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教学:基于人文思想下的空间拓展

2016-05-30胡才富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6年3期
关键词:课外人文思维

胡才富

叶圣陶先生在《文章例话》中说:生活犹如泉水,文章犹如溪水,泉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会活泼地流个不歇。可见:语文与生活是紧密相联、息息相关的。换句话: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

语文教学,既要忠于人文思想,更要拓展思维空间:心灵要得到洗礼,思维要得到提升,眼界要得到开阔。要使语文充满生活气息和人文情趣,在语言运用,和人文素养上,体现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曾经有一个叫漆璐的同学,成绩中等。但她喜欢写作,水平一般。适逢重庆市举办第四届“艳阳杯”环保征文,我发现她的第一稿有亮点,于是及时予以鼓励并同她商量修改,在文章主题、结构、语言、形式甚至标题等方面共同斟酌,她五易其稿,终获得江津市一等奖。后又继续修改获得重庆市高中组二等奖。在参加重庆的颁奖典礼后,她不仅自己十分兴奋、自豪,而且激发了全班同学的学习热情。在她的影响下,又有几个同学的文章获奖或发表。高考中,全班的语文成绩都很好,漆璐的语文考了120分,总分差几分就上了当年的重点线。我想:踏破铁鞋寻高分,得来依仗课堂外。

语文学习,难度很大,制约因素也很多。如在一次“话题作文”的训练中,发现学生作文存在较大问题,有些语句让人哭笑不得:

1.中秋之夜,我獨自一人在林荫道上散步。月光透过树的枝叶撒在脸上,看上去是那样朦胧,那样地与大地不和谐。(该句有逻辑错误,自己怎么能看见自己的脸)。

2.从古代象形文字、甲骨文、文言文到现在的白话文、方言。(分类标准不统一)

3.我咽回心中的泪水。(流泪的地方真多,表意不清)

4.把我带进了爱的沙漠。(那爱是什么?)

5.我有一个性格是不好的,每次都想改变这样的习惯。(前后不一)

6.知识是动力和力量。(分类不清,逻辑交叉)

从这些病句可以看出,学生除了作文写完不检查的坏习惯外,还有就是知识掌握不好,语言优劣不分。我认为,要教好语文,除了课堂上的知识传授外,更主要的是将教学的触角伸向课外,伸向生活,拓展教学的空间。

语文是一门开放的学科,语文与生活同在。我们作为师者,应该千方百计地开启学生思维的门扉,把思维创新与语言训练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所以在训练语文的听、说、读、写的能力时,思维的创新应是第一位的。要拓展学生创造思维的空间,首先要想方设法让爱思考的学生多思、善思、深思,让不会思考的学生爱思、会思,所以在教学中,我们不能把学生框在教室里、局限于教材,应该把身边的事、人、物与教材联系在一起。

拓展语文教学的空间,关键是要在课内教方法,课外去实践。语文教学的大部份东西都是在课外完成的,是在课外受益的。但是高中的教学任务很重,要让学生在课外学语文,要讲究方式方法。学生嗜书的感情不是天生的,要靠培养,靠引导。比如我坚持每周开一节阅读课,给学生提供书刊,但不搞“放羊式”阅读,给学生一个目标:或摘抄名言警句,或读一读、抄一抄你认为优美的句段,或互相探讨文中的观点、看法,或将看到的故事讲给同学听……学生在课内未完成的事一定会延伸到课外。又比如,多开展语文实践活动课,上《雷雨》《茶馆》等就组织学生排演;上《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可把金圣叹的点评拿来欣赏,上《阿Q正传》可以从看电影入手,然后写观后记,全班交流,评点优劣;上《赤壁怀古》《京口北固亭怀古》等古诗歌,可开设诗歌朗诵会,请其它班的同学来观摩;上《项链》《孔乙己》等可对里面的玛蒂尔德、孔乙己等性格结合现实中的人展开辩论……这些活动自然会激发学生去准备,去查资料,去求教老师、同学、家长,学生的兴趣自然就上来了。

吸引学生不只在活动。教师在课内外的表现,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比如教师写得一手漂亮的板书,即使不听课的学生也会不自觉地模仿;比如教师的朗读水平高,并经常示范,学生的朗读绝不会变成“唱读”;比如教师在球场上的超常发挥,学生也会在心里激动不已;比如教师在课堂上的语言很时代,很前卫或很文学,很幽默等,学生会不自觉的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应大胆放手让学生去实践。因为通过实践得来的东西印象深刻。所以,每到高考进入复习阶段,我便让同学分组准备相应的题目,然后推荐一人或几人上台评讲所做练习题,讲错了由同学纠正,同学没有发现的,再由老师订正。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大部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带动促进了小部分懒惰的同学,而且同学为了讲准确,讲好,课外要去准备,自然,他们的许多优点被发掘出来,并得到了张扬。用此种感觉来学语文,不就事半功倍了,大语文的教学观不就体现出来了,不就拓展了语文的课堂空间吗?

作者单位:重庆江津区教育科学研究所。

猜你喜欢

课外人文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