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在知识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的构建研究
2016-05-30张春杨
张春杨
摘 要:图书馆作为人类知识文明的现实载体,承担着储存、传播、深化知识的使命。高效图书馆是众多图书馆中最重要的部分,要向全校师生的提供足够的知识储备,对于我国的高效校教育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交流日益频繁,泛在知识环境下的高校数字图书馆成为图书馆新的发展趋势。泛在知识环境下可以有效的促进知识的整合、储存和传播,可以更好的为更宽广范围内的用户提供更加智能的信息服务功能。该文就泛在知识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的构建的发展趋势和必要性进行简要的分析,并且对于这种新型图书馆的构建以及在构建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探讨,希望对于泛在知识环境下的高校图书馆的信息共享空间的构建提供一些参考资料。
关键词:泛在知识环境 高校图书馆 信息共享空间 构建研究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1(c)-0110-02
泛在知识环境下指的无所不在的数字环境,是由网络、硬件、软件、资源以及人所组成的知识设施平台,为寻找及使用知识的用户提供全方面、多樣化的知识传播途径及获取方式,以便为知识的研究与交流提供一个泛在的知识环境。[1]其最鲜明的特点就在于信息共享。那么在此基础上的图书馆也就是通过数字化的资源建设将知识更加智能的共享给更多的用户,用户可以通过更加多样的形式获取知识资源。
这个概念最初是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提出的,旨在建立数字化的图书馆,并将其作为一项国家级的战略。该项目最初的提出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经过十多年的不断实践开发,该项目对于图书馆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并且极大的促进了知识的传播和共享。在2003年6月,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召开了“未来的浪潮:后数字图书馆的未来研讨会”,并发表了著名的知识在信息中迷失研究报告,首次正式提出“泛在知识环境”的概念。[2]我国的新型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起步较晚,和国外有很大的差距,所以重视泛在知识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信息共享空间的构建就显得特别重要。
1 发展趋势
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图书馆的功能不仅仅限制在供师生借阅的阶段,正在向着信息和知识共享的平台。并且随着网络和终端设备的更新,数字化图书馆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1 学术交流化
数字化图书馆通过建立数字共享资源,可以使更多的用户通过很便捷的终端设备及时获取知识,通过智能化软件,可以根据用户的知识需求推送提醒。促进了学术交流。
1.2 资源共享化
所谓资源共享就是在不同部门或者不同阶层的用户均可以通过互联网访问图书馆的资源,很多图书馆不仅仅专注于丰富自身的数字图书馆的储存,也在加强资源共享的空间。这样不仅可以提供更多的服务,也可以获取其他知识共享空间的资源。
2 构建信息共享空间的必要性
2.1 改变资源闲置的现状
现在很多高校图书馆的资源得不到有效的利用,很多学生对于图书馆的利用仅仅停留在借阅书本,而且还有很多学生由于借书的复杂程序而不去图书馆借阅。所以这就造成了学校整合的知识信息资源不能得到有效的利用,发挥其价值。但是数字化图书馆可以通过建立信息知识共享空间为用户提供便利的人性化的服务,此外,学生在该校图书馆也可以获取到外馆的对自己有价值的文献,所以对于知识的传播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
2.2 改变被动的传统服务模式
随着时代的发展,图书馆必须由原来的被动的服务模式转变为更加人性化的个性化服务。当图书馆将信息知识数字化整合时仅仅地占有信息已经不能满足数字图书馆的发展了,图书馆必须要对于现在已经拥有的信息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对使用用户的知识需求进行分析规整,并采用先进的信息服务手段,对存储的知识资源进行整合再进行分类整理,以便于更好的为用户服务。
3 泛在知识环境信息共享空间的构建
3.1 整合数字信息资源
随着图书馆数字化的发展,开展信息共享空间越来越显示出优势。但是图书馆首先必须做好信息的整合工作。要建立一个完备的以数字信息知识资源、开放式的存取资源和网络资源为一体的资本保障体系。要着重建设本馆的数字资源,尽力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不可寄希望于共享其他数据库的资源而忽略了自身的数据建设,图书馆可以采取对于本馆的资源针对不同用户的收费标准。对于本部的用户,可以提供免费的资源共享,对于外馆或者外部用户可以采取收费机制。图书馆对于自身拥有的资源也可以建设自己的数据库,这样就可以对于馆藏目录,珍藏或者特种馆藏数字化处理和加工,对自有特色文献进行保存和提供共享。[3]自身数据库的建设和资源的整合对于共享空间的建设有着决定性的意义,是实现资源共享的根本和基础。
