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雨中情

2016-05-30

海峡摄影时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桑塔纳私家车骑车

大雨中,总有那些温情的瞬间,或让人感动,或耐人寻味,把这些故事聚到一起就能绘就一幅美丽的城市风景。

城市从来不缺乏温情,而这种温情就存在于平凡的生活中,就闪耀在普通人的身上。脱下外套给母亲披上避雨的孝子,拎包打伞照顾妻子的好男人,给孩子打伞却不顾自己淋湿的长辈……一幕一幕画面就在我们的身边不经意间的闪现,那么自然,那么和谐。

雨中撑伞 父爱如山

网络上一位父亲给孩子打伞的照片引起了网友们的巨大反响,甚至有报道称,这张照片感动了全球250万人。

这张照片拍摄于美国纽约皇后区的马路上。照片中,一位父亲为孩子打着伞,自己的后背却被雨水淋透了。这一幕被网友拍到,随后照片在网络相册“Imgur”被疯狂转发,短短13小时内感动全球超过250万人。

从照片中可以看到,当时天正下着滂沱大雨,一对父子走在人行道上,父亲穿着衬衫、手提公文包,尽管全身湿透,右手的伞仍坚定地举在儿子头上,呵护着他不受风吹雨打。

据悉,国外有网友表示,看了照片后大受感动,他们纷纷留言写下内心想法:“凌晨看到这张照片,在洗手间泪流不止”、“我一个人在纽约,正在床上大哭”、“照片深深打动了我”、“马上打了电话给爸爸妈妈”、“现在觉得好难受”。

父亲作为给予我们生命的另一半,往往在生活的记忆中远远不及母亲那样清晰、深刻。而朱自清的《背影》却让我们几代人对父亲有了一种别样的情怀和念想,父亲的身影也由此变得清晰、深刻起来。如果说朱自清的《背影》深刻地描述了一位年迈的父亲送儿远行,为儿买橘子时在月台爬上攀下时的背影深深打动着无数读者的话,那这张新时代的“背影”图,则用一位年轻父亲湿透自己的身体,把伞全部撑在上幼园的儿子的头顶而让全球数百万网友为之感动。

如果说上述那位湿透身体的男子没有身边幼小儿子的衬托,而是自己一个人在雨中行走,或许谁也不会为之感动,也不会在十几个小时内有全球的250 万名网民将这图片进行“疯传”。正是因为有了幼小儿子在一旁的衬托,这位父亲才显现出了“父爱如山”的父爱情怀和高大的“背影”。

人类的爱无需豪言壮语,无需英雄壮举,而就在一举一动的平凡行为之间。父亲湿透身体为儿子撑伞就是人类爱的一举一动,虽然平凡,但足以让世界为之感动。

男孩给老人让出伞后跑开

大雨倾盆,雷电交加,突然遇到这样的天气,手里唯一的一把伞,勉强能“自保”,你会主动让给老人吗?

