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下企业预算成本管理及控制

2016-05-30姚伟鸿

中国集体经济 2016年30期
关键词:成本预算全面预算管理控制

姚伟鸿

摘要:企业预算管理和控制与企业的经济效益和未来发展密切相关。全面预算管理体系能够对企业成本进行全过程管理,能对企业预算成本进行事前预测、事中控制和事后调整,确保企业预算成本的合理运用,使有限的资金发挥出最大的效用。文章从企业预算管理与企业经济效益、企业预算目标出发,探讨如何在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下,实现企业预算成本的管控。

关键词:全面预算;成本预算;管理控制

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是一种能对企业预算成本进行全方位管理的成本管控系统。由于其具有的独特优势,在企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比如,企业预算成本的不合理管理不能全面、有效地反映出企业的经营状况,会对企业的经济效益产生不利影响。需要在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下,探讨企业优化预算成本管理和控制的方法与策略,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下企业预算成本综述

(一)企业预算成本与企业经济效益的关系

企业预算成本与企业经济效益密切相关,是影响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未来发展的关键因素。若企业的生产总值增长率小于企业的成本总量增长率,则会降低企业的经济效益。如果企业的生产总值增长率高于企业成本总量的增长率,则企业的经济效益得到了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市场竞争力不仅与企业的成本相关,还与企业的利润目标有关。在企业利润总量一定的情况下,企业成本是决定企业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因此,企业要提升自身的经济效益,提高管理效率,需要在保证利润的前提下降低企业的预算成本,实现企业成本的有效管理和控制。同时,还需要减少资源消耗,实现企业资源的高效利用。

(二)企业预算成本与目标成本的关系

企业预算成本管理是通过分析、控制和管理企业的目标成本,实现企业最大化的经济效益的成本管理模式。企业预算成本管理的目标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对企业目标成本的管控,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的资源消耗,降低预算成本。二是通过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改善企业管理体系和制度,调整企业的生产组织,实现企业效益的提升和成本的控制。在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的情况下,企业预算成本管控目标是将企业自身的经营状况与所处的市场环境相结合,在收集企业市场竞争对手成本费用信息的基础上,分析企业自身的成本预算,并制定出详细的具有可行性的成本预算管控方案。

二、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下企业预算成本管理与控制

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是对企业内部和外部成本进行调节和管控的一种现代化管理方式,能够对企业预算成本做出合理的规划,切实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下文将从三个方面具体阐述企业预算成本的合理管控。

(一)企业预算成本的事前预测管理

在企业预算成本的事前预测管理中,首先要明确预算编制的基础是企业的产品销售预算编制。切实了解每一种产品的具体销售情况,并将产品销售量与预算成本编制相结合,使企业的成本预算目标符合企业的未来发展战略。成本编制过程中,要注意各部门的协调和沟通,建立企业部门合作成本预算编制机制。并将成本预算与各部门的绩效考核挂钩,使预算目标能够得到切实执行,保证成本预算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此外,还要加强企业员工的成本管控意识,通过建立合作机制,使企业员工也能参与到成本预算编制之中,有利于提高各部门的管理水平和效率。例如,在编制企业的材料采购成本时,采购部门必须参与其中,向预算部门提供主要原材料、辅助原材料、能源及备品配件等的预计采购价。在编制企业生产成本时,生产管理部门必须参与其中,根据现有工艺水平或预计达到工艺水平以及历史经验数据等,向预算部门提供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的预算值。