3.2 建设区域联盟展开馆间合作
知识资源共享是数字化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为顺应时代发展满足广大用户需求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最大化发挥图书馆作用的捷径。通过和外馆进行合作,结成联盟,可以极大的丰富自身的信息储备,加速图书馆现代化建设,并且也可以更好的为用户服务,对于整个国家的教育的发展和信息的有效交流也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
所以图书馆必须充分重视和外馆的合作交流,在结成;联盟时,必须首先对于自身资源有一个充分的认识,然后根据地域或者类型选择合作伙伴,优化结构,此外必须保证共赢的建设原则,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发展。可以预见,图书馆联盟必然是未来图书馆的发展趋势,可以推动图书馆事业的整体跃进式发展,有效提高了图书馆的工作效率。
3.3 构建智能化的共享平台
图书馆在丰富整合自身的数据库和数字化资源的同时必须有便捷的输出平台。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图书馆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共享平台的建设,要将共享平“傻瓜化、智能化”。所谓“傻瓜化”是针对于用户来说,对于用户所要获取的知识要进行识别,不需要用户进行复杂的操作,繁琐的检索过程就可以找到需要的资源;所谓“智能化”指的就是对于共享平台本身。图书馆可以采取会员系统,对于会员的获取记录进行分析,从而可以根据浏览记录进行智能的推荐搜索。对于馆间共享可以根据类别进行分析或者分工,这也就对图书馆提出了对于信息知识的深度挖掘提出了挑战。
4 构建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4.1 结合实际合理规划
由于图书馆之间的合作要本着共赢的原则,所以在展开联盟的同时必须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规划。有些图书馆在建立联盟时热衷于规模大的图书馆,不注重对于知识的集成整合。比如工科院校的图书馆和文科专业高校图书馆的合作,即使规模再大,也没有很大的实用价值。所以在进行合作联盟时,必须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最佳的合作伙伴。
4.2 注重人才队伍建设
随着高校数字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的构建不断推进,需要大量专业型的人才、高素质人才。图书馆可以请一些知识丰富的顾问,不仅仅可以进行日常的分类,也可以进行知识的深层分析整合。现在很多高校图书馆并没有专业的队伍,所以对于信息的整合集成存在很多问题。学校可以通过鼓励本校本科生利用课余时间参与到图书馆的日常工作中来,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分配给对应专业的工作,从而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聘请该中心IT专家指导并辅助图书馆工作,提供相配套的技术服务。[4]
5 结语
泛在知识环境下的高校图书馆的信息共享空间构建是未来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也面临着艰苦复杂的工作。尤其是对于高校图书馆来说,必须要有领导的支持,科学的规划。这不仅仅是一场关于技术发展的革命,也是对于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只有在充分了解信息共享空间构建的基础上,敢于创新,稳步前进,才能更好地发挥图书馆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淑梅.泛在知识环境下高校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平台构建[J].图书馆学研究,2012(21):36-39.
[2] 李彩虹.泛在知识环境下的高校图书馆发展趋势研究[J].图书馆与图书馆事业,2013(6):65-68.
[3] 郭瑞芳.泛在知识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的构建[J].情报资料工作,2010(4):55-58.
[4] 吴雪莹.泛在知识环境下的高校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的构建研究——以哈尔滨工程大学图书馆为例[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4(5):3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