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流行语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析

2016-05-30陈娅婷

决策与信息·中旬刊 2016年4期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陈娅婷

【摘要】在互联网时代里高校大学生是使用网络流行语的主要群体,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把握网络流行语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一项新任务。本文旨在通过介绍网络流行语的特点与流行原因,论述网络流行语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的挑战,同时从反面阐述网络流行语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的机遇,最终为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提出行之有效的办法。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网络流行语生动幽默、简洁便利,因此传播迅速,使用广泛。作为新时代网民主体,高校大学生“在推动网络语言的更新与发展中表现得最为突出,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受其影响最为深刻。”因此,网络流行语的盛行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与机遇,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充分了解网络流行语,为高校思想政教育工作提供新思路。

一、网络流行语的流行原因

第一是减负排压的娱乐心理。网络流行语比传统语言文字将情感表达的更生动有趣,这就使得人们在生活中遇到挫折压力时往往选择网络作为发泄渠道。第二是忧国忧民的责任心理。现代使用网络的群体绝大部分是青少年,他们思想活跃,社会责任感强,渴望了解和参与社会。网络流行语反应了社会现实,成为青少年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参与社会的途径。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近年来手机用户迅速增加,加速了网络化时代的到来。在这个虚拟的空间里,没有传统媒介的局限,网民可以“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实现交流。同时,各大门户网站以及公众平台为网络流行语的传播和流行提供了基础,网络流行语借着这些媒体迅速发展。

二、网络流行语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

(一)网络流行语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1.干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象主流价值观形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大学生群体,大学生正处于思想道德逐步成熟的阶段,人生观、价值观还未稳定,对事物的认识还不够清晰,极易受到一些不良思想的干扰和影响。网络流行语是网民根据社会上的热点事件演绎而来,没有相应的规范和约束,传达的价值观念多种多样,容易干扰他们主流价值观的形成。2.造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中的话语差异。话语是社会交往的言论,思想政治教育拥有自己的话语。网络流行语是由网民根据社会热点事件创造出来的,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和不规范性,使得思想政治教育传统话语体系面临巨大的挑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在内容上具有明显的意识形态性质,形式规范、语境严肃,缺乏感染力,网络流行语幽默、通俗、个性,两者之间的巨大差异造成了思想政治教育話语体系与网络流行语话语体系产生了巨大的分歧。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缺少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陈旧的表述和内容无法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和兴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会陷入一种不畅通的困境,从而影响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效果。

(二)网络流行语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

当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普遍没有受到重视,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上侧重于理论说教,枯燥无味,与社会现象存在一定的脱节,学生逃课、旷课现象频发。网络流行语与当代大学生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这种特殊的语言能够反映新时代大学生特定的思维和心理特征,因此思政课的教师应该有意识掌握一些网络流行语,对网络流行语进行一定价值观层面的分析,这样不仅能有效的调动课堂气氛,使师生交流更加“接地气”,同时可以拓宽思政课教师的教育视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课堂的教学成效。

三、网络流行语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教育工作的创新启示

(一)融入网络生活,了解网络流行语,关注大学生思想动态 在互联网时代里,网络流行语已经成为了高校大学生频繁使用的语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可以单纯依赖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与大学生交流沟通。因此,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来说,他们必须清醒地认识互联网已经成为了一种崭新的教育环境,必须让自己融入到大学生的网络生活当中,了解网络流行语,关注大学生思想政治动态,用大学生喜欢的易于接受的话语表达方式与他们进行沟通交流,要重视网络流行语现象带来的消极影响,把“正能量”的信息引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当中,真正做到与大学生在同一个环境下沟通,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课堂的教学成效。

(二)革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表达,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语言美 在高校中,思想政治教育课堂语言过于严肃,造成师生之间交流障碍、不和谐,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把网络流行语等元素融入思想政治话语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语言美,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与他们深入有效沟通,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更好地实现思政课堂交流沟通的目的。

(三)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包含着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诸多内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一定程度上已经不能适应当今时代的发展,因此要构建与当前时代相适应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时代性和文化性,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注入新的活力,保持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先进性。

(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核,是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集中表达,加强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上传播阵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到大学生的网络宣传、网络文化、网络生活中,用优秀文化和先进文化占领网络阵地。在实践中,应该积极开展网络流行语主题研讨会,对网络流行语中传达的价值观进行正确的引导,鼓励大学生多阅读优秀传统文化书籍,减少对不良网络文化的追捧和依赖,使网络空间清朗起来。网络流行语在当今时代已经成为了影响高校大学生价值观念和政治动向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成为了他们表达关注社会的重要载体。因此,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必须充分利用网络流行语对高校大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努力寻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参考文献

[1]黄钰晶,韩小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的网络流行语思考与实践[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2015(3).

[2]周军军.网络流行语泛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启示[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4).

猜你喜欢

网络流行语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网络流行语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
浅谈当前网络流行语的发展分析
网络流行语对大学思政教育的影响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