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留学生汉语学习习惯调查研究
2016-05-30冯雨靓
冯雨靓
摘 要:培养外国留学生良好的汉语学习习惯是对外汉语教学中不容忽视的一部分。通过对东北师范大学国际汉学院留学生的学习习惯进行调查,将调查结果的数据具体整理分析,发现了留学生的学习习惯与其汉语水平、性别和国籍有关,并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分析和总结,进而提出教学建议。
关键词:留学生 汉语学习习惯 实证调查 教学建议
一、引言
当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积千累万,不如养个好习惯。”[1]习惯是人在长期实践中经过多次重复逐步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自动行为模式。这种稳定的自动行为模式一旦形成,就会对人的行为倾向起到极大的支配作用,故拥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促进人们学习的重要积极因素。但习惯的养成不在于一朝一夕,而须日积月累才能形成。行为主义者J.B.华生的学习理论中也曾提到:“学习的过程就是习惯形成的过程。”[2]
在留学生学习汉语的过程中,养成良好汉语学习习惯的自然性习得比知识的单纯灌输性学习效果更佳,对于对外汉语教学而言,培养学生“会学”的能力比知识的短暂性“学会”更重要,所以培养留学生良好的汉语学习习惯至关重要。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指对学生学习成绩和长远发展有积极推动作用的学习习惯,通常我们可以看做自主学习,庞维国在《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一书中提到:“做为一种学习能力,自主学习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在校学习成绩,而且是其终身学习和毕生发展的基础。”[3]所以主观能动性所产生的学习习惯成为留学生学习习惯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包括学习者本身对学习活动的计划安排、策略运用和调节控制。留学生学习汉语时也同样存在不良的学习习惯,即阻碍留学生进步的学习习惯,比如学习过程中学习者过分依赖教师或经常因拖延导致不能按时按量地完成学习任务。同时,留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受教学内容的影响,吕必松曾提出语言教学的教学内容应该包括“语言要素、语用规则、言语技能、言语交际技能和相关文化知识。”[4]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培养留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有利于留学生对语言知识的习得和语言技能的掌握,也影响着留学生对知识的消化理解和各项技能在交际中的灵活运用,同时,拥有良好学习习惯的留学生能更快掌握有效学习汉语的方法策略,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其汉语语感,提高其汉语文化交际技能,通过对中国文化的渗透了解,逐渐养成汉语的思维习惯,以解决在文化交际中的冲突问题(文化休克)。留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往往容易被忽视,因此对其学习习惯的调查十分必要。
二、问卷设计与调查对象
根据对外汉语的教学内容和自主学习的原理,我们从五个方面通過问卷形式调查留学生学习汉语的习惯,共28道题,问卷题目数量分布如下:
问卷采取五度计分的方法,每题有五个选项“每次、经常、偶尔、很少、从不”,分别计做5、4、3、2、1,其中对不良学习习惯进行反向计分,将28道题计和,最终得分越高,说明学习习惯越好。此外,自然信息还采集了学生的姓名、性别、年龄、国籍、HSK水平和已学习汉语的时间。本次调查对象为东北师范大学国际汉学院的留学生,共发放问卷130份,回收103份,其中有效问卷(若重要信息不完整或问题有多选漏选的情况均视为无效)95份,回收率为73.08%。95名留学生中,男生42人,女生53人;年龄最大的学生68岁,最小的18岁。他们来自28个国家,属于汉字文化圈的学生有42人,非汉字文化圈的学生有53人。这95人中HSK水平从0-6级不等,已学习汉语时间从2-96个月不等。
三、调查结果及问卷分析
问卷调查数据采用SPSS数据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处理分析,结果如下:
首先,将每人的习惯平均得分进行单样本T检验,检验值选为3,结果显示每部分学习习惯的平均得分都在3分以上,只有不良习惯反向计分的平均分小于3,但所有Sig值都在0.05以下,可以认为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各部分学习习惯得分与3都有显著性差异,也就是以95%的概率接受东北师范大学留学生学习习惯较好(平均得分大于3)的结论,同时也存在一定的不良学习习惯(平均分小于3)。
为了了解东北师范大学国际汉学院留学生学习汉语的习惯与哪些因素相关,便将整体学习习惯得分、HSK水平和已学习汉语时间进行相关性检验:
