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之我见

2016-05-30卡米拉·托合塔伙加

小说月刊·下半月 2016年3期
关键词:课件信息技术情感

卡米拉·托合塔伙加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种合作学习的方式已经越来越得到广大教师的首肯,也越来越被学生喜欢和接受。那么,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呢?如何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呢?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育心理学指出:构成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成分主要是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对学习产生的直接兴趣。在教学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的重要性。如果学生对教师所教的课没有兴趣,无论讲得多么精彩,也得不到很好的效果。因此,在教学中我转变过去片面单纯强调灌输知识的做法,而是努力的创设学习情境,利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唤起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1.扮演角色,再现教学情境

小学生喜欢做游戏,课堂上让学生动起来,扮演教材中的角色,站在角色的立场去理解,把对角色的感知通过表演体现出来。这样不仅能将教材形象展现,同时还能理解课文,扮演得越真,就越感到亲切、越感到愉快、越感到轻松。比如在教学《两只小狮子》一课时,我制作了头饰,让学生戴着头饰分角色进行对话,学生们为了表演好,努力记忆,很快就背了下。在表演时非常投入,充满感情,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他们在玩的过程中,学习从有意注意变成无意注意,学习效率大大提高。

2.创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必须把认知和情感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正确的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充分发挥情感的积极影响。情感是学生产生学习兴趣的内在因素,积极的情感能推动兴趣在学习中的建立。从“亲其师而信其道”这句话可以看出,师生之间的情感影响着学生对学习的态度。师生之间情感融洽,友好相处,学生自然会对教师有好感,对其所教的学科感兴趣,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反之,师生之间情感处在对立层面,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只是在应付教师,学习效果也不理想。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放下所谓的权威架子,从传统的教学活动的主角转变为导演,真正将情感融入教学,建立民主、平等与自由交流、协力合作的师生关系。例如,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技巧,有时一个眼神、一个无声的手势、一个贴切的比喻、一段富于哲理的幽默的话语等,都会使学生共鸣。一个好的教学情境会使师生双方心境及情感和谐共鸣,即达到师生双方的心理相容。如在上课时教师应用循循善诱的语言启发学生;学生回答问题,教师应用期待的目光看待他们。回答错了既不能讽刺,这样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也不能不加理睬,而是耐心地引导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信心。在教学中,要允许学生发表与教师不同的意见,甚至对教材提出不同的看法,并给予理解和正确的指导。

二、多媒体与语文学科整合教学

传统的语文教学以讲为主,教材是唯一的媒介,教师把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通过教师的描述和板书来理解,学生的认知比较抽象,对知识的理解要靠死记硬背和练习。这种学习方式单调、枯燥,并不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生处在被动地位,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缺失,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多媒体技术与语文学科教学的整合,优化了课堂教学效果。多媒体技术不仅具有图文并茂的特点,同时具备活动影像的功能,借助信息技术以直观的教学形式为学生呈现学习内容,能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在情境创设方面,信息技术充分发挥了重要的中介作用,它打破了时空界限,有效节省了教学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不仅让学科教育插上翅膀,同时也为学生想象插上翅膀。信息技术通过运用动画、音乐、图片等手段,为学生进行想象提供了充足的素材,避免“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信息技术越来越普及到教育领域,为我们的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变化,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是我国面向21 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观点。它要求教师能从自己的学科教学过程中研究如何使用信息技术帮助自己的教学,把信息资源、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在网络教学模式下,教师是教学信息资源的设计者、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要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和课件制作的技能。同时教师对课堂中可能会出现的情况要有一定的预见性,必须对教学信息资源进行精心设计、策划,这对教师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教师只有不断完善自我,提高自身素质才能适应网络环境下的教学。

在第七届全国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优质课大赛暨现代教育论坛上王晓芜教授指出:“教师对信息技术的认识不足,对于信息技术的核心理念是什么把握不准,信息技术不仅仅是幻灯片,可以用幻灯片,但是应该镶嵌软件,并且真正意义的软件不是课件,教师应该寻找信息与课程整合的规律,在信息化系统上下工夫,为孩子发展服务,不能仅为课堂教学服务。”结合语文教学,很多教师认为在讲课过程中运用幻灯片就是应用信息技术,于是,上课就围绕着课件操作、演示、讲解、按部就班,使教学流程程式化。教师想方设法将课堂的进程限制在课件中,每一个环节都要按设定的“圈套”发展,千方百计引学生“上钩”,学生处于被动的接受状态,而且课堂上出现的突发问题也无法解决或没时间解决。还有的教师在制作课件时,唯恐体现不出电脑能够储存大量信息这一优势,将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所有材料事无巨细尽数罗列,在课堂上不断地点击鼠标,向学生“狂轰滥炸”,使学生无法进行知识由同化到顺化的过程,这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所需内容的检索处理和理解接受。

总而言之,教师是课堂教学效果的决定者,教师有什么样的教学观念,就会导致什么样的教学实践。因此,我们要跟上时代发发展,不能固步自封,要勇于转变教学观念,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探究更加科学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教的立足点要放在学生的学上,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乐学,增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活力,从而全面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猜你喜欢

课件信息技术情感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用Lingo编写Director课件屏幕自适应播放器
情感移植
从“广用”到“省用”——谈音乐教学中课件使用的“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