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艺术院校辅导员的专业化与职业化培养

2016-05-30刚莹鲁迅

北方文学·下旬 2016年4期
关键词:艺术院校职业化专业化

刚莹 鲁迅

摘 要:艺术院校辅导员的专业化和职业化培养不仅有利于落实国家政策要求,推进院校教育改革的需要,而且可以完善院校学生工作,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本文分析艺术院校辅导员专业化和职业化培养的必要性和当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制度建设、落实择优选聘、明确角色责任等措施,以推动艺术院校辅导员专业化和职业化培养,建设高素质的辅导员队伍。

关键词:辅导员;艺术院校;专业化;职业化

和其他院校相比,艺术院校具有办学特色鲜明、专业化程度高等特点,对辅导员的专业化、职业化发展具有较高的要求。然而目前不少艺术院校的辅导员队伍建设仍存在不少问题,例如社会对艺术院校辅导员缺乏职业认可、艺术院校辅导员的发展缺乏制度保障,加之辅导员自身也缺乏职业化知识技能积累,导致艺术院校辅导员的专业化与职业化培养效率较低,无法满足艺术院校教育改革发展的需求。在这种背景下,反思辅导员培养问题的成因,探索具有有效性的专业化、职业化发展路径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一、艺术院校辅导员专业化和职业化培养的必要性

艺术院校的辅导员专业化和职业化发展主要是指辅导员工作成为一种专门职业,有自身不可替代的职业要求和职业特点,有相应的职业培养机构和职业标准保障制度,有相应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在当前教育改革背景下,艺术院校辅导员的专业化和职业化培养具有必要性。

(一)推进院校教育改革的需要

近年来我国改革日益深化,社会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在其影响下,艺术院校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对人生意义和人生目标的看法也出现了变化。尤其是近年来教育改革不断深化,不少艺术院校对原有的选修制、选课制以及辅修制等进行了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辅导员的管理职能,使得院校的管理难度明显提高。面对这一现状,艺术院校辅导员有必要调整学生管理理念和做法,提高对新时期院校教育改革的认识,积极掌握专业化、职业化的知识和技能,以提高学生管理能力,有效引导和帮助艺术院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

随着我国艺术教育的发展,近年来艺术院校的招生规模明显扩大,学生数量的显著增长极大地提高了院校管理难度,以往的教学方式及管理方式以及难以满足需求。尤其是在信息化时代里,艺术院校学生的学习方式、思维方式以及生活方式等都出现了新的变化,部分学生则由于意志不坚定、价值观不稳定等原因,容易沉迷虚拟网络世界,不利于健康成长。在这种情况下,艺术院校辅导员有必要提高自身的专业性和职业性,增强对各类艺术专业知识及管理模式的掌握程度,正确引导和管理学生,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落实国家政策要求的需要

近年来,我国逐步以明确的法规规范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如2006年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对辅导员的配备选聘、职责要求、培养发展、管理考核等方面进行了明确规定,为艺术院校辅导员的专业化、职业化培养奠定了制度基础。为了更快更好地落实国家政策,艺术院校有必要结合艺术教育特色和艺术生的具体学情,探索具有可行性的辅导员专业化和职业化培养路径。

(四)完善院校学生工作的需要

在艺术院校中,部分辅导员掌握学生管理的技巧,但缺乏对艺术学科专业的了解,忽视艺术学生的特殊性,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缺乏沟通和交流,导致艺术院校的學生管理工作效率较低。为了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实效,艺术院校应凸显其自身的艺术特性,重新调整院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和职业化发展的要求,全面提高艺术院校辅导员的专业化和职业化水平,促进院校学生工作的完善。

二、艺术院校辅导员专业化和职业化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社会对艺术院校辅导员缺乏职业认可

根据当前我国的职业分类,社会大众对“辅导员”的理解仍停留在学生管理者上,缺乏对这一职业的深入理解和认识。其次,辅导员既是教师也是干部,往往同时兼任某一专业学科的教师和学生管理者。辅导员这一身份的双重性使其在职业定位上具有模糊性。现阶段,艺术院校和其他高校一样,缺乏对辅导员职业标准的规范化标准,也没有对其专业能力进行科学划分,导致艺术院校的辅导员对自身职业存在困惑,不利于辅导员的专业化和职业化培养。

(二)艺术院校辅导员的发展缺乏制度保障

现阶段艺术院校中的辅导员在发展和培养上存在一些分歧,难以通过明确的制度提供职业发展保障。这种分歧主要表现两个方面:一是在行政职务上。当前我国教育部仍然没有详细明确院校辅导员的行政级别和晋级渠道,因而辅导员享受的待遇及晋级方式往往由学院自身规定。部分艺术学院虽针对辅导员职业设置了学工办主任、设置主任科员等一系列的非领导职务,但职业化程度较低,难以满足辅导员职业化发展的需求。二是在专业技术职务上。目前我国大部分的艺术院校缺乏对辅导员发展的重视,没有完善的职务晋升体系,其中部分艺术学院没有明确规定辅导员的专业技术职务聘任规则和章程,也没有拟定专业的辅导员职称评聘规定,导致辅导员素质参差不齐,难以实现专业化和职业化发展。

(三)艺术院校辅导员队伍发展缺乏稳定性

从职业的稳定性来看,目前不少辅导员对自身职业的稳定性缺乏信心,认为辅导员职业只能作为阶段性的过渡职位,难以作为长期乃至终生的职业来任职。此外,教育部24号令也没有对院校辅导员的工作年限进行专门规定,因而不同省份、不同院校在辅导员任职年限上的规定也有所不同。其中部分省份针对专职辅导员提出“带满一届学生方可转岗”的规定。而艺术院校由于办学情况差异,其辅导员的职位变动性和流动性较大,尤其是近年艺术生人数明显提高,专职教师数量不足时,辅导员便流向教师职位,导致辅导员的专业性和职业性有所下降。

