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辞疏》评介
2016-05-30邓杨婷
邓杨婷
摘 要:明代中期以后,楚辞学界一改往日因循旧说的局面,使楚辞研究呈现出繁荣的气象,陆时雍便是当时杰出的人物之一。陆氏的楚辞注本《楚辞疏》虽然一直未受到重视,但它的确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优秀楚辞注本。该书在编写体例、注疏方法、内容主旨、文学特色等方面与其他学者有很多不同之处,为楚辞学研究开辟了新的视野,值得学者学习与研究。
关键词:楚辞 《楚辞疏》 评介
楚辞研究在明代的前后两个阶段有着两种迥然不同的特点。明代中期以前,孔孟之道和儒家正统思想的大力提倡,使得朱熹的《楚辞集注》成为了该时期楚辞研究的代表著作。明代中期以后,新思潮涌现,学者们逐渐认识到楚辞研究因循守旧的现状,开始理性对待《楚辞集注》,在正确认识其学术价值的同时大胆指出该书的不足之处,使得楚辞研究逐渐繁荣起来。《楚辞疏》的作者陆时雍,便是当时的代表人物之一。
明代末年的陆时雍,是当时独具特色的诗论家和批评家。陆氏难以捉摸的性格和别具一格的文学理论与其生活经历有着很大的联系。徐小利在《陆时雍<楚辞疏>研究》中,通过对陆氏生活的时代背景、思想潮流以及他的生平、家世等进行研究,指出:“陆时雍在现实中无法实现的政治理想以及内心崇高的追求,形成了他复杂而多变的性格。”[1]赵奎夫也曾在《陆时雍与<楚辞疏>》里考证过这一点,他认为陆氏“受到科举制度的揶揄”,一生仕途不顺,因而有着强烈的反抗情绪。[2]他评论说:“陆时雍在明代学者中是带有一点反潮流倾向的人物。”[3]正因为陆时雍的“反潮流倾向”,才使得《楚辞疏》别具匠心,今特对此书进行评介。
一、《楚辞疏》编写体例
与陆时雍不拘一格的性格特征一样,《楚辞疏》的编写体例与其他楚辞研究著作也大有不同。徐小利在《陆时雍<楚辞疏>研究》中指出,陆时雍在借鉴前人的说法之余,“通过序文、别注、评、榷、疏正、文字阐释、音韵训诂等一系列程序和完整的体例,完成了全书的撰写。”[4]本文评介的《楚辞疏》版本与徐小利研究的有所不同,该书首列陆时雍的《楚辞序》,在该序中,陆氏论述了《离骚》的主题意义,与屈原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其次分别为周拱辰与张炜如的《楚辞叙》,此后依次为司马迁的《屈原传》、陆时雍的《楚辞条例》,以及《楚辞姓氏》《楚辞目录》,正文末尾附录《楚辞跋》。这样的安排,使得全书内容丰富,具有全面性和综合性。此外,陆时雍对《楚辞疏》所收录的篇目进行了一定的创新。首先,在标题的位置问题上,陆氏在前人的基础上做了一定的变化,他把大标题放到了正文的前面,这样便于读者阅读。同时,他在每一个小标题的前面加上“右”字,让读者一目了然,明白右边的内容与此题目为一个整体,例如:《九章》中的《右 惜诵》《右 涉江》,等等。其次,在注疏对象的主次问题上,陆时雍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他只对屈原的文章进行注疏研究,而对于拟骚作品,陆氏只做简单的著录,不再逐一分析。这种见解强调学术研究要更加注重根本,对后世《楚辞》注本在篇目上的选择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二、《楚辞疏》注疏特色和方法
《楚辞疏》是陆时雍注疏《楚辞》的成果,其注疏特色和方法自然需得一提。陆氏一改前人先释字词、再疏句意的方式,而是重在于疏。他在每篇文章的前面会做一个小序,指出其主旨和特点。小序简洁明了,既有名家之言论,又有自己对该篇文章的看法,包含了作者的强烈情感,值得学习与研究。例如《卜居》的小序:
(1)天不可问,问之筮龟,颠厥玄黄,其谁与归。呜呼!嘻嘻![5](陆时雍《楚辞疏·卜居》)
这段小序虽然仅有二十个字,但内涵却极其丰富。首先,它承接《天问》,引出《卜居》。其次,因为“天不可问”,问天之人心已消沉,而人世昏暗,一句“其谁与归”,吐露出无限孤寂。最后,“呜呼!嘻嘻!”的哀叹将陆氏内心的苦闷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小序之后,陆时雍将正文分成若干部分进行分析。每一部分先罗列“旧诂”,次为陆氏的注疏,以“陆时雍曰”开头。所谓“旧诂”,指的是在文字训诂方面将前人的说法直接引用过来。陆时雍所引用的旧诂大多来自于王逸的《楚辞章句》、洪兴祖的《楚辞补注》以及朱熹的《楚辞集注》,但他并不是一一罗列,而是通过分析进行取舍,体现出内容的准确性。同时,陆氏的注疏,句式较为整齐,多采用四六句。例如:《离骚》中“纷吾既有此内美兮”至“夕揽洲之宿莽”一节,陆时雍曰:
(2)既有內美,重之脩能,是当不见废于世矣,而操持芳洁,动以自芬,伊何人斯而有此备美乎?宿莽,一名卷舒,摘去其心,复生不死。[6](陆时雍《楚辞疏·离骚》)
又如《九歌》中的第二小节,疏曰:
(3)芳洁其物,婆娑其文,以此事神,神宜无不享者。芳菲菲兮满堂,君欣欣兮乐康。若或见之,若或语之,其为慰藉,何可道者?凡会合则喜意者,其人情乎?[7](陆时雍《楚辞疏·九歌》)
寥寥数语,将意思表达得十分明确,这也正好体现了陆氏提倡的“便于初学”的宗旨,这些都是值得读者借鉴之处。
此外,陆氏在注疏《楚辞》时强调把作品与作者的生活经历和社会背景相结合。他把司马迁的《屈原传》收录到《楚辞疏》中,为的就是对屈原及当时的社会做一个介绍,使读者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楚辞》创作的时代背景,从而正确认识屈原及其作品。在此基础上再对楚辞进行研读,便能够更加准确地把握其中的内涵。
三、《楚辞疏》的主旨
根据前文可知,陆时雍的性格与其家世、经历及社会背景等有着一定的联系,因此,他在《楚辞疏》中较多地表现自己对现实的看法。在《楚辞序》中,陆时雍曰:
(4)君子读《离骚》,而知楚国之将亡也。……《离骚》作而忠义明,楚国即挠,君臣相蒙。然小人愧,君子奋。仁人志士感愤而扼腕者,即千载如一日焉。……《骚》何可一日无也。[8](陆时雍《楚辞疏·楚辞序》)
在这段话中,陆时雍高度评价了《离骚》的意义。一方面,体现了明代当时的政治腐朽,社会昏暗;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自己“忧国忧民”,却一生仕途不得意的苦闷。他希望通过注疏《楚辞》,唤起人们思想上的觉醒,反抗社会黑暗。这一主旨在他的注疏中也多有体现。
例如:陆氏疏《九章》篇中“竭忠诚以事君兮”至“所以证之不远”一节曰:
(5)人固有日相与而日不知者,我以为忠,彼以为佞。此孝子所以无慈父,而忠臣所以无察主也。或彼此之不同量,或始信而终疑,或谗人而间生,或爱深而望至,所由非一端矣。[9](陸时雍《楚辞疏·九章》)
屈原爱君忧国,却反遭怀疑与陷害,“所由非一端矣”。这体现出当时社会之昏暗和楚王之昏庸。陆时雍反覆强调屈原的忠心,对其深感同情,又对自己的遭际感到无限的悲凉。
又如疏“昔余梦登天兮”至“初若是而逢殆”一节:
(6)人心多变,况于君臣。可思者,臣子之心也。不可恃者,君父之意也。[10](陆时雍《楚辞疏·九章》)
