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
2016-05-30布亚
布亚
【摘 要】语感是人们在长期的言语实践中培养起来的一种意会能力。语感是一切文字的基础,是读者思想认识通向作者内心的桥梁,是训练学生感知语言之精妙,洞察语言之精髓,把握语言之理趣的金钥匙。吕淑湘先生曾一针见血地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本人在藏语文教学过程中深深认识到在藏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语感是个重要的环节。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呢?浅谈自己一点体会。
【关键词】语感培养;藏语文教学;培养
语言文字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实际上藏语文教学就是对学生听、说、读、写、思能力的培养,语感是这些能力的有机结合和升华。培养语感,是藏语文训练的最重要的目标,它是提高藏语文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呢?
一、语感训练的基本要求
教师培养学生语感时必须做到:把每位学生看作是有独立人格的人,是感悟的主体。在尊重学生主体积极性和个体差异的前提下,通过朗读营造氛围,读中抓住契机,调动学生感悟主动性,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学生情感的“主观存在”和课文内容的“客观存在”之间架设沟通的桥梁,让学生在阅读中与作者情感产生共鸣,获得生命体验,以帮助学生真正达到领悟的境界。
从儿童语言发展的活动规律出发,小学生语感培养要求初具四种基本能力:一是训练语义感,即对语言文字丰富的蕴意的感悟,它是藏语文能力中最重要的一种能力;二是训练语法感,即训练对语言法规的感悟,其中,更重要的是敏锐地感知语言结构方式、语意表达方式和语言的表现力;三是训练语韵感,即训练言语节奏、韵律的感悟,感悟语言的准确性和连贯性;四是训练语势感,即训练语言表达的语气、气势、风格等的感悟。
二、加强朗读训练,培养语感
根據语感的性质,我们可以进一步认识到语感产生的心理机制,语感具有直觉性、主观性、整体性、创造性、模糊性、实践性、社会性等诸多特征。其中直觉性是语感最为显著的特征。充分利用语感的直觉性,训练学生的语言直觉能力,在藏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语感的直觉性说明人在言语活动,或在听、说主、读、写中,并非是字字推敲,句句斟酌,即不必进行理智思考和逻辑判断,在读与听之间就能理解语言文字的含义、正误、形象、情味以及具体运用中的细微差别等,在这个阶段,我们称之为“悟性”、“审美”即语感。而这其中的重复实践自动化过程中主要采用的是朗读、背诵等学习策略。
积累语言材料,最好的方法就是多读。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多读是我国传统语文教学的宝贵经验,也是为现代心理学所充分肯定的一种语言学习方法。通过读书积累起来的语言材料不是静止的、孤立的,而是处于一种具体的语言环境之中,不仅易于理解其含义,还可以 熟悉其用法。学生读得多了,“不知不觉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叶圣陶语)学生读熟了课文,积累了词汇、句式,需要时就会脱口而出,落笔成文。
巴金先生曾说:“读多了,读熟了,常常可以顺口背出来,也就慢慢体会到它们的好处,也就慢慢摸到文章的调子。”“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见,熟读成诵,广泛阅读,是储备语言材料,培养语感,发展语言能力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教材中许多课文出自名家之笔,文质兼美,对于课文中的精彩片段,教师可要求学生反复地欣赏,读出其中的韵味、体验其中的美妙,直至背诵。通过背诵,学生就能积累大量的佳词妙句、精美篇章,不断充实语言库存,并从背诵中进一步领悟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悟出表达方法的精巧,这将使学生受益终身。
三、积累写作,内化语感
教师要指导学生平时注意积累语言。鲁迅先生说得好:“学好课内的东西是学好语言的一半,另一半要靠课外学习去获得。”对于语感的培养来说也是这样。如果仅仅让学生读语文课本上的几十篇课文远远不够,博览群书是提高学生语感能力不可缺少的条件。老师可以根据学生实际,引导学生广泛阅读自己喜爱的读物,以开拓视野,扩大知识面,使学生在反复、大量感受语言材料的过程中,丰富语言,增强语感。教师在课堂上还可以推荐一些短小优美的文章让学生去朗读,感染影响他们;还可以利用课外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口述新闻或社会焦点问题,既训练学生听说的能力,还开阔学生的视野;举行辩论会来培养学生多说的习惯,进行报刊资料剪辑,积累资料等等,这样,通过丰富的课外活动,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会促进客观语言到主观语言的内化。
总之,教学时,我们在听说读写各方面都注重了语感的培养,采取了导悟语感、自悟语感、迁移表达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的语感在反复学习实践活动中,得到了螺旋式提升,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藏语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