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批评性话语分析视角解读两岸关系话语
2016-05-30杨帆
杨帆
摘 要:批评性话语分析方法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政治话语的解读之中,其中以英美等国家的政治文本为主,如竞选辩论、总统就职演讲、新闻报道等。然而,关于国内政治话语,尤其是事关两岸关系的话语分析成果很少。因此,文章将批评性话语分析的理论和方法应用于有关海峡两岸关系的政治话语的解析之中,以韩礼德的三大语言元功能为理论基础,从词汇选择、人称代词、及物性、语用预设和修辞等角度对习马会致辞进行解读,以期使读者更充分地理解其中所蕴含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
关键词:批评性话语分析 政治话语 习马会致辞 两岸关系
一、引言
2015年11月7日下午3时,两岸领导人习近平和马英九在新加坡香格里拉酒店实现了自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直接会见。两岸领导人长达70秒左右的握手开启了两岸关系发展的新篇章,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必将载入史册。从1993年“汪辜会谈”到2005年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访问大陆,再到此次两岸最高领导人的会面,充分表明两岸和平发展的历史大趋势是不可阻挡的。习马会的顺利进行是见证两岸关系发展的重要历史时刻,它向世界表明:两岸中国人完全有能力、有智慧解决好自己的问题。在这次会面中,两岸领导人相互致辞,就两岸关系的现状和未来发展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这两篇政治话语吸引了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关注。
话语具有社会建构功能,是对相关意识形态的概括和反映。政治话语同样具有这种特征。批评性话语分析是解读政治语篇的一种重要方法,其地位和作用正逐渐引起语言学家的高度重视。纵观国内政治话语的批评性分析成果,绝大多数都集中在对英美等西方国家的政治语篇上。比如:张蕾用批评语篇分析解读布什的演讲,曾亚平从批评性话语分析角度解读奥巴马的总统选举获胜演讲,等等。而将研究对象集中在两岸关系政治话语的成果却少之又少。因此,笔者以批评性话语分析的相关理论和方法为基础,对标志着两岸关系迈上新台阶的习马会致辞进行系统分析,试图对两岸领导人话语中所蕴含的意识形态进行解读,让读者能够更深刻地体会到其政治内涵。
二、批评性话语分析理论和方法
批评性话语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简称CDA)于1979年由英国著名语言学家Fowler等人在《语言与控制》一书中首次提出。它把语言形式在交际语境中的功能作为核心研究,以揭示语篇中不易被读者感觉到的潜在的思想和信念,同时考察语言结构背后的意识形态意义,探究语言、权力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复杂关系。Fairclough(2003)认为,语言不会单纯地反映社会,作为一种社会实践,它直接参与社会关系的构成。由此可见,语篇中不同层次的各种成分,如词汇、短语、小句、句子等都暗含说话人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辛斌(2005)指出,批评性话语旨在分析话语中所隐含的意识形态或权力关系,从而揭示意识形态对话语的影响。
基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语言学家对批评性话语分析的具体方法具有不同的侧重点。Fowler(1979)认为,在对语篇进行批评性分析时要特别注意考察及物性、分类、转换、情态等蕴含的意识形态观念。但是,在分析具体的政治话语时,由于相关的社会语境不同,只需突出其明显的特点。Fairclough(1992)提出,话语是由三个维度构成的整体,即文本、话语实践和社会实践。在此基础上,他提出批评性话语分析的三个步骤,即描写、阐释和解释。Halliday(1994)指出,语言同时具有三大元功能:概念功能(描述、概括客观世界和内心世界中的经历和经验);人际功能(构建、维持社会身份和关系);语篇功能(连接话语组成整体并关联相关语境)。对政治话语的解析实际上就是解读语言的这三种功能。黄国文(2001)认为,在进行语篇分析时,完全可以利用韩礼德的系统功能理论进行指导。因此,由于依据的理论不同,批评性话语分析的框架也不同。本文将以韩礼德的语言元功能为基本理论框架,从词汇选择、人称代词、及物性、语用预设和修辞等方面,对习马会致辞这一政治话语进行批评性分析,以揭示其隐含的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
三、习马会致辞的批评性话语分析
(一)词汇选择
词汇具有人际功能。对词汇的选择建立在说话人的意识形态基础之上,往往最能反映说话人对现实世界的看法。政治话语中,发言人精心选择恰当的词汇来表达其相关政策以及对重大问题的主张。综观两岸领导人在此次会面中的致辞,我们发现以下词汇出现频率很高:
由表1,我们可以看出,两岸领导人的发言积极地传达出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维护海峡两岸和平的意识形态,两岸双方同属中华民族,是不可分离的同胞,同时表明,此次会谈在中华民族历史发展中意义重大。
(二)人称代词
人称代词的使用是实现语言人际功能的又一重要手段。通过有目的地选用人称代词,说话人能够更清楚地表达出对双方关系的态度和看法。两岸领导人在致辞中所使用的人称代词如下:
從表2可以看出,大陆领导人习近平主要使用了第一人称单数“我”(3次)和第一人称复数“我们”(8次)。这充分传递出其作为领导人对两岸双方关系的看法,“我们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同胞兄弟,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以及对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做出贡献的朋友的感谢。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不但使用第一人称单复数传达出维护两岸永续和平的意识形态,而且使用了第三人称复数“他们”,目的是通过描述其亲眼看到的两岸学生友好交流的感人画面,让听众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更深刻地体会到和平对两岸的重要性,间接表明台湾地区维护和平的决心。这和大陆的主张不谋而合。
(三)及物性
语言的概念功能主要是通过及物性体现出来的,用于描述人们在客观现实世界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分为六大过程:物质过程、心理过程、关系过程、行为过程、言语过程和存在过程。两岸领导人的致辞中主要运用了物质过程、心理过程和关系过程。
两岸领导人的致辞话语通过物质过程回顾了两岸关系的历史发展进程和取得的丰硕成果,表明两岸的和平发展来之不易,需要共同维护,同时提出今后发展两岸的相关政策。例如:
