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方言背景下提高儿童朗读能力
2016-05-30黄卫娟
黄卫娟
朗读,是一种出声的阅读方式,它是小学生完成阅读起点和基本功。我校学生部分为张家港人,所讲方言大部分为吴语,部分为江淮方言。其中吴语方言分虞西话、澄东话、澄要话、老沙话、崇明话五大类。学校地处城乡结合部,不少学生为新市民子女,来自全国不同地区带着不同的乡音。方言呈现出独特的多元的文化现象,既有蓬勃生机,也给朗读指导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我们必须从低年级开始就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
一、读正确——因读设导,锱铢必究
用普通话正确地读,是学生朗读课文最基本的目标,也是最低要求。但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这是学习语文的基础,更是低年级朗读教学的重中之重。朱熹在《训学斋规》说:“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这“一要五不可”正是读得正确的最好的注释。如果细听低年级学生朗读,你会发现这样一个问题:有不少学生常出现读破词,破句的现象,有时最简单的一个词语,他们总是把前一个音读得特别长,很难把握好朗读的节奏感。比如《他得的红圈圈最多》一课中有这样一句话:先生要孩子们/先用纸/蒙着字帖/描,等练熟了,再照着字帖/写。有相当一部分孩子把这句话读成:先生要孩子们先用纸蒙/着字/帖描,等练熟了,再照着字/帖写。经过多次地纠正,仍有部分学生难以更正。在教学中,我就注意从词语教学入手,在检查朗读时,把课文中的词语罗列出来,如上句中的:蒙着、字帖、照着等,训练学生先读好这几个词语、词组,做到不顿读,要连读,反复练习,朗读长句时,才能形成节奏。
二、读流利——适时点拨,理解感悟
朗读取得的效果,有时靠分析是永远得不到的。因此,今天的课堂出现了以读代讲,以读代问,以读代答等多种教学形式,目的都是让学生在自由自在的朗读中轻松愉快地理解问题,解决问题。
“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学生对一句、一段乃至全篇课文,读得正确、流利,读出适当语气,恰当的语调,就不仅读懂了,而且也准确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只有坚持在读中去组织、引导、启发,才能较好完成低年级的教学任务。如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教材《乌鸦喝水》一课的第一段,主要讲乌鸦想喝瓶子里的水,却喝不着。教师首先让学生把这段读一遍,初步了解大意,接着教师引导再让学生读课文,“乌鸦开始为什么喝不到水呢?”学生通过读,弄清喝不到水的原因:一是水少;二是瓶口小。学生再读课文,结合上下文理解乌鸦为了找水,去了好多地方也找不到的情况,看到一个有水的瓶子时心情会怎样?看到水而喝不到水时的心情又会怎样?(结合看图,观察乌鸦着急的样子。)为喝到水而认真想办法时情形又会怎样?(让学生表演)教师指导学生在读时抓住关键字词展开想象,把课文语言还原为作者所要表现的生动形象,进入课文情景,体会乌鸦的心情,最后让学生读课文,学生把乌鸦看到水时的高兴,喝不到水时的着急读得恰到好处。由于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达到有感情读的要求。教师根据“渗透”的目的,精心组织有层次的读,这样学生既能让学生明确读书的旨意,又诱发了学生读书的兴趣,不但学会了朗读,而且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感悟,从而把语言文字和体会思想感情融为一体,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三、有感情——范读引领,品味乐趣
范读,可以在讲读前、讲读中、讲读后。讲读前的范读一般是全篇课文的范读,是为了激起学习欲望,帮助初步感知课文内容。讲读时的范读一般是部分内容的范读,是为了促进学生理解课文的重点、难点,掌握一定的朗读技能。这时的范读要注重指导,讲究方式、方法的多样性。讲读后的范读可以是全课或片断的范读,是为了或引导学生总结全文,或欣赏课文精彩之处。此时的范读要求能以声传情,充分发挥教材的感染力。
在教学《蘑菇该奖给谁》一课时,我先让学生读旁白,我读兔妈妈、小黑兔和小白兔的话,引起学生朗读的兴趣,而且起到了示范作用。接着我又让学生改换角色读课本,指名一生读旁白,我读兔妈妈的话,男生读小黑兔的话,女生读小白兔的话。这样学生的兴趣更浓,读得投入,在读中对课文人物的性格也把握更到位。并把这些方式运用于课文分析之中,以读代讲,在活跃课堂气氛,渲染气氛的同时,有针对性地进行朗读训练,从而提高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朗读,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个体优势,提高整体朗读水平。
朗读,多么神奇!朗读能力又是何等重要!让我们的低年级课堂少一些讲解,多一些琅琅书声;让我们的学生从小就拥有“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一篇文章的能力,享受朗读带来的快乐,享受语文学习的快乐。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江帆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