数据分析结果显示:HSK水平和已学习汉语时间在0.01水平上呈显著相关,相关系数为0.735,且差异显著;整体学习习惯和HSK水平在0.05水平上呈低相关,相关系数为0.239,且差异显著;整体学习习惯和已学习汉语时间在0.01水平上呈低相关,相关系数为0.274,且差异显著。由此可见,留学生学习汉语的习惯受已学习汉语时间和HSK水平的影响,学习汉语时间越长的留学生其学习习惯越好,HSK水平也就越高;HSK水平越高的留学生其学习习惯越好,这三个因素两两正相关。
影响留学生汉语学习习惯的因素可能与汉语水平、性别和国籍,所以可从这三个方面进一步比较分析。
(一)初级、中高级留学生汉语学习习惯的差异比较
按照HSK水平将95名留学生分成两组,HSK4级以上为中高级水平学生,以下为初级水平学生,中高级学生有52人,初级学生有43人,中高级学生已学习汉语的时间显著高于初级学生。将两组学生的学习习惯得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检验结果如下:
从检验结果来看,中高级学生整体学习习惯得分的平均值高于初级学生,且Sig值为0.017<0.05,差异显著,说明中高级学生的整体学习习惯显著优于初级学生。具体分析,除不良学习习惯以外,中高级学生学习习惯得分的平均值均高于初级学生,其中只有语言要素学习习惯的Sig值大于0.05,差异不显著,其余习惯的Sig值均小于0.05,差异显著。说明中高级学生在语言要素的学习习惯上与初级学生差异不大,在言语技能学习习惯、交际技能训练习惯和主观能动性的自觉学习习惯上,中高级学生显著优于初级学生,同时,初级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也显著多于中高级学生。
(二)初级、中高级留学生汉语学习习惯的性别差异比较
43名初级留学生中,男生28人,女生15人;52名中高级留学生中,男生14人,女生38人。将初级、中高级留学生按性别分组分别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的结果如下:
由表4可见,初级留学生学习习惯的性别差异并不显著。中高级留学生整体学习习惯的性别差异显著,且Sig值为0.024<0.05,女生的整体学习习惯显著优于男生。具体来看,在言语技能的学习习惯和语言技能的训练习惯上,Sig值均小于0.05,差异显著,说明中高级留学生中,女生的言语技能学习习惯和语言技能训练习惯都显著好于男生;而在语言要素的学习习惯和主观能动性产生的自觉学习习惯上,Sig值大于0.05,中高级学生的性别差异不显著,说明在这两方面的习惯上男女学习习惯情况大致相同;在不良学习习惯方面Sig值为0.005<0.05,差异显著,说明男生的不良学习习惯显著多于女生。
(三)初级、中高级留学生汉语学习习惯的国籍差异比较
按照国籍将95名留学生分为汉字文化圈学生和非汉字文化圈学生,来自汉字文化圈的学生有42人,非汉字文化圈的学生有53人,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得知来自汉字文化圈学生的HSK水平显著高于来自非汉字文化圈的学生;汉字文化圈学生学习汉语时间的平均值高于非汉字文化圈的学生,但差异不显著。43名初级留学生中,来自汉字文化圈的留学生有13人,来自非汉字文化圈的留学生有30人;52名中高级留学生中,来自汉字文化圈的留学生有29人,来自非汉字文化圈的留学生有23人。将初级、中高级留学生按国籍分组分别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如下:
由表5可见,初级留学生中:整体学习习惯的国籍差异显著,Sig值为0.000<0.05,说明来自非汉字文化圈留学生的整体学习习惯显著优于来自汉字文化圈的留学生;在语言要素的学习习惯、言语技能的学习习惯和语言技能的训练习惯上,Sig值均小于0.05,差异显著,说明来自非汉字文化圈的留学生在这三方面的学习习惯上均优于来自汉字文化圈的留学生;在主观能动性产生的自觉学习习惯和不良学习习惯上,他们的差异不显著。中高级留学生中:他们整体学习习惯的国籍差异显著,Sig值为0.049<0.05,说明来自非汉字文化圈留学生的整体学习习惯显著优于来自汉字文化圈的留学生;只有在语言技能的训练习惯上,Sig值为0.015<0.05,差异显著,说明来自非汉字文化圈留学生的语言技能训练习惯显著优于来自汉字文化圈的留学生;在其他的学习习惯上,他们的差异不显著。
四、调查总结
通过对东北师范大学留学生学习汉语习惯数据的统计与分析,可以推测,95%到中国学习汉語的留学生的学习习惯都处于较好的水平,但同时也存在着不良的学习习惯,比如过于依赖教师的辅助性学习、独立学习的积极性并不高,学业延迟情况普遍存在。针对以上统计结果,可从以下三方面总结留学生的学习习惯:
(一)留学生学习习惯的发展特点
中高级留学生的整体学习习惯水平显著高于初级留学生,初级留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显著多于中高级留学生,语言要素的学习习惯差异不显著,言语技能的学习习惯和交际技能的训练习惯,中高级留学生均显著优于初级学生。中高级留学生与初级留学生在语言要素学习习惯上差异不显著的原因在于语言要素是留学生学习的基础,包括语音、词汇、语法、汉字的学习,学习者都要先通过对语言要素的学习,才能进行技能的应用和训练,所以初级和中高级学生在语言要素的学习习惯上差别不大。由于留学生HSK水平与学习习惯呈正相关,因此经过一段学习后,初级学生逐渐掌握了学习汉语的规律和技巧,适应了在中国的生活,学习汉语的主观自觉意识增强,并在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进行汉语技能的学习与训练,到了中高级阶段以后,其言语技能的学习习惯和语言技能的训练习惯水平自然会显著提高,同时不良学习习惯也随着良好习惯的养成而逐渐减少。
(二)留学生学习习惯发展的性别差异
