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管乐队的组建和管理初探

2016-05-30沈雨

艺术评鉴 2016年3期
关键词:管乐队高等院校研究分析

沈雨

摘要:在高校大力普及艺术教育的今天,管乐队的组建将会使整个艺术教育进程得到本质的推进,获得多方面的积极价值和意义。鉴于此,本文从组建高校管乐队的必要性谈起,就具体的组建和管理途径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高等院校 管乐队 组建和管理 研究分析

一、高校组建管乐队的积极意义

(一)有利于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

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是高校建设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这所学校的气质和风貌。管乐队主要是由西洋管乐器和打击乐器组成,其音域宽广,音色辉煌明亮,有着极为恢弘的气势。在一些校园文化活动如运动会、大型晚会、庆典活动中,如果有了管乐队的加盟,那么将会起到良好的辅助和烘托作用,显示出学校良好的整体精神面貌。

(二)有利于学生审美素养的丰富

在实施美育的过程中,艺术教育无疑是一种最有效的形式。其能够以一种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方式,将真善美的情感传递给学生,其效果是单纯的说教所不能比的。在管乐队的组建和活动中,学生们能够接触到大量经典优秀的音乐作品,并通过亲身实践体验这些作品的艺术魅力,获得审美视野的扩展和审美能力的提升,最终使自己的审美素养得到丰富。

(三)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之所以在高校大力推进艺术教育,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以艺术教育的形式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管乐队的组建,相当于给学生搭建了一个新的艺术活动平台,在学习、实践的过程中,能够使学生的多项素质得到有效的锻炼。比如合作精神和能力的训练。管乐合奏是一门合作的艺术,每个人的发挥都会对最终的演奏效果起到重要的影响,在训练和演出过程中,学生们可以深刻体会到什么是合作,怎样去合作,形成一个意志和情感统一的集体。这种合作意识和能力,正是当代社会对人才的一个普遍要求,对于学生的就业和发展来说是极为重要的。此外还有临场应变能力、活动组织能力,都能得到有效的锻炼和提升。

二、高校管乐队的组件和管理途径

(一)成员的选拔

成员的选拔是组建管乐队的基础,并对后续活动的开展质量有着决定性影响。因学校类型和实际情况不同,在成员选拔上也应当做到灵活处理。总体来说,应该按照以下几个步骤进行。学校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实际情况,采用宣传、推荐、自荐等多种方法,对成员进行目测、视唱、节奏、旋律等方面的初步测试,从中挑选出门牙平齐、手指灵活,音乐感觉良好的学生。在此基础上,通过一些活动的举办,重点考察拟录用成员是否具有合作意识、集体荣誉感等。符合这两方面条件的,方能加入到管乐队来。对于有音乐院系的学校来说,则应该充分发挥出专业人才的带头作用,让一些管乐专业的学生成为整个乐队的骨干,积极做好传帮带的作用。一旦乐队成立的之后,在日常训练和演出的同时,还应该专门组织一直后备队伍,并定期开展训练,如果有成员因毕业离开乐队后,则可以从后备队伍中及时的进行补充,使之始终处于一个稳定的发展状态中。

(二)乐队的构成

结合实际情况来看,高校管乐队可以由三个部分组成,分别为木管组、铜管组和打击乐器。其中木管组包含长笛、短笛、单簧管、萨克斯等;铜管组包含大号、小号、长号、圆号等;打击乐器则包含大镲、三角铁、大小军鼓等。明确了这种构成之后,则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乐器的分配。一般来说,因为圆号的音量较小,且乐器本身的价格较高,所以可以采用次中音号来代替。而萨克斯的音量较大,演奏相对较为容易,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掌握,所以可以适当增加萨克斯的数量,并按照高音、中音和次中音三种调性进行编排,使之更好的与其他乐器进行配合。木管组应该以降B单簧管为主,铜管组应该以小号、次中音号和上低音号为主。以上构成仅是一种大致的编排,需要指导教师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灵活的处理。

