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钳工》精品课程构建与探索
2016-05-30梁炳新
梁炳新
广州市黄埔职业技术学校是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在校学生众多,就业率连续5年保持在98%以上,就业情况良好,就业企业反馈良好。《装配钳工》作为2012年度广州市中等职业学校精品课程,我们结合学校课程改革,进行了教研教改的有益探索创新。
一、《装配钳工》课程性质地位
《装配钳工》课程基于机电设备和自动化生产设备中机械零部件的装配与调试工作过程,以来自企业的典型组件为载体,培养学生的机械装配工艺编制、组织实施、装配与调试操作等岗位职业能力。《装配钳工》在先导课程《机械制图》《机械制造基础》的支撑下,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的养成有明显的促进和支撑作用,其后续课程是《机电设备维修工艺》或《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前、后续课程以能力进行衔接,是典型做中学理实一体化课程。
二、《装配钳工》精品课程教学内容的组织安排
(一)精品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1.理念
课程以广州黄埔区域企业职业岗位和知识与技能需求而设置,课程教育目标服从专业培养目标,课程教学内容符合课程教育目标,课程教学方法适合课程教学内容需要,课程教学手段服务课程教学方法。
2.思路
以市场调研获得的广州黄埔区域企业职业岗位(群)工作任务分析作为课程开发的基础,以劳动部颁布的钳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构建课程内容结构和知识序列,设计课堂教学及实施方案,以考工水平制定课程考核、评价体系,使课程内容、教学组织、教学方法及手段更趋完善。
(二)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创新
(1)任务驱动,自主学习。以机械装配与调试作为典型任务,提出问题。课前学生领取任务书,自主学习,利用不同的资讯平台,以各种资讯方式学习、分析任务书中提出的学习内容,思考任务书中给定的问题,及零件的装配工艺制订等。
(2)做中学,学中做。集中讨论装配图中的问题,讲授本次课的内容;零件的制作中,学生独立、文明、规范地完成给定零件的机械装配工艺路线制定、钳工工具的选取、检测方案的设计、量具的选用等,制作零件并检验。教师实时讲解、示范、指导、总结,由学生独立完成。
(三)教学内容的组织安排
1. 以职业成长规律序化教学情境
教学内容的选择,以满足岗位职业能力要求为主体,以实现课程教学目标为宗旨,突出理论实践的融合,遵循职业成长规律和认知规律,注重将知识与技能的学习置于装配的工作工程之中,加强知识与能力的关联训练。在序化教学情境时,以单一到综合、简单到复杂的职业成长规律为依据;在进行教学情境的实施时,让学生在每个典型设备的机械装配操作时,按照机械装配的完整工作过程进行训练,通过系统化项目的反复训练,逐步加强学生的机械装配的专业装配能力训练;同时,通过系统化的项目训练,使教学从一开始的“以教师为主体”逐步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
2. 教学内容的安排
采取以下方式安排教学:
(1)提出问题:课前学生领取零件图纸(任务书),自主学习,以各种方式查询资料、分析任务书中提出的内容,思考给定的零件图纸。
(2)解决问题:讨论、讲授、零件制作。在学生完成前一步骤的基础上,集中讨论任务书中问题,讲授本次课的内容。在装配过程中,学生独立、文明、规范地完成零部件的装配工艺路线制定、钳工工具的选取、量具的选用、装配零件并检测。教师实时讲解、示范与指导。
(3)检查总结:学生交叉对同学的工件进行检测与评分,在评分的过程中体会考工的评测要点。
(4)循环:学生领取新的任务,进入下一个学习环节。通过以上各环节的反复循环互动,逐步学习本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养成职业工作习惯。
责任编辑潘孟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