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公开市场业务的现状问题研究及对策
2016-05-30张欣
摘 要:公开市场业务是中央银行通过有价证券买卖来吞吐基础货币的货币政策工具,其在货币政策中所占分量越来越重。本文分析了我国公开市场业务的现状问题,指出市场机制、交易工具的不完善性,利率市场化程度低,国债市场规模小,政策对通货膨胀抑制的影响因素,通过文献阅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分别从制度建设、利率市场化、金融市场、操作创新、外国经验方面提出完善我国公开市场业务的有效建议。
关键词:公开市场;货币政策;国债;利率市场
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发展,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操作方式正由行政性的直接调控逐渐转向间接调控方式的重要内容之一。为应对日益复杂的经济形势,公开市场业务是国内宏观调控中主要的调控工具之一,并且对我国整体经济与金融调控影响也大。
一、公开市场业务的现状
在金融体制改革进程中,我国中央银行引入了公开市场业务,吞吐外汇和有价证券以稳定人民币汇率,调节市场上的货币供应量。随着我国金融市场逐步发展和国债等有价证券规模的不断扩大,流通中的货币占基础货币投放量的份额越来越大,公开市场业务将在金融宏观调控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金融市场的日趋发达,利率市场化逐步实现以及货币金融市场不断完善,使我国公开市场业务不断处于重要地位。所以,我国应继续加快利率市场化,不断丰富和扩大金融市场、债券市场,从而实现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二、我国公开市场业务存在的问题
中国人民银行按照引导金融机构优化信贷结构、防范信贷风险的原则,为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货币信贷环境。以下为我国公开市场业务主要存在的问题:
(一)利率市场化仍未彻底完善
我国利率市场化从1996年开始,走过了货币市场、债券市场、外币存贷款利率等多方面利率市场化。目前,2015年人民币存贷款利率市场化即放开人民币存款利率的上线管制。商业银行在利率市场化之下,资产结构、经营效率都面临重大调整和变化。5月18日,国务院发布通知《关于2015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意见》提出: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适时推出面向机构及个人发行的大额存单,扩大金融机构负债产品市场化定价范围,有序放松存款利率管制。
(二)货币市场不完善
目前我的货币市场还不够完善,中央银行开展公开市场业务主要通过银行同业拆借市场展开。概括起来问题如下:1交易行为相仿,目前我国同业拆借市场大银行资金较为宽裕,中小银行及其他机构往往是资金的需求者,且由于银行是我国同业拆借市场上的交易主体,这必然限制了市场的活跃性;2拆借金用途缺乏有效监管,在银行间市场中,存在着偏离拆借本身临时性头寸调剂本职能的违规行为;3同业拆借利率不稳定,头寸限额制度不够灵活。
(三)政府政策对通货膨胀的抑制
紧缩的需求政策,一方面是减少政府支出、增税、发行公债的紧缩性财政政策,另一方面是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再贴现率、公开市场卖出业务的紧缩性货币政策;通过工资—物价指导线、以税收为基础收入政策为了稳定物价,政府往往使用一系列的措施抑制物价的上涨,如对某些食品行业许以政策优惠要求保价等。这些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公开市场业务对CPI的作用。
(四)公开市场操作交易工具局限性
我国央行在考虑公开市场业务操作时往往不纯粹从市场需求的角度考虑,受政府干预和限制较多。我国国债市场发行规模和交易规模达不到要求且国债持有结构不合理;央行票据对冲外汇占款的政策存在缺陷,即对冲成本太高。这也意味着从长期的政策操作效果来看,央行票据作为公开市场业务的操作工具难以具有长期的可持续性。
三、完善我国公开市场业务建设的建议
(一)加快利率市场化
国务院2015年年中批转的国家发改委《关于2015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要求: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实施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强化金融机构的市场化定价能力和进一步疏通利率传导机制。要让金融市场和机构更多使用SHI—BOR、短期回购利率、国债收益率、基础利率等市场利率作为产品定价的基础,逐步弱化对央行基准存贷款利率的依赖。同时,通过一系列改革疏通利率传导机制,让短期利率的变化和未来的政策利率有效地影响各种存贷款利率和债券收益率。
(二)建全完善我国货币市场
建立统一的债券市场,扩大交易主体,丰富交易品种。早确保债券统一托管的前提下,将交易所市场和银行间市场合并,建立统一的债券市场;积极发展商业票据市场,为扩大内需提供资金支持,尝试允许房地产商和汽车商发行商业票据;进一步规范同业拆借市场,拆借市场必须严格要求参与者的资格,规范交易主体行为,积极促进货币市场整体协调发展。
(三)完善公开市场业务制度建设
公开市场业务的高效运行是建立在完善的基础性制度之上的,涉及交易对象的选择、交易工具和方式的采用、交易规程的制订、交易清算制度、金融体系的流动性预测、央行证券资产管理等诸多方面。
(四)丰富公开市场业务与操作工具
我们应致力于如何发展我国的短期国债市场以及如何增加我国短期国债的发行量,在中央银行需要用它来调控基础货币;加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相结合,在我国公开市场操作工具发展改革的方向应该是让短期的国债逐步取代央行票据的主导地位,而让央行票据作为一种辅助性的工具。提升国债基准利率功能,进一步优化国债的期限结构,丰富的期限品种,完善国债发行制度;鼓励和完善机构投资者,完善债券发行、交易、信息披露、监管等各项制度,完善国债市场做市商制度,建立统一互联的国债市场体系。
四、结束语
我从最初我国公开市场业务的现状问题的模糊认识到最后能够对该问题有了建议性的对策,培养了自己缜密思维能力。为研究我国公开市场业务的现状和对策意见,分别对利率市场化继续发展,货币市场不断完善,业务操作工具逐渐丰富,央行独立性加强,从而使我国公开市场业务在货币政策中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于洪波.《中国资本市场发展中的货币政策抉择》.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2]何平.《我国央行票据发行与公开市场操作》.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1.
[3]罗欢.《中国公开市场操作主导工具选择》.时代经贸,2011.
[4]田风摘自《商业时代》2014年第34期<旬期>《我国公开市场操作效率研究》.
作者简介:
张欣(1994.12— ),女,陕西西安人,西北政法大学金融学本科生。
(作者单位:西北政法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