(三)乐队的编制

管乐队的编制并没有严格的要求,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灵活制定。对于绝大多数的非专业院校来说,组建大型乐团是不太现实的。所以应该定位于中小型乐队,一般不超过60人。但是无论人数多少,都应该追求各声部的音响统一,不能出现某一个声部强,某一个声部弱的情况,并遵循以下几个原则。首先是主旋律清晰。旋律是音乐的灵魂,无论是乐队的编制大小,都应该在一定程度上对旋律乐器进行突出,以获得清晰的旋律效果。其次是声部平衡。乐器的数量、音量等都是不尽相同的,所以应该努力平衡效果,不能因为某一个部分的强弱而影响到整体效果。再次是因地制宜。管乐队具体的演出场所是多种多样的,需要根据场地情况进行灵活调整。如果是室外演出,则可以适当增加铜管组的数量,以加大音量。而如果是室内演奏,则可以增加木管组的数量,获得更加醇美的音色效果。

(四)乐队的训练

良好演出效果的获得,自然是以扎实、有效的日常训练为基础的,所以应该十分重视乐队的训练。具体来说,可以分为个人训练、合奏训练和指挥训练三个方面。首先是个人训练。演奏者要对自己的乐器有全面的了解,包含乐器的性质、音域、音色、调性、作用、保养等,并在此基础上掌握正确的演奏方法,如吐音、连音、颤音、长音、琶音、音阶等,并能够以多种姿势进行演奏,以适应不同场合的演奏需要。同时在个人训练中,也应该适当融入一些呼吸训练,由专业教师予以讲授和指导。其次是合奏训练。在合奏训练中,要求每一个演奏者都对自己在整个乐队中的作用、地位等有明确的认识,使之成为重要的思想基础,然后再展开具体的演奏训练。因为学生的基础水平有限,且很多成员都是第一次进行合奏,所以很难在短时间内获得和谐、统一的效果,对此需要指导教师有足够的耐心,引导整个乐队一步步的朝着理想结果的努力。而且最终训练效果的获得,绝非是一朝一夕之功,而是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所以应该对成员的业余时间进行统计,制定出综合训练表,并根据需要展开集中训练,方能使演奏质量得到最根本的保证。最后是指挥能力的训练。乐队指挥是整个乐队的领军者,其素质和能力的高低,将对整个演奏效果起到决定性影响。所以乐队指挥一方面要不断提升自身的音乐理解力和表现力,一方面则要不断丰富自身的文化修养,善于将一些理念和要求以更加形象化的方式表现出来,方便成员在最短时间内明确自己的要求。

(五)乐队的管理

高校管乐队的建立,一个学校的名片和品牌,集中展示着学校的形象和风貌。所以理应建立起一套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保证乐队沿着一条正确的轨道发展。具体来说,首先是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团委、音乐系、艺术教育中心等部门作为乐队的直接管理者,并负责乐队的全部事宜。包含日常训练的开展、演出场地或设施的准备、演出活动的参加、指导教师的工作量考核等等,只有明确了这个管理机构,才能责任到人,避免一些不良状况的发生。其次是制定详细的管理制度。乐队的组建和活动开展,离不开详细而严格的管理制度,包含考勤制度、评价制度等多个方面,并依照制度进行了奖惩。比如对于那些长期不参加训练的成员,应该在警告后予以劝退。而对那些态度积极的成员,则予以适当的物质和精神奖励。最后是完善相关的设施。学校应该每年都拿出一定的资金,用于支持乐队的建设,如乐器购买、场地和设施的修整等。除了切实满足活动之外,还能充分展示出学校的对管乐队的重视,使管乐队师生得到有效的激励。

综上所述,近年来,伴随着高校艺术教育的持续深入开展,我们也欣喜的看到,接受了艺术教育和参与到艺术活动中的学生们,在审美能力、文化修养等多个方面都有了鲜明的提升。管乐队的组建和管理,有效实现了教育和实践的融合,可谓是当代高校艺术教育最佳的形式,理应得到高校领导和音乐教师的充分重视,并结合本校实际进行积极的探索,使高校艺术教育因为管乐队的组建而获得更大的推进。本文也正是本着这一目的,对其组建和管理进行了具体分析,希望能够起到一定的启示和借鉴作用,同时也为管乐的普及和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高琳.对高校铜管乐队管理与运营的思考与建议[J].民族音乐,2011,(02).

[2]张彤.浅谈管乐团的训练[J].音乐天地,2008,(02).

猜你喜欢

管乐队高等院校研究分析
中职学生管乐队中大号声部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高校管乐队教学训练提升的对策
学校管乐团训练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浙江省中小学管乐队的现状与发展
校园网络安全的体系研究
浅谈广电光纤通信接入技术
关于变压器高压试验技术的研究分析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定位及改革取向研究
浅析VB程序设计教学方法的改革
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