(1)“2008年以来,两岸关系走上了和平发展的道路。过去7年,台海局势安定祥和,两岸关系发展成果丰硕,两岸双方和广大同胞为此付出了大量心血。”(习近平)
(2)“7年多来,两岸签订了23项协议,创造了4万多学生交流、每年800万旅客往来与1700多亿美元贸易的空前荣景。”(马英九)
(3)“两岸双方应该在两岸关系发展历程中得到启迪,以对民族负责、对历史负责的担当,做出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正确选择。”(习近平)
(4)“为了两岸人民,让我们一起努力、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为中华民族开创更加和平灿烂的未来。”(马英九)
两岸领导人的发言通过心理过程真诚地传达出两岸双方加强合作、维护台海和平发展的迫切愿望。例如:
(5)“我希望两岸双方共同努力,两岸同胞携手,奋斗坚持九二共识,巩固共同政治基础,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保持两岸和平发展正确方向。”(习近平)
(6)“今天,我愿提出维系两岸和平繁荣现状的五点主张。”(马英九)
关系过程充分表明两岸领导人对两岸关系的定位和看法,暗含双方关系的正确走向。例如:
(7)“没有力量能把我们分开,因为我们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同胞兄弟,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习近平)
(8)“习先生,当前的两岸关系,已经是1949年以来最为和平稳定的阶段。”(马英九)
(四)语用预设
语用预设是指对语境敏感的,与说话人的态度、信念、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有关的前提。对政治话语中语用预设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领悟说话人所表达的深层含义的先决条件。例如:
(9)习近平:我们应该以行动向世人表明,两岸中国人完全有能力、有智慧解决好自己的问题,并共同为世界及地区与和平稳定、发展繁荣做出更大贡献。
大陆领导人习近平的讲话中隐含着重要的一个前提: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这是对台独势力和意欲干涉中国内政的国家的警告。
(10)马英九:此时此刻,海峡两岸正大声向全世界宣示巩固台海和平的决心,以及促进区域和平的信息。
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的发言建立在这样的预设下:两岸和平是主流,任何威胁两岸和平的行为都是不得人心的。
(五)修辞
修辞是语言所具有的语篇功能中的重要衔接手段之一。对修辞手法的运用能够使语篇成为一个强有力的整体,对意识形态的展现具有很强的说服力。两岸领导人的致辞中,习近平主要运用了比喻和排比。例如:
(11)“我们今天坐在一起,是为了让历史悲剧不再重演,让两岸关系和平成果不得而复失,让两岸同胞继续开创和平安宁的生活,让我们子孙后代共享美好未来。”
通过排比手法,习近平铿锵有力地传达出双方应倍加珍惜两岸和平成果以及为子孙后代的美好未来加强合作的思想意识。
马英九主要运用了排比和转述。例如:
(12)“历史为两岸留下了错综复杂的世代课题,这正是《尚书》所说的‘非知之艰,行之惟艰。”
(13)“北宋大儒张横渠主张‘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通过引用中华文化中的经典名句,马英九抒发了两岸都是中华民族,都是炎黄子孙的民族自豪感,同时暗示:两岸双方应该一起努力、真诚合作,解决各种复杂问题,共同致力振兴中华。
四、结语
批評性话语分析是分析政治话语的一个重要框架。借此,我们可以理解语言结构和内容中所蕴含的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本文从词汇选择、人称代词、及物性、语用预设和修辞等5个方面批评性地分析了习马会中大陆和台湾地区领导人的致辞,从中总结出两岸领导人话语背后隐含的意识形态:两岸同属中华民族,是同胞兄弟;坚持“九二共识”和“一个中国”原则;共同维护台海和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些构成了巩固和发展两岸关系的基本条件。由此可见,批评性话语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准确、更深刻地解读说话人的立场、主张和价值观念,从而进一步剖析其背后隐藏的意识形态。批评性话语分析理论和方法能够为理解政治场合以及其它语境中的话语提供科学的指导。
参考文献:
[1]Fairclough,N. Discourse and Social Change [M].Cambridge:Polity Press,1992.
[2]Fairclough,N.Textual Analysis for Social Research [M]. London:Routledge,2003.
[3]Fowler,R.,Hodge,B.,Kress,G.,& Trew,T. Language and Control [M]. London: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1979.
[4]Halliday,M.A.K.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M].Beijing: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1994.
[5]胡壮麟,朱永生,张德禄,李战子.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6]辛斌.批评语言学:理论与运用[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7]陈昕炜.从语篇意识形态分析视角透视大陆对台的政策态度—以温家宝总理答记者问为语料分析[J].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1).
[8]黄国文.功能语篇分析纵横谈[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12).
[9]李艳芳.从批评性语篇分析透视两则新闻报道[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
[10]杨家勤.大陆官方媒体涉台话语模式及权威属性[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12,(1).
[11]曾亚平.从批评性话语分析角度解读奥巴马的总统选举获胜演讲[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9,(2).
[12]张蕾.用批评语篇分析解读布什的演讲[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1).
[13]张晋山.两岸政策的话语比较及创新路径初探——以“一个中国”话语为例[J].台湾研究集刊,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