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以流行歌曲促进中职音乐教学

2016-05-30石芳

河南教育·职成教 2016年3期
关键词:乐理流行歌曲中职

石芳

流行歌曲语言通俗、词意明了、旋律上口,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它作为多元文化的一部分,不仅具有娱乐功能,还具有审美功能、社会功能和教育功能。很多职校学生最初也是出于对流行歌曲的喜爱,才走上专业学习音乐的道路。基于此,有的音乐教师尝试将流行歌曲引入课堂,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完成对音乐知识的学习。笔者结合自身实践,认为将流行歌曲引入教学需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一、选择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流行歌曲

纵观流行歌曲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发现,无论何种音乐形式或歌曲,只要它能够在一定时期内被社会普遍认可、流传,就必然有其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特殊的时代背景,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尚和人们的精神追求,歌词也一定是积极向上的,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因此,教师将流行歌曲引入课堂前,要做好流行歌曲的分类和选择工作,要选择那些能够体现音乐课基本特征、歌词贴近生活、有利于中职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传递正确文化内涵的歌曲,如:公益类,有《感恩的心》《孩子不哭》;励志类,有《阳光总在风雨后》《隐形的翅膀》《蜗牛》;亲情类,有《常回家看看》《一封家书》;友情类,有《朋友》《流浪的人》;情感抒发类,有《天蓝蓝》《本草纲目》;反映社会热点类,有《千山万水》《风雨彩虹 铿锵玫瑰》等。这些流行歌曲内容大都简洁明了,歌词朗朗上口。通过对流行歌曲的学习和演唱,中职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对亲人、朋友的挚爱真情和对社会、世界一切美好事物的大爱,从而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二、引导学生发现流行歌曲的内涵

让流行歌曲进课堂,不仅仅是简单的听和唱。学生还可以通过对不同地域、风格歌曲的学习,扩大自己的认知范围,体悟歌曲传达出的文化内涵。因此,教师要先从学生喜欢的流行歌曲入手,结合歌手的作品特点、奋斗历程为学生作系统介绍,引导学生向更深层次探寻。其实,很多流行歌曲在艺术性、民族性、审美性和思想性等方面都有很多值得挖掘的地方。如,歌曲《天堂》中有大量装饰音,是蒙古族音乐的一大特点,通过歌词的描绘,学生可以想象到美丽的蒙古草原;而《2002年的第一场雪》则可以让学生认识到新疆的木卡姆风格,歌词“甜言蜜语可以改变季节”,正是古语“良言一句三冬暖”的现代诠释;《清明雨上》《千里之外》《桃花朵朵开》等歌曲曲调悠扬、歌词唯美、意境深远,蕴含着中国传统音乐的神蕴。我们还可以挖掘流行歌曲的人文精神,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结合起来,让音乐课不仅仅是简单的音乐教学。例如,学习了《如果我是梁山伯》后,可以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歌曲中梁山伯要放弃祝英台,让她去和别人相爱?这种看似无情的背后实则是伟大的爱情观。教师可以透过这首歌,让学生体会成全、包容、祝福和大爱。再如,S.H.E的一首歌里唱道:成功的背后总是堆积着高高的寂寞。笔者把这句话抄在了黑板上,让学生从中汲取奋斗的动力。因为,一首喜爱的流行歌曲所带来的动力,有时比干巴巴的说教更有效。

三、将流行与经典相结合传授乐理知识

很多经典歌曲,虽然现在已经“过时”了,但也曾是某个时代的音乐流行标,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比如,教材上的《雪绒花》《卖报歌》《送别》和《同一首歌》等,其在基本的乐理知识方面与现阶段的流行歌曲有很多相通之处,仍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不妨试着用现阶段流行的器乐、演奏形式重现这些经典。首先,教师要找出与教材所列歌曲在内容、形式、意境、情感等方面有相似性的现阶段流行的歌曲,如:找出流行歌曲《茉莉花》与不同地域的民歌《茉莉花》、歌剧《茉莉花》、交响合唱《茉莉花》,分析和比较这些歌曲分别会让观众产生怎样的音乐感受和情感体验。其次,结合这些歌曲教授学生乐理知识,如:周杰伦的《七里香》是#C自然大调的作品,曲式则是由ABC三个段落构成的带有再现的三段体。教师动手将流行歌曲与经典歌曲的音响形态、演唱形式等融合、互换,让学生自己体会和感悟不同的效果。最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尝试用旧曲填新词,挖掘学生的音乐与文学潜力,促使学生主动研习教材。

四、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展示才能的机会

学生们喜欢流行歌曲,但大部分还只是停留在简单的哼唱阶段,对流行歌曲并没有深入了解,最多也只是搜一下歌手的资料。那么,我们何不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主动运用理性思维对歌曲进行多方位的审美认识和评价呢?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选择一首近期传唱最多的歌曲,分小组围绕这首歌曲自己“备课”,课堂上各小组推荐代表讲本组准备的教学内容,再由教师总结与这首歌曲有关的乐理知识。如歌曲《江南style》,教师只告诉学生下节课要讲这首歌,至于讲什么、怎么讲全由学生自己做主。如此一来,学生不得不在课下利用多种途径对这首歌进行查阅、分析和思考。上课时,学生们的教学范围非常广,这是教师个人无法做到的。如,有的学生问:“欧巴江南style什么意思?有没有中国特色的翻译?”“哥是江南范儿,哥是高富帅。”“这首歌为什么能够在这个时代流行?”“我给大家介绍一点韩国文化。”……小组间进行教学内容和演唱的PK,课堂气氛无疑非常活跃,学生在这种主动、轻松的氛围下进行学习,觉得教材上枯燥的乐理知识也更容易接受了,而教师也能更深入地了解学生的情感和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流行歌曲对中职学生的影响是积极与消极两方面的,教师要把好质量关,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将已渗入学生生活的流行歌曲与音乐教学结合起来,方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顺应社会文化,使流行歌曲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为教学和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服务。

(责编 黄紫鹃)

猜你喜欢

乐理流行歌曲中职
高校乐理与视唱练耳整合课程的多样化教学
对《标准乐理教科书》的介绍与评价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打支山歌过横排》——“流行歌曲中的中国民歌”之十五
《摘葡萄》——“流行歌曲中的中国民歌”之十四
《刨洋芋》——“流行歌曲中的中国民歌”之十二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流行歌曲——贾樟柯的银幕“签名”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