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萨特自由与责任关系的三个层面研究

2016-05-30孟翔宇

西江文艺 2016年6期
关键词:全人类存在主义萨特

孟翔宇

萨特是20世纪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 被誉为“存在主义的大师”。他的“自由哲学”自身有着一套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萨特把纯粹意识、自为的存在、主观性、人的自由、虚无等同起来作为他的本体论为基础。进而对这种自由观做了进一步解释,并致力于建立一种以此为核心的自由与责任的观点。对自由与责任观的正确理解对当时世界反法西斯斗争及战后修复有积极作用。

一、人承担起自己的自由与责任

二战期间,萨特主要关心的是人要对自己负责,自己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他引用法国作家若尔·罗曼的话:“在战争中,没有无辜的牺牲者。”因为,一旦我选择了战争而不是别的,就意味着我已经预料到了战争的后果。一切就都说明我对这场战争是应当承担完全责任的。这场战争只为我而且只通过我而存在是取决于我的,是我决定了它的存在。这场战争对我既不是强制的,我也没有任何托辞。因此,剩下的只有我要求这场战争。萨特还认为应该加上一句“人们拥有与之相称的战争。”于是,我们是完全自由的,我对战争负有深重的责任。

有学者认为“存在先于本质”中的“存在”指的是个人的存在,是我自己的存在造就了我自己,我有选择我将成为什么人的自由,同时我应当为我自己的选择负责。学者认为萨特的自由是绝对的自由,要承担的责任是个人责任,而忽视了社会责任。导致了很多人打着存在主义大旗为所欲为,割裂自由与责任,只讲自由,不讲责任。只对自己负责,不对社会负责。

二、人承担起他人的自由与责任

(一)为他的承担

1.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主奴关系”

萨特认为为他的存在是对他人而言的存在,与为我的存在无关,为他的存在和为我的存在之间隔着一个我无法填满的虚无,我根本没法触碰到它。正是他人的自由造成了我的分裂。在薩特看来,人与人之间的基本关系就是冲突,每个人都想将他人当做对象,将自己当做主体,而我的为他的存在又总是逃脱我的控制。萨特将这种状态归结为一句话:“他人就是地狱”。个人自由和他人自由是一种“主奴关系”,自己的主体性是“主”,他人的主体性是“奴”。在自己的目光中,他人是自己的奴隶,在他人的目光中,自己就变成了奴隶。这意味着个人自由总是与他人自由处于对立地位。人与人之间注定了是一种对立和冲突的关系。因此,不存在尊重别人的自由,即使我有可能打算尊重别人的自由,我对别人所采取的态度也仍然是对别人自由的侵犯。

2.为他的承担自由与责任只能是承担全世界的自由与责任的一部分

当我们说人自己作选择的时候,的确是指我们每一个人必须亲自做出选择;但是我们这样说也意味着,人在为自己做出选择时,也为所有的人做出选择。因为实际上,人为了把自己造成他自己愿意成为的那种人而可能采取的一切行动中,没有一个行动不是同时在创造一个他认为自己应当如此的人的形象。这就是说,如果存在先于本质,而且在模铸自己形象的同时我们要存在下去,那么这个形象就是对所有的人以及我们所处的整个时代都是适用的。换句话说。一切人类之中包含着自我与他人两部分,说为全人类负责,就意味着也要为除了自己以外的他人负责。通过对全人类的负责,间接对他人负责。

(二)为我的承担

萨特试图设定一个第三者而把众多人联系在一起同为主体或同为客体。这样得出个人自由与他人自由相互依赖的结论:“我们在要求自由的时候,发现自由完全依赖他人的自由,而他人的自由,又依赖于我们的自由。”,“自由作为一个人的定义来理解并不是依靠别人的,但只要我们承担责任,我就非得同时把别人的自由当做自己的自由追求不可,我不能把自由当做我的目的,除非把别人的自由同样当做自己的目的。”

他认识到除非别人承认他如此,否则他是不可能成为什么的。除非通过另一个人的介入,我是无法获得关于自己的任何真实情况的。这种承担起他人的自由与责任的目的实际上并不是他人,而是自己。是出于为我的目的人才去追求他人的自由。

三、人承担起世界的自由与责任

在《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这本书中萨特针对一些反对观点进行辩护并试图消除一些消极的社会影响。有人指责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充满了对人生采取无所作为的绝望态度,过度强调人类处境的阴暗一面。抹杀人类的一致性,孤立地看待人类。萨特在晚期的这本书中明确指出“当我们说人对自己负责时,我们并不是指他仅仅对自己的个性负责而是对所有的人负责。”[26],“我们的责任因此要比先前设想的重大得多,因为它牵涉到整个人类。”[27]

萨特举了两个例子,这两个例子都跟他人生中的重大选择相关。第一个是对于共产党的态度,参不参加共产党的公会就成为了一个我的自由选择的问题。如果我以一个公会会员的资格,宣称亲共是最好的选择,这就不仅仅是自己一个人承担责任的问题,它代表个人的观点,同时也是我展现给世界的观点。我的行动是代表全人类承担的责任。另一个例子同样与萨特人生的重大选择有关,是否结婚,是否生儿育女,尽管这一决定只是根据个人的处境、个人的情感或者欲望作出决定的,但这一来却不仅为自己承担责任。所以在对自己负责的同时,也应该对所有人负责。我在创造一种我希望人人都如此的人的形象。在模铸自己的同时,我模铸了他人。

参考文献:

[1]萨特.存在于虚无[M] .陈宣良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

[2]萨特.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M] .周煦良汤永宽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全人类存在主义萨特
自因还是自为?*——萨特自因理论探究
坚守和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
关于献血
疯狂的重量
《归来》中的存在主义叙事
萨特的电影剧本创作与改编述评
失控:全人类的最终命运和结局
存在主义思想下《蝇王》与《鼠疫》的比较
荒诞世界的生存之道——《他们》的存在主义解读
《在冰山里》的存在主义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