(四)艺术院校辅导员缺乏职业化知识技能积累

在辅导员专业化和职业化发展的过程中,辅导员不仅要具有一定的职业理念和职业责任意识,而且要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然而目前我国艺术院校的辅导员在专业化、职业化知识和技能上的积累不足,专业水平较低,难以适应艺术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要求。尤其是部分辅导员在进入艺术院校任职前缺乏对艺术专业和学科的认识,不了解艺术学生的课程设置特色和课外学习生活情况。这种知识结构上的不完整导致他们在开展学生工作时与学生缺乏共识,难以找准学生工作的切入点。而艺术院校方面则长期忽视对辅导员的专业化和职业化培养,导致艺术专业教育与思政辅导、学生管理、心理辅导等工作缺乏协调性和统一性,不利于艺术院校辅导员工作的提升。

三、艺术院校辅导员专业化和职业化培养的策略

(一)完善制度建设,形成制度保障

健全和完善艺术院校辅导员领导和管理机制,对辅导员进行统一管理、严格要求,是建立一支高水平辅导员队伍的保证。为了辅导员对职业的认同感,艺术院校应建立完善的辅导员制度,为其专业化和职业化培养提供制度保障。一是健全福利待遇保障制度。艺术院校应结合院校情况,并对辅导员的工资、津贴以及福利等待遇进行改善。同时,艺术院校还应着力完善辅导员人事编制,在编制上提高辅导员职业的稳定性,强化他们对自身职业身份的认同感。二是提供充分的职业发展机会。艺术院校应结合辅导员队伍的特性,调整奖励机制、晋升机制,并以明确的规章将其确定下来,为院校辅导员提供公平、公正的评定职称、转换岗位以及晉升职务等机会,让他们提高对自身职业的自信,提高工作的积极性。三是全面提高辅导员的职业认同感。社会各界应转变对院校辅导员的看法和认知,为其提供专业化和职业化发展的平台,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从根本上提高辅导员职业的稳定性。

(二)推进择优选聘,促进职业化培养

为了提高辅导员的专业化和职业化素质,艺术院校在选聘辅导员时应制定具体的标准:一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二是具备一定的学历,德才兼备,乐于奉献,潜心教书育人,热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事业;三是熟悉艺术专业学科知识,并具备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接受过系统的上岗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艺术院校制定标准后还应加以落实,严格根据人事制度及选聘标准聘任辅导员。此外,艺术院校还应根据艺术生特点和新近辅导员存在的不足,组织具有系统性和专业性的培训,让新进辅导员更好地了解艺术院校的特色和学生特质,根据艺术院校的管理制度进行管理工作,提高辅导员的专业性。艺术院校还应建立并健全辅导员管理制度和管理模式,丰富辅导员文化建设,提高辅导员队伍的稳定性。在此基础上,艺术学院还应重视辅导员对自身发展的职业诉求,以体制作支持,以制度作管理,扩大辅导员的发展空间,使辅导员成为一种可终身任职的稳定职业。通过择优选聘,学院能够在源头上提高辅导员的专业素质和职业能力,为辅导员专业化和职业化培养奠定基础。

(三)明确角色责任,促进专业化培养

艺术院校辅导员在开展学生管理工作时应结合院校的管理章程,以系统的教育和引导为学生提供管理和服务。院校应进一步明确自身的角色责任,在专业培养的过程中渗透以下管理内容:一是提高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力,包括思想道德教育、政治理想教育、法律法规教育、社会公民素质教育等方面的教育能力;二是提高对学生的日常管理能力,包括班级管理、学生干部管理以及校园活动管理等;三是增强心理辅导能力,如掌握教育学、心理学、行为学等方面的内容,强化对学生的辅助引导能力;四是完善对学生服务提供,切实保障学生权益、人生安全以及学业安全等。艺术院校应从上述四个方面开展辅导员的专业化培养工作,使辅导员全面认识到自身的角色责任,多方位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这在完善辅导员素质的同时,也是有利于辅导员职位的职业化,使艺术院校的辅导员职业走向稳定发展。

总的来说,艺术学院应正视辅导员专业化和职业化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深入分析原因,形成正确认识,进而结合艺术学院特色寻求辅导员的有效发展途径。院校应提高对辅导员专业化和职业化培养的重视,通过完善制度建设、推进择优选聘和明确角色责任等途径,为辅导员的职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和氛围,促进专业化培养,全面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这将有利于落实国家政策,推进院校教育改革,而且能够进一步完善院校学生的管理工作,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艺术院校的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张莉,鲁萍.艺术院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与专业化发展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08):121-124.

[2]王莹.艺术院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S4):33-37.

[3]俞靖.我国艺术院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现实困境与制度重构[J].教育与职业,2015(03):92-95.

[4]李忠军.以职业能力建设为核心推动艺术院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发展[J].思想理论教育,2014(12):89-92.

[5]李海波,郝菲菲.艺术院校辅导员职业化建设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09):84-89.

[6]张帅,徐忠鸣.创建艺术院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的五项修炼[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2(06):41-43.

[7]何源.艺术院校辅导员职业认同提升途径研究[J].艺术教育,2015(09):38-40.

[8]符娟.艺术院校辅导员在大学生职业规划中的指导作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2):101-103.

猜你喜欢

艺术院校职业化专业化
对幼儿园听评课专业化的思考
资产管理工作在艺术院校的应用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关于完善军代表职业化制度的思考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等级考试为导向的艺术院校计算机教学研究
职业化建设解决村官带头乏力问题
论专业化老年媒体的发展之道
中国篮球职业化发展探析
高等艺术院校科研工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