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击元素“铍”步枪
2016-05-30
枪械有哪些命名方式?见过用制造商、设计师名字命名的,见过用出产年份、口径命名的,也见过像“沙漠之鹰”那样用凶猛动物命名的,但有人见过用化学元素命名的枪械吗?波兰的“铍”(pí)突击步枪告诉你,步枪命名也可以很任性。
波兰元素风
用化学元素给步枪命名的源头,还要从“铍”步枪的前辈“钽”(tǎn)步枪说起。在20世纪60年代,口径小于6毫米的小口径步枪开始流行,最出名的莫过于美军5.56毫米口径的M16,和苏联5.45毫米口径的AK-74了。用惯了苏制武器的波兰军方也想换枪,可无奈AK-74太贵,于是就在其基础上开发出了“钽”,波兰特产——“元素步枪”由此登场。
历史之子“铍”
1981年定型的“钽”服役后问题不断,一直处于修修补补的状态。但它在跌跌撞撞的改进之路上也没走多远,因为那时的波兰已经寻思着要加入北约了。想加入北约,步枪的口径首先就得按照北约制式口径来,也就是换成5.56毫米口径。这可不是个简单事儿,除了要换枪管、机匣、弹匣外,还得开发新型瞄准镜,甚至就连枪托和枪口装置都得重新配套。所幸全身焕然一新的“铍”还是在1996年顺利诞生了,并在第二年成为了波兰军队的制式步枪。
依旧AK范儿
第一眼见到“铍”的军迷或许会很纳闷,既然都是按照5.56毫米口径的标配设计的,怎么还那么像AK系列步枪呢?问题就出在“铍”的枪管部分。它和AK家族的所有成员一样,枪管上方还有根管子——导气管。AK系列步枪在发射子弹时,火药燃烧产生的气体除了大部分用来推动弹头发射外,还有少部分会进入导气管,用来推动枪机,完成后续的退壳和进弹工作。多亏了这根管子,AK系列步枪才能做到结构牢固、可靠性高,正因如此,“铍”也保留了这种设计。
用户太有才
尽管用起来已经相当顺手了,可波兰士兵对“铍”的探索却并没有消停过。“铍”的枪托和握把被太阳暴晒后会发烫,原本挺正常的,可那些驻伊拉克的波兰士兵却偏偏要用两块白布将这两处包裹上,让原本帅气的“铍”逊色不少。还有士兵将“铍”的导轨换成了皮卡汀尼导轨,加装了前握把,以及网购的美制枪背带。虽然波兰军方曾扬言要对这种“破坏公物”的行径“军法处置”,但还是屡禁不止。实在没招了,制造商FB公司只能赶紧研制新版本。
逆境大反攻
就在“铍”的改进过程中,兴起了模块化武器的潮流。FB公司趁势研制出一款名叫MSBS-5.56的模块化武器,只需更换部件就能变身突击步枪、卡宾枪、精确射击步枪和轻机枪。一时间,全世界都以为“铍”要下岗了。
然而出乎大家意料的是,“铍”却成功拿到了军方2015年的订单,毕竟新秀还需要磨练,而换枪又那么贵,还是别着急折腾了。
简单来说,“铍”就是一支外形粗犷,身披各种战术导轨,不惧风沙,精准度极高,甚至还充斥着点AK系列步枪气息的现代化步枪。在经过多次改进后,最新型的“铍”加装了前置握把,导轨上也能安装更多瞄准镜,海外粉丝增长不少。看来这支“元素步枪”还会在军队服役很多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