初级留学生学习习惯的性别差异并不显著,原因是在学习的初级阶段,留学生的知识掌握量并不多,平时对技能的训练也相对较少,所以男女学习习惯的差异表现得不显著。而到了中高级阶段,男女的学习习惯就出现了显著差异,女生的言语交际学习习惯和交际技能训练习惯显著优于男生,但不良学习习惯显著少于男生。结合课上教学和课下观察来看,课上男生普遍比女生积极,但课下男生并不注意技能的学习和训练,而女生比男生更勤奋,作业的完成情况优于男生,学习策略的使用优于男生,这也是到了中高级阶段男生的不良学习习惯显著多于女生的原因。
(三)留学生学习习惯发展的国籍因素
来自非汉字文化圈留学生的学习习惯都显著优于来自汉字文化圈的留学生,初级留学生中,在主观能动性产生的自觉学习习惯和不良学习习惯上的国籍差异并不显著,但在语言要素的学习习惯、言语技能的学习习惯和语言交际的训练习惯上非汉字文化圈的留学生显著优于汉字文化圈的留学生。汉字文化圈在地理范围上具体指汉字的诞生地中国以及周边的越南、朝鲜半岛、日本等地区,主要集中在受中国文化影响的东亚。来自汉字文化圈的留学生受中国思想文化的影响,性格较内敛含蓄,而非汉字文化圈的留学生大多来自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和非洲,性格开朗积极,刚来到中国这个与本国文化截然不同的环境中,渴望与人交流并尽快融入到汉语言文化圈中,他们在课上、课下表现得都比汉字文化圈的学生积极、热情,所以在汉语学习的初期,来自非汉字文化圈的留学生在语言因素、言语技能和交际训练的学习习惯上都优于汉字文化圈的留学生。到了中高级阶段,只有在语言交际的训练习惯上,非汉字文化圈留学生的学习习惯显著优于汉字文化圈留学生。同样因为汉字文化的影响,非汉字文化圈的学生对汉字识别和写的能力没有汉字文化圈的学生高,但他们热情积极,愿意与他人交际,经常用汉语进行交流,听和说的能力就相对较强,语言交际的训练习惯自然比相对内敛的汉字文化圈的留学生要好。但由于来自非汉字文化圈的学生在汉字的识别和书写上存在很大问题,在书面考试上还存在一定困难,所以他们的HSK水平显著低于来自汉字文化圈的学生。
五、教学建议
调查留学生学习习惯的目的在于帮助教师在教学上更好地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更快更有效地掌握听、说、读、写各项技能并加以运用。通过此次对东北师范大学外国留学生汉语学习习惯的调查,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帮助学生避免养成不良学习习惯,比如上课时要严肃课堂秩序,保证学生认真听讲,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遇到问题要及时解决,并关注学生的常见学习问题;课后尽量观察学生学习动态,发现不良学习习惯及时纠正并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对于初级学生,减轻其学习汉语的思想负担和畏难情绪,明确汉语并不难的看法,夯实其基础,加强他们对知识的运用能力,注重各项技能的训练,以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便于日后更好地学习汉语;对于中高级学生,要在夯实基础的基础上,更注重他们各项技能的运用和对中国文化的学习,逐渐养成汉语的思维习惯,对中国语言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
3.在初级留学生的教学上,要关注留学生因性别差异所产生的学习习惯差异,注意男生的学习习惯动态,督促他们保质保量地完成作业、任务,以免他们到了中高级阶段养成不良的学习习惯,不利于日后的汉语学习。
4.课堂上,对于汉字文化圈的留学生,应更加注重其开口度和课堂参与度,提高其交际能力和活动积极性,多向他们提一些交际性问题,对于非汉字文化圈的留学生,应该加强其识别汉字和写汉字的能力,多让他们回答知识性问题;课下,要相对多地与汉字文化圈的留学生进行交流,并在汉字书写任务上更关注非汉字文化圈的留学生。
綜上所述,培养良好的汉语学习习惯对于留学生学习汉语起着重要的作用。今后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要注重对留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也要鼓励留学生从自身角度出发,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其受益终身。
注释:
[1]叶圣陶:《叶圣陶语录汇编》,苏州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2]朱智贤:《心理学大辞典》,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815页。
[3]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页。
[4]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95页。
参考文献:
[1]任丽丽.培养留学生良好汉语学习习惯的重要性[J].现代语文,2011,(1).
[2]刘儒德.论学习策略的实质[J].心理科学,1997:179-182.
[3]冯海英.对高中生学习习惯现状的调查分析[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
[4]周智伟.试论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