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病问“度娘” 也是一种病

2016-05-30桂安

晚晴 2016年4期
关键词:伪科学医学知识生病

桂安

2015年9月17日,刘女士一觉醒来突然全身出现红斑,瘙痒难耐,更严重的是,她觉得气都喘不过来了。一家医院急诊科医生接诊后,判断她是严重的过敏反应,有休克危险,需要紧急处理。在为她吸氧的同时,医生开出了急救药品。但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其丈夫却不急着用药,“谁知道你们开的药靠不靠谱,不急这一会,等我问问再给她吃”。医生探头一看,发现其丈夫在用百度“看病”。

生病问“度娘”,已是一种司空见惯的现象,甚至成为一种“病”。人们之所以喜欢找“度娘”看病,是因为到医院看病太麻烦,而网络就在身边,不管网上的知识是否准确,但至少用起來方便。这一次却有所不同,医生明明就在身边,且已经开出了药,患者家属却还要问“度娘”,医生的可信度不及“度娘”,过度依赖“度娘”的程度可见一斑。

通过网络搜索来获取医学知识,甚至进行自我诊疗,也不是完全不可以。有时就连医生,也会通过网络搜索来收集资料。但是,网络上的信息良莠不齐,既有正确的医学知识,更有伪科学甚至带有欺骗性质的虚假信息,生病问“度娘”,关键要看如何问。问得好,“度娘”是助手,问得不好,很难说不会成为杀手。而要想问好“度娘”,既需要有一定的健康素养,更需要有足够的鉴别能力。

即使问“度娘”的方法正确,但也只能作为一种参考,不能过于依赖,哪怕自己找到的信息很正确,但疾病千变万化,同样的疾病甚至同一种症状,对于不同的人,或许诊疗手段刚好相反。生病首先应选择看医生,这个原则需要坚持。

当然,生病问“度娘”广泛存在,甚至到了只信“度娘”的地步,也说明互联网医疗存在巨大的社会需求,有必要针对这一需求开辟出正规的互联网诊疗渠道,让网上诊疗更规范、更可及、更安全。同时,应该对网上医疗信息进行清理和规范,尤其对于虚假、欺诈信息,要及时从网上清除,以此来提高“度娘”的水平,减少“度娘”不治病反致病的风险。

医学是一门复杂的科学。一名普通患者掌握的医学知识再多,也不可能超过专业医生。因为患者摸到的是大象的局部,而医生看到的则是大象的全貌。所以,唯一正确的选择是把看病的事交给专业医生。

对于问诊网站大行其道的现象,专家表示,对于没有专业知识的普通患者来说,问诊网站真伪难辨。由于搜索网站一般采用竞价排名的方式,搜索靠前的网站不一定权威,为患者免费解答问题的人,很可能不是专家。如果过于迷信“度娘”,难免会陷入误区,套用孟子那句“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其实“尽信网不如无网”。

猜你喜欢

伪科学医学知识生病
预防做好 牛生病少
“半小时才燃脂”是伪科学
“生病”的一天
生病的快乐
生病真难受
思维导图在医学中的应用
华盛顿大学开“反胡说八道”课
加强班级凝聚力建设,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新环境下《解剖学》教学资源开发探讨分析
卫校化学教学中渗透医学知识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