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维青:葫芦丝巴乌的传承使者
2016-05-30刁艳
刁艳
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葫芦丝巴乌专业委员会成立于2005年6月22日,十一年时间,已经发展成全国各地三十多个省市、自治区及港澳台等地,拥有正式会员三千多人、在册联谊会员一百二十万人的颇具规模的专业委员会。葫芦丝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的独奏,在维也纳金色大厅的独奏,在亚洲、欧洲的演奏得到各界人士的赞美和好评,这种迅猛的发展引起了业内的强烈关注,让众多民乐人为之兴奋雀跃。近日,笔者有幸采访了葫芦丝巴乌专业委员会会长何维青,听这位一生与笛子、葫芦丝、巴乌结缘,现在专注谋求葫芦丝巴乌发展的演奏家、教育家,讲述他眼中的音乐世界,为您解读葫芦丝、巴乌这神民族乐器的魅力。
重乐改,华丽转身高大上
“自专业委员会成立,葫芦丝、巴乌的演奏法、教学法及乐改工作就没断过。扩大音域、美化外形、方便演奏的葫芦丝、巴乌走进更多人的生活,我们希望将这种乐器推向完美,融入中国民族管弦乐队中去。”何维青和他带领的团队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已经卓有成效地改变了葫芦丝、巴乌音域较窄、力度小、转调不方便的缺陷,这支傣族、彝族民间乐器已经渐渐具备了走向更加专业的可能性。
乐器改革是葫芦丝、巴乌人所关心的核心问题之一,在何维青看来,创作的步骤从专业委员会成立起不断提速。“我们的乐器改良了,对作品的要求也在逐渐提高,有武器没子弹不行。五年前人们能吹奏类似《月光下的凤尾竹》《婚誓》《竹林深处》这样的曲子都觉得很不错、很满足,可仅仅几年就满足不了大家的要求,作品的需求量非常大,还好近年适时推出的作品大赛积累了更多风格的曲目。”何维青说。
葫芦丝、巴乌以傣族、彝族的风格曲目为基础,经过多位演奏家、教育家的共同努力和挖掘,傣族、彝族、阿昌族、景颇族、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汉族等多民族多风格多内容的曲子和国外经典名曲改编等,极大地丰富了曲目的种类。在2011年修订的《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葫芦丝、巴乌考级曲集》中,共收录了多种风格曲目一百五十余首(目前已有葫芦丝、巴乌协奏曲多首)。让人欣喜的是,除了演奏家的热心创作和改编外,职业作曲家群体也逐渐关注到葫芦丝、巴乌的创作。
演奏法和教学法的统一和规范,也一直是演奏家们关注的重要问题。目前,专业委员会已经制订出一套完整的演奏和教学教程,并通过面对面的培训,培养出一批葫芦丝、巴乌的骨干教师,教学法的规范和普及面的扩大,推动着葫芦丝、巴乌走进了音乐院校。葫芦丝、巴乌成为国内外主要演奏节目,并举办了多场葫芦丝巴乌独奏音乐会。各地师生要求高端、严格、规范、科学培训的呼声日渐增多,培训计划也在专业委员会的筹划之中。
不解缘,犹对乐器情真切
何维青会长是笛艺的使者,1961年他又与葫芦丝、巴乌结下了不解之缘。
很多年前,在北京什刹海畔,每天傍晚总会看到一个小男孩手持一支小竹笛站立岸边刻苦专注地练习吹笛,那清脆嘹亮、优美动听的笛声,不时吸引来往路人驻足聆听,并留下由衷的赞叹和鼓励。有时吹奏到深夜,直到母亲来找,他才恋恋不舍地收笛回家。冬天,迎着寒风吹奏一曲又一曲,基音孔处结了两条小冰柱,用手将冰柱弹掉继续练习;夏季,天气炎热吹奏时汗水经常湿透衣衫,他从不叫苦叫累,年复一年从不间断。童年何维青执着的身影深深地印在了什刹海的碧波中,一些以前的街坊如今谈起来还亲切地称何维青的笛子是“什刹海的笛子”。
1954年,何维青考入北京市少年之家笛子培训班开始接受专业训练,1960年,何维青以优异成绩被北京舞蹈学院录取,成为该院民族乐团的首席笛子独奏演员,从此步入专业演奏员、教师队伍。期间,曾先后师从冯子存、王铁锤、梁培印等名家习笛。1974年9月,何维青正式在北京少年宫举办笛子班,先后培养出李增光、曾格格、何青松、薛淳等知名演奏家。此外,从1986年起与北京市海淀区四季青乡的北高庄小学、远大小学、亮甲店小学和田村小学等学校合作,将笛子课安排进音乐课程,并聘请了王朔、刘同考、刘含有、孙媛、孙杰等名家为孩子们授课。此外,何维青还在七色光、春芽、新苗三家艺术学校中普及笛子课程,据粗略统计,仅现有在校生而言,约有三千名学生在这种质优价廉的普及性教学中受益。
