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智库建设助力国际话语权的创新扩散
2016-05-30贾敏
贾敏
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要积极打造适合中国特色新型智库身份、定位、功能的国际话语表达方式,打造国际传播的新平台,培养一批善于国际传播的人才队伍。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对外宣工作提出的“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以及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提出的“联接中外,沟通世界”的总体要求,智库承担着更为繁重的介绍中国建设经验,阐释中国发展道路,辨析中国对外关系和国际政策的实际工作。
智库建设与话语创新:以首批高端智库为视角
推进智库平台的话语创新,应以我国智库的划分类型和专业定位作具体分析。根据高端智库规划,目前我国智库类型主要分为党政军综合智库、高等院校智库、企业智库和社会智库四大方阵,其中以首批25家高端智库试点单位为典型。
党政军综合智库是中国新型智库建设的第一方阵,其中有代表性的如中央党校、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新华社等都是国内外高度关注的,也是解读中国高层声音的重要窗口,其中新华社自身更是肩负提升国际传播主流话语权的重任。党政军综合性智库除了拥有一支数量大、水平高、底蕴深、社会与国际影响力广泛的专家队伍外,其每年定期或不定期地都会召开智库峰会或高层论坛,这也是设置宏观政策议题、扩大智库影响力的良好时机。例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每年“两会”后举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业已举行16年余,不仅汇聚中国高层领导和行业顶级专家,与会的国际人士和专家学者也极富影响力,其论坛成果和各类共识,成为外界预测中国经济走向的重要晴雨表。在刚刚落幕的2016年论坛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拉加德、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等都对新常态下中国宏观经济的诸多方面作了中肯评述,并与政府相关决策层进行了深入交流。这种层面的交流和话语传播乃是综合性高端智库发挥作用的应有之义。
同时也应看到,因为综合性智库行政级别高、体量大,所涉政策内容广而杂,智库话语的生成和传播较容易引起多方差异性解读。而部委所属专业研究机构更为聚焦现实问题,决策咨询更为便捷,话语表达也更为明了,更为适宜专业型党政军智库的建设。因此本轮党政军智库除了“整体打包”之外,社科院、商务部等部委都有专业机构入选高端智库序列。而在可预见的未来,部委所属的专业研究机构,或将得到国家智库建设的进一步扶持。
在第二方阵中,高校智库成为主力。高校智库依托高校充沛的人力和智力资源,发挥着智库亟需的基础性、原创性研究成果出品和高素质研究人员培养的作用。还是以首批高端智库建设单位为例,入选的6家高校智库都有相应的主攻目标,如在京的清华、北大、人大三所高校所属的高端智库(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清华国情研究院,人大国家发展战略研究院)都以宏观经济与国家建设为主轴线;武汉大学以其国际法研究特长助力中国周边领土争议热点;中山大学以地缘优势聚焦港澳社会与治理问题;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则更为具体研究和提升中国的国际话语传播能力。高校因其组织属性的非职权部门特征和长于国际交流的优势,以及学术话语无国界的特点,与社会和传媒的联系更为便捷,同时也对高校智库的管理和学者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话语创新方面,高校智库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如何把高校智库的知识产品的学术话语表达,更好地融入日常话语和媒介话语(还可以称其为学术观念的重新日常建构),更好地实现从学术创新的引领者向政策议题的合格意见领袖转向。高校智库的话语创新具备非常良好的知识储备,但在人才建设和组织激励制度方面,仍然需要更多的顶层设计和政策扶持。
