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背景下母语安全问题的研究

2016-05-30姜婷婷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16年4期
关键词:对策

姜婷婷

摘 要: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在国际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等领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学界关于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教学、语用交际、词汇句法等方面,鲜少有人对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背景下的母语安全问题进行探讨研究。本文首先从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的视角对母语安全进行界定,然后对影响母语安全的语言类型进行分类,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来保证母语的安全以应对现今强势英语的竞争。

关键词:国际通用语 母语安全 对策

一、引言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进一步加深,“英语全球化”已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被世界各国广泛使用,已经成为各个国家在制定语言政策时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根据Murray(2012)的定义,ELF(English as a Lingua Franca)指任何一种充当不同母语使用者之间交流的媒介。现如今,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已呈现“多样化和多元化”的特征,其使用范围几乎覆盖全球。

在中国,学习英语的人数不断增加,儿童外语的教育呈现低龄化趋势,使得英语享有“超国民待遇”。因此,强势英语在中国的竞争可能会降低我们对母语的忠诚度和我们的母语水平,最后渐渐地把我们的母语掩埋在英文信息中。为此,近年来全国两会代表不断对国家的外语政策发出质疑,指出“英语热”对汉语规范化和纯洁性的危害,对个人母语学习空间和国家资源的侵占,对文化安全和国家认同的威胁。(陈新仁,方小兵,2015:138)

目前,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一直是学界的关注的热点,也是应用语言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现如今的研究大多集中于教学(胡晓琼,2006;崔晓红,2012,;武继红,2014;杨仙菊,2014;文秋芳,2014;钱永红,2015;张伶俐、汪卫红,2015;何德华(D. Victoria Rau,2015)、语用交际(Bjǒrkman,2011;冉永平,2013;陈新仁,李民,2015)、词汇句法(Seidlhofer,2004;Breiteneder,2005;Bjǒrkman,2008;吴志芳,2014)等层面。许多学者都曾对外语教育和母语安全的关系进行研究,但鲜有学者探讨ELF背景下的母语安全问题。因此,本文基于ELF的视角,对母语安全进行界定,并尝试归纳引发“母语危机”的主要话语类型,最后就英语通用语背景下该采取什么样的策略来保证母语安全提出相关建议。

二、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背景下的母语安全

语言常常与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因素交织在一起,而一个国家的语言关系到民族的认同和国家的统一,因此,在英语全球化的冲击下,母语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在中国,英语的误用、滥用对我们的母语的发展、习得和认同都产生了消极影响。对母语安全的界定以及归纳引发“母语危机”的语言类型,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母语安全”的概念体系和树立语言安全意识,同时,也能够更好更快地推动本国母语走向世界。

(一)母语安全的界定

王宁、孙炜[17]认为母语安全主要指的是社会母语安全,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社会母语的地位是否能得到保障。二是社会母语的本体即语音、词汇、句法是否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而出现大量不规范的现象。陈新仁,方小兵(2015)对母语安全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他们认为母语安全问题大致表现为母语本体安全、母语习得安全、母语认同安全以及母语传播安全这四个方面。前三个母语安全属于母语国内安全,而最后一种母语传播安全则被视为是一种外部安全,也可称为国际安全。

综合两位学者的观点,笔者认为,ELF不仅仅指的是美式和英式英语,还包括印度和新加坡式的国家化英语。ELF随时代潮流或受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而不断发生变化,因此,ELF并不是一种定义的文化标准和模式。

在英语作为LFE的背景下,影响母语安全的因素呈现动态化特征,而影响母语安全的原因主要有四个。其一,英语强势语言的“入侵”使得母语内部的语音、词汇和句法等方面受到影响,对母语的纯洁性和母语活力都产生了消极意义。其二,英语教学呈现低龄化趋势,双语学习现象普遍,使得母语的主体地位受到动摇,母语使用空间受到限制,逐步减低自身的母语能力,对母语习得产生了消极影响。其三,由于缺乏母语认同的意识以及英语的“霸权地位”逐步深入人心,人们对自己汉语母语身份持不确定的态度。这种意识很大程度影响我们对母语的学习,进一步影响我们的语言文化安全。最后,科学技术和新兴媒体的发展一方面推动了各个语言之间的交流和传播,另一方面使得本族语受外来语的影响使得母语的内在形式不断改变,不断嵌入强势外语的语码。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母语安全做一个系统的了解,以便我们进一步发展母语、认同母语和保护母语。

(二)英语通用语背景下“母语危机”的主要类型

虽然全球使用汉语的人数多于英语,但英语的强大生命力和影响力是不容小觑的,尤其是计算机网络的普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语言的创造性和传播性强,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于是,就出现了各式各样的语言,包括网络语言、“西化”语言以及混合语言等。现如今,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的背景下,使母语呈现无标准特征,这无疑引发了我们的“母语危机”。为此,笔者尝试将其归纳为以下几种类型。

