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音绎精彩

2016-05-30许刚

河南教育·职成教 2016年3期
关键词:本课笔者幼儿园

许刚

轻松的朗读是微风,拨动孩子稚嫩的心弦;快乐的朗读是阳光,照亮孩子童真的笑颜。下面,笔者从教学分析、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教学效果四个方面展示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整合教学资源,使学生掌握朗读技能,感受朗读魅力。

一、教学分析

1.专业背景

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做到了课程与幼儿园需求对接,教学目标与岗位要求对接。

2.学情分析

笔者的授课对象是学前教育专业二年级学生,其中有3名学生语音语调不准确,有8名学生语言能力非常强、语感好。共性的问题是:朗读范围狭窄,不能适应不同文体的朗读。

3.教学内容

选用的教材是《幼儿教师口语》,属于全国学前教育专业“十二五”系列规划教材。

4.教学目标

依据大纲要求,结合幼儿园实际岗位需求,笔者确立了本课教学目标,并根据教学目标和学情分析确立了如下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二、教学策略

过去语言课的教学模式是教师示范、学生跟读,学生存在厌学情绪,兴趣不足、效果不佳。信息化为语言课程提供了更丰富的资源和更有效的手段。我们的口号是让朗读成为生活,让生活更加快乐!

本课程的设计思路为“以儿童故事朗读作为教学任务,在信息化环境下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共用两课时。本课主要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通过教师与学生双线并行完成教学过程,指导学生按照“明任务—学新知—做任务—评反馈-拓提高”的流程完成教学任务。

三、教学过程

课前,教师在蓝墨云班课上传朗读示范音视频,供学生课前学习。学生利用手机随时随地熟悉课堂内容,把学习时间化零为整。

1.明任务

学校与幼儿园注册了360校企合作平台,我们在平台上接受幼儿园发来的儿童读物录音邀请,以《狐狸和猫》作为教学范例。接下来我们按照幼儿园标准和要求在信息通道下设计本课的教学活动。

2.学新知

课堂上笔者把学生分为三个小组,便于故事中不同角色的演绎。想把故事讲得生动有趣,就需要运用不同的朗读技巧演绎故事角色,笔者首先使用可拖曳3D仿真技术,让学生清晰地了解发声器官的构造,从而更容易掌握朗读技巧。

3.做任务

课上,学生利用“为你读诗”软件练习儿童故事《狐狸和猫》。过去的朗读课,学生面对枯燥的书本毫无主动练习的兴趣。“为你读诗”软件拥有文本滚动播放、自动配乐等功能,将传统枯燥的朗读模式变为学生喜闻乐见的“卡拉OK”模式,通过手机录制可以反复收听,还可以分享给朋友听。学生成就感增强,无需教师要求就自觉地进行多次练习。

4.评反馈

各组陈述本组在完成作品过程中运用了哪些知识点和朗读技巧,作品的优缺点在哪里。之后小组互评,教师到“为你读诗”“蓝墨云班课”客户端查看学生作品的“点赞”成绩,并在作品下留言,提出个性化的意见和建议。最后,教师将学生的朗读作品上传至平台,在幼儿园进行展示,学生们再根据幼儿园提出的修改意见进行反复练习和改进。

5.促提高

为增强课堂练习的趣味性和层次性,笔者要求学生在完成多角色故事录制的前提下,分组录制儿童故事动漫配音作品。学生们为幼儿园提供的动画片配上自己的声音,配音过程中认真体会学前教育口语特点,巩固提升朗读技巧。

课堂学习结束后,笔者布置作业,让学生利用手机软件练习诗歌《在山的那边》、散文《匆匆》,提升朗读能力;另外注册网络有声平台比如“ACE酷听有声网络出版平台”,让学生在线领取录制儿童故事、广告等学习任务,并上传自己的有声作品,通过这一形式学生提高了自己的朗读水平。

四、教学效果

学校通过校企合作平台向幼儿园提交的学生作品被分发至幼儿家长,幼儿家长睡前将录音作品播放给孩子听,并向幼儿园反馈效果,从而使学生的录音作品得到家长、幼儿教师、幼儿的多维评价。由此,本课成功运用手机卡拉OK朗读方式消除了教师担心手机影响教学的顾虑,通过使用手机令枯燥的朗读变得更轻松愉快,让学生真正喜欢上朗读。

本节课的学习做到了将课程内容与幼儿园的需求对接,学生通过学与练为未来的职业做了一次真刀真枪的实践,节约了教学成本,打破了传统课堂的时空限制,教师可以全面监控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状况与学习效果。学生对学习与练习也更加有兴趣、有动力、有目标。学生通过儿童故事、动漫配音以及网络小说广告录制的训练提高了语言、语音以及朗读技能,提升了口语的幼儿性和感染力,锻炼了岗位技能。

(本课获2015年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中职组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一等奖)

(责编 陈 颖)

猜你喜欢

本课笔者幼儿园
我爱幼儿园
老师,别走……
Let’s play football.(部级优课)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
从“听唱读写”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节奏训练
欢乐的幼儿园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爱“上”幼儿园
A double inequality for the modulus of the Grötzsch ring in 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