与前两者相比,企业智库与社会智库是本次高端智库建设的新崛起力量。正因为是新生力量,知名度有所欠缺,首轮入选的企业智库仅中石油所属研究院一家。而社会智库有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和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两家入选。其中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虽然成立时间短,但凭借其一流的研究成果、高端的影响力渠道和国际化的理事会组织,使得其发展定位从一开始就体现出能与世界顶尖智库交流对话、无缝对接的水准,成为中外传媒和海外智库寻求合作咨询的热门选择。综合开发研究院长期服务于改革开放前沿特区深圳市,具有丰富的中国地方发展治理案例,智库报告市场化程度高。
综合性智库平台需要持续扩大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需要进一步与国际智库展开交流合作,有条件的单位还需要试点智库国际合作项目,通过协同创新的方式进行政策建议的供给。同时也应冷静地看到,综合性智库在国内外影响大,反过来对话语创新的风险把握要求更为迫切,在具体运作中需时刻保持政治敏感性。高校智库则面临多种话语间的切换,对人才队伍和机制保障提出了新要求。社会智库因起点各不相同,在影响力上两极化的趋势也十分明显。此外,中国高端智库在地理分布上也呈现出密集扎堆的形态,25家高端智库中除5家外,其余全部坐落于首都北京,其中囊括全部党政军综合智库和部委所属研究机构(非在京综合性智库仅上海社会科学院一家)。从话语表达和传递的空间角度来看,过于聚集的情况并不有利于政策话语的创新尝试,趋同性的表达偏好会更为普遍。
智库话语的创新扩散:一种理论借鉴的意义
当前智库建设的积极态势,为思考智库话语传播的远景提供了探索空间。笔者之前曾撰文论述以美国智库为代表的西方智库是如何建构、传播、乃至刻意扭曲“中国观”的机制和个体缘由。从硬币的反面着手,我们或许亦能用中立的态度审视美国智库数十年间“制造中国观”背后所显露的创新能量。就此,笔者试图移用发展传播学领域著名的“创新扩散”理论,来论证未来智库话语创新的可能路径。
“创新扩散”(The Diffusion of Innovation)是由美国传播学学者艾福瑞特?罗杰斯(Everett M. Rodgers)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发展传播学经典理论。该理论关注如何通过媒介方式来劝服人们接受新观念、新事物、新理念。罗杰斯认为所谓的“创新”实质,乃是为拥有采纳权的决策者提供应对问题的新方法和新答案。对于决策者而言,创新的提出并不能消除解决方案存在的风险(罗杰斯称其为不确定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决策采纳者则必须寻求更多的信息、更多的创新来降低风险。
“创新扩散”理论对于智库话语建设具有积极的启示作用。正如从智库知识与政策产品的终极购买者——政府决策者视野出发,智库的话语创新和传播必然是一个长期、动态和持续的过程。智库产品的话语表达需要有一个互相沟通、融合、社会化的过程;智库间的话语也同样需要积极融合。总而言之,“创新扩散”理论给予智库建设最大的启迪,就在于把握传播现象的规律性,要求“创新”意识要落地,可实施。
例如,上海中学生在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中屡夺桂冠(自2009年始)的新闻事件,就是一个极好的案例。西方媒体和智库对中国学生的卓越表现,并没有从教育理念来谈论,而是试图抓住中国大城市中的落户难、无户籍学子无法升学问题而展开质疑,偏离了PISA调查的初衷,显然对中国教育改革做了不正确的评判。在这个背景下,上海高校智库建设单位——上海师大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推出与PISA合作的长期跟踪项目,以更多信息来回应海外媒体与教育同行的质疑。2016年该院推出全面介绍上海中小学教师教学创新探索的英文报告,进一步把中国教育的“上海成功”内容具体化、明朗化,使得国际传媒和西方教育类智库同行能够清晰接收来自中国经验的从容表达。可以看出,智库在这一领域发挥的影响就是提供更多的信息来降低不确定性,也正是在这一过程中,扎实自信的话语表达开始树立,传播效果取得积极反馈。
“创新扩散”为如何建构智库话语创新提供了宝贵的借鉴意义。未来智库建设既要抓好对创新意义的把握,也需要从扩散的角度思考传播的作用和操作流程图。
(本文是作者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中国梦对外传播的路径、策略及其效果分析研究”(14CXW038),以及上海市教育科研重点课题暨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教育学课题“提升‘中国声音和‘上海声音——新型高校智库的社会影响力评估”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