1.生造语词型

为了展示个性或者是炫耀,人们通常用夹杂着类似于英语单词缩写的形式的汉语拼音缩写进行交际;为了使产品或歌名更显新意,人们通常在宣传或命名时加上一些“新奇”的英语元素;为了吸引眼球,一些报刊杂志或影视作品上有时会融合英语词汇造出新词。

(1)偶灰常稀饭KHBD,里面有个GG真TMD有墨。(某小学生作文)

意思:我非常喜欢葵花宝典,里面有个哥哥真他妈的幽默。

(2) XXX + ing = …進行中 ,表示正在做什么。

E.g.恋爱ing。(五月天的歌,《恋爱ing》)

意思:恋爱中。

(3)I服了U。(周星驰片子里的经典台词)

意思:我服了你。

这些生造语词,有时融合了英语缩写元素,任意生造汉语缩词,把汉语完整的句子只取其中几个字来简化;有时为了凸显英语的时髦感和新颖性,随意在汉字上增加英文单词后缀;有时混合英语字母,生造词句,以显示其独特性。而这些英语字母、词汇等元素的过度使用最终将会导致汉语词汇系统理据性降低,对汉语的发展极为不利。

2.语法混乱型

在强势英语的高压下,汉语日益被“西化”。在语言教学中,过多的强调欧化句式使用将导致学生汉语语法系统中异质体的剧增,转而使某些学生在汉语写作中出现非标准的汉语表达形式;在阅读外文书籍时,我们不难发现有些翻译作品,有时会为了达到等值翻译的目的,采用“异化”策略,以西化的方式,如保留西方人的表达方式,按原文顺序进行翻译,其目的是让我们进一步了解西方的文化,而我们也在潜移默化中受其语法的“熏陶”,导致有时出口成章的语法混乱。

(4)整车的同学们都兴奋地为他鼓起了掌。(复数形式)

阳光被叶撕得粉碎,零零落落地撒满山间。(被动语态)

(5) Not a moral place certainly; nor a merry one, though very noisy. (Thacheray,2004:1)

译文:这里不是正人君子的去处;也不是什么快活地方,尽管热热闹闹的。(彭长江,2006:1)

例(4)的两句话体现了许多学生用欧化形式来写文章,尤为常见的是复数和被动形式。从所周知,汉语是没有数的变化的,而英语却是有严格数的变化。有些表示集体意义的词,如群众、观众等已经表示复数的话,便不用再加“们”了。虽然有些情况下也使用“们”这一复数,如姑娘们、孩子们,但大多用于对话,在叙述时几乎不用。此外,汉语中存在被动语态,但是很少用。用时,也受一些条件限制,如“被”常表示不愉快的,主语一般为人等。因此,随着英语教学的普及,受英语欧化句式的影响的案例随处可见,使得这些学生对一些汉语词的使用早已不分场合或是盲目使用。

例(5)中,彭长江的译文按照原文的顺序翻译了下来,保留了原文的表达方式。虽然这样的表达方式有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西方人的思维表达方式,但是这样的欧化式句型翻译无疑使我们汉语的语法变得紊乱,同时也严重损害了我们母语的标准性和规范性。

3.外来语词型

实际上,外来语词在文化传播中是无法避免的,也一直存在于汉语中,如源于西域的 “葡萄、玻璃”,来自印度的“报应、因果”,译自西方的“民主、科学”等。这些词汇通过长期使用,现在已失去其“洋味”,换言之,已经被我们彻底母语化了。但现如今,CT, Wi-Fi,MBA等外来词却无合适的汉语词来替代。以Wi-Fi为例,它译为“无线网络模块”。有些人认为译词不如字母词简单好用,这样读起来过于冗长,所以他们宁可选择用字母词也不愿将其融合到母语当中。有些人却认为Wi-Fi这样的词难以找到等值的译名音意兼顾的汉语词,因此难以使其母语化。

另外,一些学术界如语言学、政治学、社会学等的专业术语都充斥着大量的外来语,由于这些外来术语不是汉语中的原创词汇,所以这些词汇的解释权只能掌握在别人手里。当我们在使用西方创造的术语时,我们都是无意识地去接受它们的观念,也在不知不觉中传播别人的理念。比如,在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monogloss”一词,是译为自言还是单声都不够准确。因此,大多数学者都习惯用外来词来解释其意义。

三、当前母语安全的对策

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一方面为各国之间的交流提供了便利,另一方面对非英语国家的母语安全产生了威胁。为此,我们应该采取相关措施,来维护和保卫我们的母语安全。

从国家层面来说,政府应该发挥其积极作用。首先,政府应该对母语本体进行规划,大力推广母语的力度,加强其规范化建设。在广告、影视作品、网络用语上要适当地对汉语进行规范化,不能为了追求效益而损害了汉语的纯洁性。其次,在母语习得方面,应该制定和实施“汉语优先策略”,尊重每个人母语习得的权利,废除相关不合理的英语考试政策,摆正英语在中国的合理地位。从政府对高考进行了改革,降低了英语的比重这一事件中就能看出政府对母语安全的关注,但其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强。最后,应该努力推进母语在国际舞台上的传播,促进中国汉语走向世界,使中国在国际上掌握更多的话语权。比如说利用中国作为第一大外贸出口国和进口国的平台来提高汉语的国际化传播;致力于孔子学院的建设,努力向外传播汉语以提升母语的影响力等。