71岁的宋喜春家住吉林长春桂林胡同附近。自从患上脑血栓后遗症,他每天都坚持外出锻炼。

一天下午,天色突然发暗,树枝被吹得乱摇。“不好,要下雨!”宋喜春越着急,腿脚越不好使。

“要下雨了,赶紧往回走吧!”老伴儿来电话催促,宋喜春当时正经过同志街上的长春工程学院。一句话工夫,大雨倾盆而下。

有伞的,没伞的,都在以百米冲刺的速度找地方避雨,可宋喜春老人走不快,大风吹得老人踉踉跄跄,雨水浇得他勉强能眯着眼看路。

“大爷,大爷,给你伞!”哗哗的雨声中,宋喜春隐约听到背后有人喊。

扭头往后瞅,一个撑着伞的大男孩,个子高高的,眼睛大大的,20岁左右模样,正朝他跑过来。

“快给你!”伞,塞进了宋喜春手里。老人还没回过神,男孩一手护着头,飞快地消失在雨中。

老人刚过路口,和接他的女儿走了个碰面。一看父亲身上湿得不多,女儿悬着的心才放下。

“当时的大雨呛得我都喘不过气。男孩没了伞,是怎么回去的?他离目的地还有多远?衣服被淋透,会不会感冒?”宋喜春的女儿只觉得鼻子发酸,眼睛里充满感动的泪水。

“岳父是特意打电话过来,哭着跟我说的。他几乎是讲一遍,就感动得哭一遍。”宋喜春的女婿李先生也很受触动。短短一面之缘,老人永远记住了男孩那双又大又亮的眼睛。老人心里惦记着男孩,“不知道孩子感冒没。”

老人说,他会和家人去跟男孩碰面的路口找,直到找到这个男孩。“我要把伞还给他,再当面谢谢他!”

私家车主热心送“雨中人”

唐静37岁,儿子四岁半,她每天早上都先打车送儿子去幼儿园后,再乘坐公交车上班。一天一早下起了雨,她一手抱着儿子,另一只手撑着雨伞,等出租车。

“我在雨中站了十多分钟,手也酸了,正寻思再往前走走换个地点等车,一辆私家车停在了路旁,车窗摇了下来,一个男士问我去哪里,让我上车,说捎我一程。”唐静上了车才知道,私家车主要去单位上班,而他的单位与自己要去的地点并不顺路。从私家车上下来时雨下得还很大,她着急给孩子打伞,也没记住私家车的车牌号,只说了声谢谢。

唐静回忆,那是一辆灰色轿车,什么车她也没留心,私家车主是个20多岁的小伙子。

“送孩子去幼儿园的这两年来,遇到很多不好的天气,也遇到很多好心人,顺路的、不顺路的,他们都说‘天气不好,捎你一段吧。他们让我内心很温暖。”她说。

“多亏了那位好心的小伙,冒着大风雨开车把我送回家。”不久前,市民赵阿姨去看望生病的亲戚,回家时遇到暴风雨,所幸遇到了一位好心的私家车主。

“当时天气恶劣,原本我想留宿在亲戚家,到了傍晚,见风雨渐渐小了,便决定返回市区。”赵阿姨表示,虽然亲戚家就在张杨公路附近,但距离最近的公交车站牌还有一段距离。赵阿姨打着伞在雨中行走,可没走多远,雨势渐大,她赶紧奔跑到附近的涵洞避雨。

原本以为雨势会渐渐变小,岂料,等了10多分钟,雨却越下越大,赵阿姨心里急了。“试试运气吧,说不定能遇上好心人带我一程。”见前面驶来一辆黑色的小轿车,赵阿姨试着招手。车子在赵阿姨身边停了下来,车主摇下车窗,是个年轻男子。“你是回市区吗?能不能带我一程。”赵阿姨连忙走上前询问。

“上车吧。”男子点了点头。“到了市区,原本我想下车走回家,但那小伙子坚持把我送回家,我这才没有被雨淋到,社会上还是好人多啊。”赵阿姨感慨道。

司机乘客合力移走挡路大树

狂风卷着大雨,撕扯着道路两旁的树木,江苏苏州杨舍镇晨德路晨阳交管所往北路段上的一棵老树卧倒在晨德路上,阻碍了交通,正在行驶的汽车不得不停了下来。

“这可怎么办?”私家车车主刘先生拿出了手机准备求助110。此时,一辆206路公交车驶来,一看路况不对劲,司机谢国忠赶紧将车子停靠在了路边。“大家稍等片刻,不要走动,我下去看看。”谢国忠开了车门下了车。

