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增强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研究

2016-05-30王璐

亚太教育 2016年30期
关键词: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大学生

作者简介:王璐,长春工业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实习研究员,硕士。

摘要:文章对高校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方面的培养等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论述,并提出了一些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素质等方面的建议,以期同行参考。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9.2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10-0239-01

一、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过程中常见问题

在我国的传统教育思维理念中,理论教育和基础教育是重点,考试成绩结果相对于其实践能力来说更为重要。对于课堂内部知识、理论、知识教授等方面重视较多,而对于课外、实践、能力培养等方面往往比较轻视甚至忽视,这种现象逐渐导致了在高等教育过程中实践能力较弱,尤其在一些普通高等院校中,实践能力尤其低下。造成了学生的培养虽然刻苦、礼貌、知识扎实但是在一些创新、实践、创业等方面的能力远远不足西方教育。调查显示,我过普通高校的实践课与理论课程配置的比例为1:2-3,学生接触实践设备和仪器的机会较少,并且能够在短短的实践课堂上发挥自由度较小,实践教学的提高率很低。学生在实践课堂上接受的知识较为被动,这种重理论、轻实践的方法使得学生毕业走进工作岗位的时候,往往缺乏工作的创新独立、开拓、创造性,适应工作环境能力较差,因此,这种局面是我国理论和实践教育偏差导致,需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实践能力的培养,将理论与应用综合起来,培养多样化人才才是改变这种局面的根本。

二、提高大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建议

1.正确观念,明确实践能力的重要意义。在教学制度和教学政策等方面引导学生们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并能够有意识的提高个人的实践意识能力。重视培养学生的教育模式和体制。在教学培养计划和体系方面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2.配置必要的实践设施,为实践能力培养提供适好的场所。这需要在资金投入方面加大力度,在配置基础性的实验设施外,增加对综合设计类、创新、实验室设备、实验工厂等方面的投入,并开辟一些校企合作的途径,为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提供基础环境。

3.为学生提供参加实践活动的实践和机会,并拓展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方式。在学生的实验课堂、课程设计、实习内容、毕业设计等方面给予充足的实践,并适当的增加实践比例内容,将实践的动手环节比例适当调整增加,同时在科研课题、发明制作、社会调查等方面给予学生创造多样化的锻炼实践能力的方式,从而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4.师生互动,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教师在实践的参与过程中能够体会到理论与实践结合过程中的适度性,同时对于提高教学水平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参与学生实践互动过程中,也能够很好的带动学生完成实践换件,同时将学生带到教师的科研及企业横向课题能内容的参与,辅导学生,并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三、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素质的方案设计

1.合理定位人才培养目标,适当调整教学方案和培养方式。对于工科院校来说,工程性、应用性较强,对于培养人才方案、调整专业方向、构建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等方面都需要在夯实基础理论的同时,增加学生的实际训练和实践能力,将创新实践能力与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有机结合。

2.加强创新实践能力的教学环节,为学生提供参观和实践的机会。在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的基础上,尤其要加强将动手实践融入到培养专业过程理论当中,因此在制定教学机会时,应将实习的数量给予一定的保障,同时对于工程类的实践课程尽可能设置课程设计,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3.组织成立科技实践类协会组织,有计划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发动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完善大学生科技组织,成立大学生科技协会,设置不同专业的科技小组,并组织参加各类竞技活动,奖励从事科技创新的学生,系统化培养实践创新能力人才。

四、建设大学生实践创新的有效途径

1.建立创新能力测评体系,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并计入测评结果

引入激励竞争机制,探索建立考核学生创新能力的评价体系。这主要包括学生社会实践能力评价方法和学生基数创新能力测评方法,将学生社会实践和科研创新成绩计入学生总学分。这些措施的实施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培养其创新精神。高校可以通过举行各种形式的竞赛活动,使得在创新方面成绩突出的学生得以崭露头角,在表彰与奖励的同时,可作为选拔优异生、免试推荐研究生和颁发奖学金的重要依据,对取得突出创新成果的学生可给予申请免修与之相关的课程学分或课程设计等鼓励方案。

2.提升教学艺术,提高授课质量

实施创新教育,教师必须改变教育方式,更新教育思想,从教学内容的处理、方法的选择到过程的组织,都应该始终坚持创新精神的培养。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科学的方法,还要以自身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的意识、思维及行为方式等去感染、带动学生创新观念、思维、品质和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尊重学生的独到见解和“另类”思维。教师要引导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敢于否定、善于综合、善于联系,并耐心、虚心听取学生意见,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个性得到自由发展,努力形成以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索、主动思考和创造为基本学习方式的创新教学过程。

3.优化课程体系,夯实创新基础

应改革高等教育课程体系,完善学生知识结构,培养学生创新品格,使学生全面自由发展。首先,课程设置应与时俱进,能够反映相关学科领域的科技发展趋势,并与实际紧密联系。这其中主要有课程内容的更新和课程科目的调整,这些可以使学生深深体会到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带来的巨大成果,从而激发他们自身的创新激情。其次,加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课程之间的相互渗透。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丰实的知识底蕴以及健全的人格品质。只有各学科课程之间相互渗透,才有利于培养既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又具备健康的创新精神的优秀人才。

(作者单位:长春工业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高文.教学模式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2).

[2]张国梁,朱泓.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途径与机制[J].中国大学教学,2010,(6).

[3]杨雁斌.创新思维法[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12).

猜你喜欢

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块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发现内化教学法在提高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中的应用
新形势下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