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开展学生学习发展与支持的策略研究
2016-05-30翁婷婷陈潘
翁婷婷 陈潘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学生对学习的个性化需求越来越多。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的教育者,应充分利用第二课堂,积极开展学生的学习发展与支持服务。构建全过程学习支持内容、营造良好学习支持环境、进行学习分类指导、拓展素质发展第二课堂。
关键词:辅导员;学习发展;学习支持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0-0180-02
一、引言
“学习支持”的概念最初是为了弥补远程教育中人际交流的缺陷,降低辍学比率,并为学习者提供满足个人发展需要的个性化优质服务。但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学生规模扩大,青年大学生在专业选择、个人学习计划的指导、学习疑难解决等方面的问题也逐步凸显。因此,调整和完善育人工作机制,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已经成为普通高校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战略性问题。从国外高校的发展经验来看,学校也非常重视为学生提供第一课堂之外的学业指导服务,比如哈佛大学设立了学业与个人发展中心,斯坦福设有本科生学术生涯项目与研究生领导力和学术能力培养项目等。
高校辅导员具有管理者和教育者的双重身份。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学生事务性工作具有多头、繁杂等特点,辅导员的管理者身份较为突出,而作为教师的教育者身份则日益弱化。随着大学生对学习支持服务需求的加强,辅导员需要在注重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同时,强化对学生的学习支持与服务。因此,充分关注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在学业指导、学习发展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成为新时期高校辅导员的重要职责和任务。这既符合高校辅导员适应时代发展的内在要求,也符合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和专家化建设的客观需要。
二、医学生对辅导员的角色期待调查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某医科大学的在校大学生进行了调查。本次调查对象为广东省某医科大学,随机抽取250名本科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发放对象为大一至大五的学生各50名,男生和女生各占50%。回收问卷为246份,有效问卷为238份,有效回收率为95%,属于有效问卷调查。
在调查问卷中涉及的4个方面,如表所示,在238份有效问卷中对“您希望辅导员在您的学习和生活中发挥什么作用?”的回答统计结果显示,学生对辅导员在进行学习指导方面的角色期待较高,而随之其后的则是职业生涯规划、心理疏导。具体数据如下:帮助我进行学习指导(68.5%)、生活服务(50.5%)、对我的心理问题进行疏导(61.5%)、未来职业生涯设计(63.5%)。其中选择学习指导和职业生涯设这2项的学生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关注职业生涯方面男生略高于女生,关注心理问题指导方面女生略高于男生。
结合数据调查,课题研究组访谈了三位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访谈结果显示,医学生尤其是临床专业的学生平时学习压力较大,课业繁重,很多学习内容都需要课后进行消化,加之现在医学生的就业要求较高学历,本科生的就业压力加大,诸多原因造成很多学生的心理负担较重。在关于辅导员的角色问题方面,学生表示辅导员在专业教学上对他们的帮助不大,但可以传授一些学习方法、提供一些学习平台等。
三、辅导员对学生学习发展与支持的工作策略
本文选取了某医科大学生为研究样本,从医学生的期望出发,结合辅导员的职业定位和功能发展,明确了辅导员在学生学习发展与支持方面的角色,并给出了其内涵,即:在学生学习发展与支持的语境下,辅导员的核心角色是教师,辅导员在做好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同时,还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发展,并提供相应的支持。学生的能力并非天生固有的,能力和品质的培养、学习能力的提升,需要学校教育者提供有力的学习支持服务。结合辅导员的工作特性,辅导员给予学生学习的指导和支持,则更多地体现在学习兴趣的培养、学习方法的指导、学习支持环境的营造等非教学支持活动上。