有人问何维青,为何对葫芦丝、巴乌情有独钟?何维青总笑着讲起1961年他初识葫芦丝的有趣经历。作为中央青年慰问团成员之一,何维青和十八个演员一同慰问云南、贵州的采矿工人和少数民族兄弟姐妹。有一天晚上休息时,他听到一阵悦耳的乐音,与同事循声望去,是一个傣族青年对着井口在吹奏一件没见过的乐器。何维青从青年口中得知乐器叫葫芦丝,两人相谈甚欢。第二天,当何维青乘坐敞篷大卡车准备离开时,远远看见青年追上来,双手递给他一个青葫芦做的新葫芦丝……何维青把这位甚至都不知姓名的傣族青年称为自己的葫芦丝启蒙老师,那个小小的葫芦丝陪伴着何维青已经五十余年,虽然现在已不能吹奏,但是仍然被完好地收藏着。何维青欣赏葫芦丝的乐音中透出浓浓的情意,葫芦丝身价不高,却深深地与老百姓的喜怒哀乐紧密联系,她像扎根在这片土地上的芸芸众生,平凡岁月里诉说着生命不屈的精神。
葫芦丝、巴乌深得国内外各界人士的喜爱,那美丽的身影遍布云南、山西、山东、浙江、新疆、河北、河南、甘肃、港澳台及国外等地,上至八旬老人,下至五六岁的儿童,葫芦丝、巴乌已经拥有了一大批忠实的粉丝。在公园、街道、社区、社团,随处都能听到葫芦丝、巴乌悠扬悦耳的声音。如果一定要说哪种乐器在中国最大众化、最有人缘,那么恐怕非葫芦丝、巴乌莫属了。经专业委员会推动,葫芦丝、巴乌的名声更是远播异国他乡,韩国、泰国、巴基斯坦、缅甸、德国、美国等国家都向中国的葫芦丝、巴乌演奏家发出过演出邀请,影响力不可小觑。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何维青的葫芦丝独奏让各国来宾赞叹不已;在维也纳金色大厅,中央民族乐团王次恒的葫芦丝独奏赢得了经久不息的掌声;中国广播民族乐团何源的葫芦丝独奏在德国十八场演出中深深打动了在场观众。
葫芦丝、巴乌这种地道的中国少数民族乐器,在当代以强大的影响力迅速成长,赢得了演奏、教学、制作、创作各方面红红火火的局面,着实令其他乐器艳羡。
丝曲缘,和谐友爱满热忱
“虽然只成立几年,但欣慰的是有一个团结、和谐、勇于奉献的班子,把这个专业发展起来了,为祖国的民族文化艺术、为少数民族同胞做出了贡献。”谈到专业委员会近些年的作为,何维青感慨地说。
鉴于葫芦丝、巴乌发展的良好态势,2005年,王铁锤、何维青、王朔等人向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申请成立葫芦丝、巴乌专业委员会,时任会长朴东生、秘书长张殿英对此事大力支持,遂新成立一个独立的专业委员会,以利于葫芦丝、巴乌向完整化、立体化方向发展。多年来红火的局面表明,当时的这个决策很正确。专业委员会于2005年6月份成立后,考级迅速于当年12月举行。2005年至今,共开办葫芦丝教师培训班十七届,有二十四个班,2006年第一届全国葫芦丝、巴乌邀请赛在北京举行时,三百多人参加,2007年第二届有六百多人参加,2009年第三届一千五百人参加,2012年第四届参与人数飙升至一千八百多人。这种几何式的增长,让旁观者瞠目结舌,却在当年决策者的预料之中。
“感谢云南傣族、彝族及各族兄弟姐妹,感谢云南艺术界的专家学者,感谢葫芦丝、巴乌爱好者对我们的关爱,感谢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新老两代领导对我们专业委员会的热忱支持,我们所有成绩的取得都是在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指导、扶持下取得的。”何维青深深感谢学会及社会各界对葫芦丝的重视和厚爱。在做大之后,何维青更多考虑的是将这个专业做强,因为专业和普及犹如一件乐器的两翼,缺一不可。专业委员会的近期设想是成立一个专业的各声部齐全的葫芦丝巴乌乐团,登上国家最高艺术殿堂,并在国内外常年巡演。
为了葫芦丝、巴乌的发展,何维青多次踏上云南这片土地,他被一个美丽的场景感动着——公路旁、田地里,一只美丽的大孔雀领着几只可爱的小孔雀悠闲自得地走着,那里的人们对孔雀是善意关爱的,将它们奉为最美丽的伙伴。这样和谐的场景让何维青想到葫芦丝、巴乌这种乐器,“葫芦丝、巴乌的存在就是制造一个和谐的气氛,葫芦丝、巴乌是一个大家庭,没有任何派别,大家都是兄弟姐妹,没有人去争名逐利。”与天地自然万物和谐同在,打开心扉纳贤交友,这也许是葫芦丝、巴乌成功的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