此时,雨下得很大,刚走了两步的谢国忠全身已经湿透了,他查看了一下,那棵大树连根被拔起,足足有两百斤,要想移开肯定要费些力气。他抹了抹脸上的雨水,伸展了一下上肢和腰,在树梢部位蹲了下来,双手抱着树干,慢慢向上抬。“我来帮你,两个人力气大。”公交车上又下来一位年轻乘客。“一、二、三,使劲!”谢国忠喊道。两人一起使劲,将这棵倒树移到了路边。“这下好了,我们上车吧。”谢国忠说完,将旁边的一些断枝扔到了路边,道路又恢复了畅通。

全身湿透的两人上了公交车,其他乘客纷纷给两人递去了毛巾和纸巾,“快,擦擦,当心着凉感冒。”“谢谢,谢谢。”公交车里暖意浓浓。

商户腾店让市民避雨

突如其来的一场狂风暴雨,让不少在外行走的市民措手不及。市民卢先生想赶在暴雨到来之前买些菜回家。可谁知刚从市区东菜场出来,雨水就像断线的珠子一样倾盆而下。没有带伞的卢先生慌了神:自己是步行来到菜场的,也没有带伞,这可如何是好?

就在卢先生犯难的时候,在菜场边经营一家小店的张先生招呼卢先生:先到店里避雨吧,等雨小了再走。老板张先生招呼卢先生坐下后,又为他端来了免费的茶水。此后的一个多小时内,又有不少行人进入张先生的店里避雨。

事后,有记者采访了张先生。他显得十分惊讶:怎么这样一件小事你们都知道了?他说,自己经营小店已经十几年了,这次腾出店面让市民避雨也算是感谢大家多年的惠顾。“谈不上帮助谁,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张先生说。

超车的等待

雨天,一中年男子一手骑车,一手打伞。碰巧前面有一辆面包车斜靠在路边。因为面包车没有熄火,加之转向灯指示快车道的方向,在离面包车还有二三十米时,骑车男子就不时回头,查看身后疾驰的车辆。

结合当时的情况,要想超越,自行车势必要上快车道。正当人们为骑车男子捏一把汗的时候,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跟随骑车男子的桑塔纳车突然减速了,听到后边有车,骑车男子也主动放慢了节奏。显然,桑塔纳车在让骑车男子先行,而骑车男子也在有意让桑塔纳车先走。没有鸣笛,也没有提示性的闪大灯,注意保持车速车距的桑塔纳车,等骑车男子绕过面包车之后,方才加油门开出。瞬间,骑车男子冲远去的桑塔纳车的背影,真诚地喊了一声“谢谢啊”。短短的几秒种等待,桑塔纳车司机用行动赢得了骑车人的尊重和理解。

瞬间的减速

遇到雨天,大街小巷容易积水,路人行走往往都很关注车辆。因为稍有不慎,你就可能被疾驰的车辆溅一身污水。类似情况,相信大家都曾遇到过。有些市民看到个别无德司机故意戏弄,甚至会对远去的车辆送出几句典型的“国骂”。因为有过这种经历,市民王先生雨天行走时都非常注意。

当路过一个丁字路口时,王先生眼看左右没有车辆,快速穿行到路一半的时候,突然窜出了一辆出租车。尽管不可能发生事故,但王先生心里还是暗暗叫苦。因为根据当时的车速及积水情况判断,王先生很有可能会被溅起的污水湿透全身。

就在王先生准备用伞遮挡的瞬间,发现出租车速突然降了下来,等车辆经过时,车轮几乎没有溅起水花。对司机来说,这个刹车动作可能很小,但对路人来说却免去了一场“劫难”。面对这样的出租司机,王先生自觉举手致敬。

大雨净化了这个城市。雨中的点滴故事,也净化了人们的心灵。

猜你喜欢

桑塔纳私家车骑车
乘坐私家车
骑车不练腿 生活不完美
图说
边骑车边充电的充电夹
上海大众桑塔纳启动困难
桑塔纳3000车冷却液温度偏高
新桑塔纳1.6车第2缸不工作
桑塔纳车发动机延时熄火
我们在变,私家车也在变
骑车环岛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