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数学研究性教学

2016-05-30德吉白珍

大东方 2016年6期
关键词:新教材研究性学案

德吉白珍

摘 要:教材是我国学校教育的主要课程资源,但它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新课程认为除了课本,教师和学生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在当前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感觉难以适应,有的教师认为,将教材讲深讲透就是完成任务。这是不会“用教材”,而仅是简单地“教教材”,本文从新课程标准下数学实验教材的具体要求出发,通过列举几个研究性教学的方法,对新教材的教学提出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数学新教材;研究性教学

一、研究性教学的必要性

研究性学习不仅仅是一种学习方式,更是一种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我国古代伟大教育家孔子很早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在初中数学课上“分层教学”恰好就是“因材施教”的具体体现,其最终目标是一样的。因此,在教学中实行分层教学势在必行,教师必须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程度上学有所得,逐步提高,最终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从根本上提高课堂效率。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若仍采用“一刀切”、“一锅煮”的方法进行教学,长期下来,必然会形成一部分学生吃不饱,一部分学生吃不了,学优生学习没动力,冒不了尖,学困生却连基础知识都掌握不好的局面,难以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另外,对于农村初中,以中考升学率的高低去衡量办学的优劣的观念至今未打破,甚至越来越严重。而且现在实行的是九年义务教育,全体小学毕业生都就近入学,更有择优选校者,导致学生水平参差不齐,于是,多数教师往往不惜血本,绞尽脑汁,采用多种手段,使大多数学生,陪同小部分“有希望”的“尖子生”,为之而“奋斗”,这样就使大多数“陪读生”“劳师无功”,大大挫伤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也严重影响了整体的教育教学质量,这显然与素质教育背道而驰。

二、打好基础,为将来的高中知识学习做好铺垫

数学是一个连贯性很强的学科,完整的知识体系才能让学生学到更多的东西,任何一个知识点的漏缺,都会给以后课程的学习带来影响。学习好数学概念是何等重要。学生进入初中以后,各科各样的概念比小学增加很多,这对刚近初中的学生是一大挑战。因此,学好概念是学好数学的最基本要求,我们务必要改变只重视公式法则,轻概念学习的不良学习方法。

我们知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在教学中不是让学生去机械的背概念,套公式,而是要教会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要在挖掘新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基础上,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概念。新概念的引入是对已有概念的继承、发展和完善。有些概念由于其内涵丰富、外延广泛等原因,很难一步到位,需要分成若干个层次,逐步加深提高。

三、研究性教学的几点方法

1.分层施教

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成绩的差异和提高学习效率的要求,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学习可能性水平,再结合初中阶段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及性格特征,按课程标准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中层目标、发展目标这三个层次的教学要求。

2.自主学习

课前教师按照制作导学案的内容、格式、要求精心制作导学案。学生围绕导学案进行充分预习,自主解决50%以上的问题,并且标注疑难问题。上课前教师把导学案收上来批改,找出存在的共性问题及不足,以便于课堂上交流质疑。

3.对学群学

选择灵活多样的方法,重点讨论存在共性问题的题目。先一对一讨论,在组内组间讨论。错误的题目要改错,找出错因,明确每个题目考查的知识点及背后承载的能力,总结题目的规律、方法和易错点,注重一题多解。

4.达标测评,学案整理

解题之后,写一写总结、反思、方法、规律、所用知识点及注意的问题,非常有必要。因为写一写比想一想更重要,体现了一种学习习惯,能力会进一步提升,效果会更好。回过头来再琢磨一下,可以说一辈子受益。

四、从辅导入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课外辅导是课堂教学的补充,教师要依据教学目标,通过作业批阅、课堂提问、学生提问等多种手段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及时给予不同的指点和帮助。针对学生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辅导方式,有的采取启发式,有的采取指导式,有的个别辅导,让他们在较短时间内掌握基础知识,如对差生出现基础性的问题,应帮助其复习学过的旧知识,举浅显易懂的例子,使旧知识能够自然向新知识过渡。作为职业学校的学生,以后将走入社会,获取知识的方式更多是靠自学。在数学教学中,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心理素质,以掌握的数学知识为基础,给予正确的学习方法指导,介绍有效的学习经验,让学生会思考,善于思考,养成自学习惯,培养自学能力。

五、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传统的教学中,只注重对学生的学习引导和教育,尽早的完成社会化教育,学生也只是接受教育,在学习中不断的使自己接受社会化。只有从这些方面的差异入手进行改革,才能完成新课程下的教学目标。

教师进行角色转换。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只是对知识进行传授、支配和知识的静态占有者,在新课程的要求下,教师要转换成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合作者、促进者等,还要转换成动态的研究者,从多个方面与学生进行互动,从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要以新角色进行实践教育。这就要求教师与学生之间要建立平等的关系,使教师走到学生的身边进行交流,并一起进行问题的探讨,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等;当学生的顾问,与学生进行意见交换等,这样就可以在教育中不断地与学生建立了情感,使学生感觉自己的老师就是自己在学习上的朋友。

参考文献:

[1]王忠,吴道春.中马初中数学新教材综合难度的比较研究[J].数学教学,2011(10):11-15.

[2]刘曌,杨光伟.新课程理念下中日初中数学新教材中“数学活动”的比较研究——以我国人教版与日本东京版初一数学教材为例[J].中学数学杂志:初中版,2013(5):25-29.

[3]何莉蓉.初中数学新教材使用中的一些尝试[J].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4):53.

(作者单位:西藏日喀则市南木林县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新教材研究性学案
《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特别征文
实践,让研究性学习课堂精彩起来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挺立于课本之中的“树”
担当意识:历史新教材渗透不可或缺
乡愁导学案
学写简单的研究性报告
“比例尺(一)”导学案
浅谈“研究性”阅读教学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