(二)企业预算成本的事中控制

1. 预算成本的部门控制

企业预算成本管理是整个企业管理的核心工作。因此,企业应在各部门中实施成本管理责任制度,将部门权益与成本管控责任相统一,并在各部门预算成本管理控制中体现出来。企业将成本预算的责任和任务进行划分,使之落实到每一个部门。企业成本预算管控需要各部门员工的积极参与,部门负责人要明确部门的责任和任务,对部门中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项支出和费用要有全面的把控,并且部门业绩考核与成本控制相联系,这使得企业部门管理者必须充分重视部门可控成本的管理,实现企业预算成本的有效管理和控制。此外,企业部门管理者还要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和积极性,动员部门员工树立成本管控意识,参与到成本管控工作中去,提高自身的技能。同时,将企业成本预算管控目标进行分解,使其细化到每一位员工。将企业部门员工的利益与部门成本预算管控目标相结合,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能够在工作中主动参与成本管控任务,实现企业预算成本的合理有效管控。例如,在生产部门中开展一些专题性的劳动竞赛活动并建立奖惩机制,激励企业员工通过创新生产技术或生产管理方法,将这些技术和方法运用到企业实际生产过程中,使所在部门的经济效益有所提高,并对相关人员进行现金或实物奖励,对浪费企业生产资源的员工进行惩罚,以此鼓励全企业的员工能够主动参与到成本管控的过程中来。

2. 加强对预算成本执行状况的动态监测

在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下,不仅需要对企业预算成本实行部门责任制,还需要加强对企业预算成本执行状况的动态调整和监测,防止企业预算编制出现混乱,导致企业资金出现周转紧张。在制定了企业的年初预算成本方案后,需要对企业各部门预算成本的支出执行情况进行实时的跟踪和监测,分析各部门预算执行状况的差异,及时找出导致差异的原因,并对其进行合理的调整。在对各部门预算进行实时跟踪分析时,还需要建立成本预算预警机制,各部门责任中心与企业财务部门要进行及时有效地沟通,对各部门执行情况出现差异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制定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例如,企业的销售部门出现成本执行差异,销售部门的负责人应对销售产品的价格和销售量进行核查,明确造成差异的原因是来自内部还是外部,若是内部原因,则需要对销售人员组织进行重新调整,对销售任务进行重新分配,从而降低销售过程的成本,减少部门资源的消耗。一般而言,企业制定的年初预算不轻易进行调整,只有在对预算目标具有重大影响的事项上才会进行调整。

(三)企业预算成本的事后调整

在分析了企业预算成本的事前预测和事中控制执行情况之后,需要对成本预算进行事后的分析和调整,以实现企业预算成本的全过程管控和内部调节。要建立企业成本对比分析机制,设立成本对标目标,对企业历年来的成本执行情况进行纵向的对比分析,明确历年成本管控出现差异的原因,并为下一年制定成本预算目标做出有效的参考。同时,企业还应对成本预算进行同企业的横向比较,向成本预算管控效率较高的企业学习经验,改进自身的预算成本管控方法,将其运用到下一阶段的成本预算管控中去。此外,还需要将企业财务部门和审计部门相联系,对企业各部门的成本费用支出进行审查和核实,并对各部门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监督。这也有利于实现各部门的有效沟通和互动,能有效加强企业各部门成本预算的内部管理,提高成本管控效率,落实企业成本预算目标。

三、结束语

随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各企业必须重视预算成本的管理和控制,以最小的成本实现最大化的经济效益。在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下,企业要充分调动各部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企业员工主动参与到成本预算管控中去。企业财务和审计部门要加强对成本费用支出的监督和核查,与出现成本差异的部门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制定详细的解决方案,提升企业的成本预算管理水平,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谭心纯.基于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下企业预算成本管理及控制[J].商,2012(17).

[2]唐娴敏,张革英.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下冶金企业的预算成本管理及控制[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2010(05).

[3]孙少平.全面预算管理下的成本控制体系探讨[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3(11).

(作者单位:福建省南平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成本预算全面预算管理控制
工程造价管理控制探讨
建筑工程施工中的质量管理控制探讨
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控制探讨
浅析如何完善房地产行业会计规范体系的措施探析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全面预算管理浅析
企业全面预算体系建立与应用研究
如何做好企业成本预算管理
全面预算在现代财务管理中的作用分析
建筑施工危险源的辨识与管理控制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