形式为提线木偶,俗称“七条线”,最少10根线,高难度技巧动作须用20条~30条线。木偶表演可进行特技:木偶当众换衣、变脸、变身、舞狮、顶葫芦,倒酒、倒茶,推磨、纺纱、抛绣球等技艺表演。特色是在不同地点演出时能够结合当地语言文化,融入剧情。特别是在畲乡演出时,唱腔可用畲歌、畲谣进行演出。

布袋木偶,又称掌中木偶戏。是福建省的汉族传统戏剧。据《漳州府志》载,龙溪地区宋代已有傀儡戏。清中叶后,布袋木偶兴盛,至抗日战争前,龙溪、漳浦、海澄、长泰等县,乡乡有专业或业余戏班。长久以来,它与闽南人民血肉相联,成为其精神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布袋木偶是将木偶套在艺人的手上进行表演。体积小(布袋长约七寸左右),操纵灵活,演武戏的速度,比真人的动作快得多,刀枪招架也比真人演得勇敢。大多演出汉族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再加动作活泼,所以最为儿童们喜爱。所以布袋木偶,亦是一种很好的儿童玩具。过去常在街头演出的扁担戏、北京的“耍苟利子”、福建的“布袋戏”、江西南昌的“被窝戏”等,均属此类。

漳州布袋木偶戏历史悠久,其“源于晋,成型于唐宋,兴于明”。早在明代万历年间就流传到东南亚各国和我国的台湾等地。其在发展过程中形成若干不同的流派,主要有“福春”、“福兴”、“牡丹亭”三派,各有特色。

布袋木偶戏表演细腻、栩栩如生。用五指操纵木偶进行的表演,既能体现人戏的唱、念、做、打,以至喜、怒、哀、乐的感情,又能表演一些人戏难以体现的动作,是一种具有高超技艺、精美造型和独特风格的木偶剧种。漳州布袋木偶戏的经典剧目有《大名府》《虞姬别》《雷万春打虎》等。2006年漳州市木偶剧团的布袋木偶戏和木偶头雕刻被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现今,随着漳州市木偶剧团和木偶学校的蓬勃发展,漳州布袋木偶戏在传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走向更广阔的世界。漳州人提起对布袋木偶戏的普遍印象,已不再是过去搬张小板凳到庙口搭设的木制彩楼下,引颈翘首看着演员们拿着手掌般大小的布袋木偶,上演着三国演义等传统剧目了。如今的布袋木偶戏,不仅题材更加宽广,形式也更加多样。

猜你喜欢

闽剧提线木偶木偶戏
木偶和木偶戏
传统戏剧——木偶戏
陕西合阳提线木偶戏发展思考
木偶戏
木偶戏
泉州提线木偶动作形式探微
客家提线木偶戏的艺术传承及改善路径研究
一天早晨
闽剧新秀
“闽剧王子”陈洪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