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勇闯“地狱之门”

2016-05-30

小哥白尼·趣味科学画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坑底绳索乔治

我是加拿大人乔治·康罗尼斯。今天,我要降入“地狱之门”—这个燃烧了40多年,与世隔绝的神秘巨坑!如果能拿到坑底的岩石、土壤样本,证明其中有微生物的存在,那么相信,在与之相似的外星环境中,也可能会有生命!朋友们,祈祷我能活着回来给你讲述这段冒险经历吧!

初探地狱之门

腾腾烈焰如同魔鬼在呼吸!乔治身穿耐热的铝制防护服,头戴呼吸装置,带着能实时探测温度、气压和毒气的设备,系上绳索,试着沿巨坑边缘下降。炙热的火焰在他脚下摇曳,随着深度增加,气温从70℃上升到近100℃!他感到手部发热,耳朵发烫,继续下降十分凶险—看来巨坑边缘火势太旺,不是理想的入口!

横越火坑,寻找下降点

第二回,他们在约80米宽的巨坑两侧搭建三脚架,分别用1800千克的沙袋固定住。三脚架上绑着特殊的耐热绳索。

大伙一起拉绳索把乔治送往巨坑中央,乔治像移动的烤肉,从火势凶猛的区域上方滑过!但到达中央后,乔治感觉有气流吹过,探测设备显示温度仅32℃,并且没有威胁生命的气体!乔治松了口气。然而坑底就不好说了,他得尽快找到适宜的降落区。很快,一个火焰不旺的区域被他发现,“再挪一点,开始下降!”乔治突然话锋一转,“等等,拉我回去!”

乔治小组研究结论:坑内的空气循环十分强劲,火焰利用中央底部的冷空气来燃烧,而燃烧产生的热空气只剩一个出路—往边缘跑。这也就解释了,为何坑内边缘的空气温度是中心的两倍左右!

行走在巨坑底部

乔治突然叫停是为了进行快速撤离测试!一旦他在坑底遇险,队友必须快速营救!于是,小组把相当于乔治体重的沙袋,悬吊着滑入巨坑中央,降入坑底,接着快速拉起并向外撤离,用了足足5分钟!乔治倒吸一口凉气—氧气瓶只能支撑15分钟,看来,他仅剩10分钟可以用来搜集样本!

“乔治,氧气已经开启,3,2,1,go!”乔治快速滑到中央定点,开始下降。“再降5米,再挪点儿!”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乔治落地了!“还不错,地面很结实!”“你的深度超过30米,快干活吧!”

乔治把铲子挥向一处燃烧的地面,不料刚一挖开,火焰竟从里面腾地冒出!“地下的天然气含量非常大,很容易挖开新的喷火口!我先把土壤、石块的样本装好。”“氧气还剩8分钟!”“好,待我测量火口的温度!”火很烫手,乔治总算把温度探针放入,400℃!乔治大吃一惊,突然,身上的气体警报器和低氧量警报器接连响起—“乔治,探测到毒气,氧气也只剩6分钟了,撤离!”“等等,我还要用摄影机拍下这……”“不,立刻撤离!”不顾乔治反对,队友将他从喷火口之间迅速拉起并滑向洞外,“乔治,你还好吗?”见乔治渐渐没了回应,队友疯狂地拉拽绳索,将陷入轻度昏迷的乔治救了出来!此时,他的氧气仅够呼吸几秒钟……

乔治小组研究结论:通过对坑内样本的DNA检测,得到了很棒的消息,样本中存在极小的微生物,它们不仅能承受高温,还能在里面茁壮成长,类似于深海热泉附近的嗜极生物!作为首个探索“地狱之门”的勇士,乔治喜极而泣,他相信人类对宇宙生命的探索,从此会有新的认识!

猜你喜欢

坑底绳索乔治
绳索
解开干部身上的“绳索”
乔治的宇宙大爆炸
基于压差传感技术的坑底隆起监测方法及应用
考虑渗流作用时深基坑开挖坑底隆起变形分析
浅谈不同的坑底加固方式对深基坑变形影响
一种新型绳索钻具打捞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