一句“人心多变,况于君臣”就将屈原不受赏识的苦闷表露无遗,同时也表达了自己想要施展抱负,却又苦于没有出路。
总之,在《楚辞疏》中,陆时雍更加正确的评价了屈原及《楚辞》。他赞同屈原的立场,同情屈原的遭遇,以此反映出自己类似的命运和对现实的不满。
四、《楚辞疏》的文学特色与不足之处
陆时雍是明代末年独具特色的诗论家,他的诗歌理论对注疏《楚辞》有着重要影响。陆氏强调情感的抒发,“由情论道”,赋予了《楚辞》优美、清丽的魅力。同时,陆氏通过细腻的文笔描绘事物,注重语言的锤炼,使得整部著作充满诗意,令读者阅读之后久久回味。如疏《招魂》中“肴羞未通,女乐罗些”一段曰:
(7)娭笑之光发于绵眇,如层波荡潏,潋滟不穷也。长发曼鬋,艳陆离些,如《左传》所云:玄妃鬒发,其光可鉴是也。[11](陆时雍《楚辞疏·招魂》)
作者用“层波荡潏”“潋滟不穷”两个词语来比喻女子的神态,仅八个字就使其美貌跃然纸上,又不使读者有千篇一律之感。
至于此书的不足之处,首先,该书谈艺成分较多,不太重视考证与训诂。其篇目的取舍缺乏有力的论证,例如:陆氏把《国殇》和《礼魂》排除在《九歌》之外,此举尚不合理,有待商榷。此外,姜亮夫曾在《楚辞书目五种》中评价《楚辞疏》曰:“去《离骚》之‘经名,破自来之固障,颇为有识。”但根据查阅多种版本的《楚辞疏》来看,其“经”字依然保留,这与陆氏要去离骚之经名的说法相矛盾。
总的来说,《楚辞疏》虽不尽善尽美,但确实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楚辞》注本,其进步之处与学术价值还有待更多的学者挖掘研究。
注释:
[1][4]徐小利:《陆时雍<楚辞疏>研究》,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第27页,第31页。
[2]赵奎夫:《陆时雍与<楚辞疏>》,《文献》,2002年,第3期,第131页。
[3]赵奎夫:《陆时雍与<楚辞疏>》,《文献》,2002年,第3期,第124页。
[5][明]陆时雍:《楚辞疏》,明缉柳斋刻本,收录在吴平,回达强主编:《楚辞文献集成》,广陵书社,2008年版,第4377页。
[6][明]陆时雍:《楚辞疏》,明缉柳斋刻本,收录在吴平,回达强主编:《楚辞文献集成》,广陵书社,2008年版,第4131页。
[7][明]陆时雍:《楚辞疏》,明缉柳斋刻本,收录在吴平,回达强主编:《楚辞文献集成》,广陵书社,2008年版,第4343-4344页。
[8][明]陆时雍:《楚辞疏》,明缉柳斋刻本,收录在吴平,回达强主编:《楚辞文献集成》,广陵书社,2008年版,第4081—4086页。
[9][明]陆时雍:《楚辞疏》,明缉柳斋刻本,收录在吴平,回达强主编:《楚辞文献集成》,广陵书社,2008年版,第4179页。
[10][明]陆时雍:《楚辞疏》,明缉柳斋刻本,收录在吴平,回达强主编:《楚辞文献集成》,广陵书社,2008年版,第4182页。
[11][明]陆时雍:《楚辞疏》,明缉柳斋刻本,收录在吴平,回达强主编:《楚辞文献集成》,广陵书社,2008年版,第4423页。
参考文献:
[1]赵奎夫.陆时雍与《楚辞疏》[J].文献,2002,(3).
[2]徐小利.陆时雍<楚辞疏>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3]姜亮夫.姜亮夫全集·楚辞书目五种[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
[4]吴平,回达强.楚辞文献集成[M].扬州:广陵书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