1.构建全过程学习支持内容。在高校现有的学生工作模式下,辅导员管理学生一般采用直线式管理形式,即辅导员会从大一开始带学生直到毕业。这为辅导员开展全过程学习服务奠定了基础。另外,高校学生的学习发展是一个系统联动的过程,因此作为辅导员老师在支持学生学习发展中需要时间维度上的连续性,需要在各个阶段制定符合大学生学习发展需要的指导计划。如在大一学年安排入学适应、专业选择的教育辅导,并帮助学生安排学习计划,合理安排课程的选择及时间的调度。大二期间辅导员连同高年级学生帮助学生对学习做出较好的计划,分解好学习任务,并在学习方法由被动向自主的转变方面给出具体的指导。大三应加大心理疏导和具体学习方法的指导工作,同时应联合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咨询人员一起对学习问题较大的学生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大四、大五学年就业准备成为学生们职业生涯规划的开始,辅导员应该帮助学生从性格、兴趣、价值观、能力等方面形成对自己的清晰认知,对能促进学习成功。在服务与支持形式上,可以采取专业辅导讲座,一对一帮扶,高年级学生交流等形式。
2.营造良好学习支持环境。在“以生为本”的工作理念指导下,为学生营造和谐、亲近、有序的学习环境和氛围。辅导员与专业课老师联合互动,实现课堂与课外的有机结合,动员专业教师加入到学业指导的队伍中来,使专业教师与辅导员相结合配合,让每位需要帮助的学生都能得到个性化的指导,共同作用于学生的发展;充分结合本校的学习支持中心,利用支持中心的资源有效开展工作;创建学习型的兴趣小组,利用小组学习、讨论等形式开展学习辅导,提倡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探究、提高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
3.进行学习分类指导。日本学者金子元久依据大学教育的射程和学生的自我、社会认知的确立性两个维度,对高校学生进行分类。根据这个分类方法,四种类型的学生呈现出不同的学习特征,辅导员可以根据不同类型的学生采取不同的学习支持策略,具体来说见图1。
高度匹配型的学生对未来充满自信,具有明确乐观的职业发展规划,有积极的学习动机,辅导员对这类学生要注重扩充他们的知识面,发展综合素质能力;独立型学生虽有较为明确乐观的个人发展与职业规划,但对自己所学的专业并没有表现出强烈的兴趣,他们的学习动机不大,也不进行课外学习,课余愿意将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到社会活动或勤工俭学中,或者为未来能更好地就业,而去考取各种证件或参加某些培训,辅导员对于这类学生则要积极地引导他们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兴趣;被动顺应型学生没有明确的自我认知,也没有形成明确的未来发展规划,对于这类学生辅导员则要加强自我认知教育,帮助他们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并要注重他们创新思维的培养;排斥型的学生对个人未来发展没有明确和积极的展望,可以理解为完全游离于没有学习兴趣,专业认同度也较低,这类学生是辅导员要重点关注的对象,要尤其注重对他们学习兴趣的培养,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4.拓展素质发展第二课堂。高等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综合素质发展的创新性人才。辅导员对学生的学习支持与服务不仅限于学习方法等方面的引导,还要积极地拓展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第二课堂。如辅导员要积极探索学生的课外科技创新服务模式,要充分利用三下乡假期社会实践活动发挥实践育人的作用,构造完备的高校学生学业发展与支持体系,帮助学生实现学业的全面进步。同时,加强和改进支持大学生学习发展的新载体,如利用微信、微博、教育博客等网络媒体开展网络学习支持。
四、结语
将学习支持与服务理念导入高等教育,研究辅导员在学生学习支持服务中的问题,具有极强的现实需要性。辅导员作为学生的教育管理者,其角色定位不应仅仅是管理和生活的服务,而更应该凸显其教育功能,要充分发挥富辅导员在学生学习的支持与服务等方面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会金.大学生学习支持系统:要素、架构与联动模式[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09,6(4).
[2]王泽.高校博雅课程混合式学习中网络支持研究——以博雅课程“视觉文化与媒介素养”为个案[D].南京师范大学学位论文,2010.
[3]耿睿,等.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指导体系构建研究——以清华大学学生学习与发展指导中心为研究案例[J].江苏高教,2012,(6).
[4]金子元久.大学教育力[M].徐国兴,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