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研究
2016-05-30尹小云
尹小云
在初中语文课堂上,教师除了要向学生传授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水平外,还需要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想象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等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发展,从而将初中语文教学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随着新课改进程的不断深入,初中语文的传统教学模式已经满足不了素质教育的现实需要,语文教学不仅要达成智力教育、人文教育等目标,还需要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个性素质进行培养。对此,初中语文教师需要转变观念、创新方法,制定更加科学的语文教学方案,保证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主体性地位,进而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促进学生各项思维能力的有效培养与发展。
一、为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营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在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地位是不平等的,教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权威”,学生则是很少拥有质疑权、参与权,这必然会影响学生的语文学习热情,限制学生多样化思维能力的有效培养。对此,初中语文教师要积极营造出民主、平等、宽松、愉悦的语文课堂教学氛围,还给学生更加和谐的课堂学习环境,这样可以有效增强学生的思维活力,学生可以以一个轻松的心态,积极地参与到教师组织的各项教学活动当中。例如,在课堂提问与互动环节,当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疑问和发表不同见解时,教师不要一味让学生回答出“标准化”的答案,而是要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结合自己的学习体验进行创新性的回答,要鼓励学生否定教师、否定同学以及否定自我,从而让学生的个性化思维能力得到有效的发展。
二、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和思维活力
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培养,需要以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为前提,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初中语文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要贴近初中生的学龄特征和兴趣偏好,多通过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教学,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火花,让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在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得到有效培养。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必须避免空洞理论的灌输,要通过积极有效的教学措施,创设形象化、趣味性、具体化的教学情境,这样可以更好地活跃学生的语文学习思维,降低学生语文学习的心理负担。比如,在《邹忌讽齐王纳谏》等文言文的教学中,由于大部分初中生的文言文基础比较薄弱,很多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存在心理障碍。此时教师就要多在课堂上创设趣味化、互动化的教学情境,如通过FLASH动画对邹忌与齐王之间的对话情境进行模拟,可以对学生的感官神经进行有效刺激,带来给学生不同寻常的学习体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发展。
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
要想在初中语文的教学实践中促进学生各种思维能力的有效发展,初中语文教师就必须转变过去以“教”为中心的传统教育理念,以生本教育理念为指导,充分保证学生在语文课堂上以及各类学习活动中的主体性地位,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可以充分发挥个人的主体性作用,进而激发和提升学生的思维活动,加快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对此,初中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必须做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在教学活动中多对学生进行引导,做好“设疑”、“导思”、“评价”等关键性的教学设计。正所谓思源于疑,有疑问,才有思维,才有创新,所以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的具体实践中,要积极围绕教材的重点和难点,科学地、有针对性地、有梯度地提出疑问,然后结合有针对性的教学评价策略,让学生敢于回答问题,积极参与课堂互动,激活每个学生的语文学习思维。例如,在初中语文《敬畏自然》的教学中,教师除了要完成基本的语言教学任务外,还需要培养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所以可以设置带有启发性的问题:你在生活中是否发现不尊重自然规律的生态破坏行为?全球自然危机得以产生并持续发展的原因是什么?人力该如何处理好同“自然”之间的关系?通过设疑启发,可以使学生从原有的知识结构中产生新的认识,激发学生的思维火花和探究欲望,让学生的多种思维能力得到有效培养。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展学生思维空间
知识来源于生活,而最终又应用于生活,当学生将知识学习与知识应用进行有機结合时,不仅能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个人的思维空间也将会得到有效拓展。所以初中语文教师要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语文学习体验,有效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一堂“辩论赛”的教学课,不仅可以丰富语文教学形式,促进学生语言思维的发展,还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反向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总之,初中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不是在短时内就可以一蹴而就的,初中语文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积极解放教学思想,充分尊重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给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更多的思考空间和互动空间,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形成勇于创新、乐于创新的精神,实现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素质的有效培养。
作者单位:甘肃平凉市第四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