从社会层面来说,家庭、学校、媒体都应该合理地应对母语安全问题。在一些家庭中,父母认为母语习得较容易,不需要投入大量成本和精力,相反,他们认为英语学习应从小抓起,因为幼儿和儿童是他们习得语言的关键期。殊不知,在这时期,过早进行英语学习,会影响孩子们对母语的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在学校里,英语从初中开始学习逐渐降到小学一年级进行学习,从这可以看出英语逐渐受到重视,而汉语在教育资源和学习空间上都受到英语的排挤,这对汉语习得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所以学校应该认识到母语是学习其他语言的基础,若母语学不好,第二语言也很难学好。此外,媒体技术的发展,对语言学习来说也是存在一定的影响力。对于互联网、手机等媒体的用语和文字规范需要自觉地进行控制。把一些不合理和不规范的语言进行自动过滤以确保我们母语的学习和传播。

从个人层面上来说,我们要加强对母语身份的认同意识,改变盲目媚外的心理,增强对母语的自信心。语言不仅是交流的工具,其背后还隐藏着一个民族的价值观、思维方式等文化传统。当我们过分推崇英语时,其实就是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其语言背后所暗含的文化特性。这种潜移默化的文化移植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我们对母语的认同,还进一步撼动了我们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此外,奥斯特勒(Ostler,2010)指出,到2050年,英语作为通用语言的地位将消失,因此机器翻译将取代英语通用语言地位。因此,我们应该用批判的视角来看待英语习得,培养对母语认同和文化自信意识。

四、结语

在ELF背景下,母语安全越来越受到各界的关注。通过对母语安全的阐释及归纳现今较为典型的引发母语安全的语言类型,我们可以看出面临英语强势语的冲击,应对母语危机以及树立语言的安全意识已经刻不容缓。为此,我们应该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对母语安全问题实施相应的措施,统筹协调我们汉语教育和英语教育的发展,建立一套有效的维护母语安全的机制,增强我们对母语的身份认同意识,促进母语在国内乃至世界的传播。

参考文献:

[1]Bjǒrkman,B.“So Where We Are?” Spoken Lingua Franca English at a Technical University in Sweden[J].English Today,2008,(2):35-41.

[2]Bjǒrkman,B. Pragmatic Strategies in English as an Academic Lingua Franca:Ways of Achieving Communicative Effectiveness [J].Journal of Pragmatics, 2011,(4):950-964.

[3]Breiteneder,A.The Naturalness of English as a European Lingua Franca:The Case of the “ Third Person-s”[J]. Vienna English Working Papers,2005,(14):3-26.

[4] D. Victoria Rau(何德華).英语通用语视角下语用教学的新思维[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5,(2):1-6.

[5]Murray,N. English as a Lingua Franca and the Development of Pragmatic Competence[J].ELT Journal,2012,(3):318-326.

[6]Ostler,N. The Last Lingua Franca:English until the Return of Babel[M].London:Bloomsbury Publishing USA,2010.

[7]Seidlhofer,B.2004. Research Perspectives on Teaching English as a Lingua Franca[J].Annu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24):209-239.

[8]Thackeray,W.M. Vanity fair[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9]陈新仁,方小兵.全球化语境下的语言规划与安全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5.

[10]陈新仁,李民.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背景下的语用失误新解[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5,(2):7-12.

[11]崔晓红.通用语背景下的中国英语语音教学思考[J].山东外语教学,2012,(6):70-74.

[12]胡晓琼. ELF环境下对中国英语教学的再思考[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6,(4):128-132.

[13]彭长江.名利场[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6.

[14]钱永红.国际通用语视角下关系程式教学模式探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5,(2):19-25.

[15]冉永平.多元语境下英语研究的语用关注[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3,(5):669-799.

[16]王宁,孙炜.论母语与母语安全[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6):73-77.

[17]文秋芳.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的教学框架[J].世界教育信息,2014,(16):52.

[18]武继红.ELF视角下高校英语教师的语言态度研究[J].外语教学,2014,(2):55-58.

[19]吴志芳.通用英语和专业英语中词汇的触发特征对比——以PRODUCT为例[J].山东外语教学,2014,(3):63-67.

[20]杨仙菊.ELF语境下基于人种志方法的英语语用教学[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4,(2):13-18.

[21]张伶俐,汪卫红.英语通用语理论观照下的大学英语听说教学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15,(164):29-34.

猜你喜欢

对策
输变电项目竣工环保验收常见问题及对策
高层建筑防火设计的问题与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浮法玻璃气泡的预防和控制对策
南方小型农机的推广应用对策
水利工程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对策
“住改商”问题与对策之思考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