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2016-05-30吴伟刚
吴伟刚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和社会各个方面对小学生学习素质的要求,有效性学习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受重视。小学数学的有效性学习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有着很大的现实意义。而在实际的教学中,有效性学习的利用程度还较低。本文通过对小学数学有效性学习内容和意义进行深入的了解,结合目前的教学现状,对小学数学有效性学习的策略进行科学的探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性学习;策略探究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投入最少的时间、精力、物力,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这堂课就是高效课堂。要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必须具备先进的教学理念,掌握先进的信息技术,运用创新的教学方法,以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本文从创设情境、信息技术的运用、教学反思三个方面提出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的具体对策。
一、创设情境,提高课堂效率
新课标明确指出,学习和理解数学要建立在现实情境、实际生活以及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所以数学教学离不开情境的创设。
创设情景有多种方法,如:可以把教学与生活紧密结合创设情景。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来创设情景,既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重要性,又有利于学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例如:我在教学“按比例分配”一课时,创设了“饮料配制”这一教学情景,课伊始,教师提问:同学们喜欢喝饮料吗?都喜欢喝哪一种饮料?学生都说喜欢并纷纷说出自己喜欢喝的饮料,这时教师接着问:那你喝过自己配制的饮料吗?学生都说没喝过。这时教师因势利导:这节课我们就自己动手配制饮料。配好之后,教师让学生品尝一下自己配制的饮料,由于配制的时候没有按照一定的比例,所以自然发出“好喝”、“太甜了”、“太淡了”的说法。这时教师抓住时机,要求学生互换手中的饮料,再次品尝,学生又会发现同桌配制的饮料和自己配制的饮料味道不一样,并能找出原因“同桌同学的饮料粉放得太多了”或“水放得太多了”等等。这时教师及时引导:要配制出好喝的、可口的饮料,水和饮料粉一定要适度,现在就请同学们重新再配制一次。并想一想,应该放几份饮料粉,几份水配出来的饮料才好喝。这时小组合作,共同动手配制饮料。这样的教学情景,不但与生活息息相关,一下子就引起了学生高度的关注和兴趣,而且让学生的学习活动沿着有关问题的解决生动地展开,学生始终怀着极大的兴趣主动地探究、讨论、合作,促进了学生的主动发展。
二、运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例如我在教学《位置与方向》一课时,教学重点是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教学难点是根据描述画出路线图。教材只借一幅平面图,在上面画一个方向标让学生确定物体的位置,这样的教学内容很枯燥,为此,我利用多媒体课件把课堂内容以动画的形式展示给学生,学生立刻精神振作,注意力非常集中,并踊跃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们熟练掌握了描述物体位置的方法,既突出了教学重点,也解决了教学难点,达到了理想的效果。《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探究是满足学生求知欲的重要手段,对于保护学生的好奇心至关重要。学生可以从中获得巨大的满足感、兴奋感和好奇心,并焕发出内在的生命活力。因此教师要改变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到探索与交流的学习活动之中。我想利用信息技术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尤其是多媒体计算机,可以把文字、图形、声音、动画、视频图像等信息集于一体。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能使学生获得极为丰富的、生动形象的感性知识。例如,再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重难点是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首先让学生用数方格的方法初步感知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的联系,然后提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面积是否也可以转化成长方形的面积来考虑?如果教师只是在黑板上画一画,学生剪一剪,学生会感到这些都是老生常谈,枯燥无味,甚至还会对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感到很抽象。为此,我通过课件演示分割、拼接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引导学生有序地观察演变过程,让学生在观察平行四边形至长方形的转化过程中,思考:“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与长方形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从而得出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长方形的长,平行四边形高等于长方形的宽,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就等于长方形的面积。最后要求学生仿照图的方法剪一剪,拼一拼,整个过程演示与讲解观察、操作融为一体,从不同的角度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为学生准确地理解和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运用好信息技术,才能激活课堂,是数学教学改革中的一种新型教学手段,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突出了教学重点,也解决了教学难点。而且也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求知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明显提高,对教学信息的反馈比较积极,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真正变苦学为乐学,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三、进行教学反思,提高课堂效率
教师上完每一节课,课后都要进行总结、反思。本节课是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学会了什么,还有哪些没有讲到的地方,本节课是否突出了教学重点,解决了教学难点。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本节课是否做到了精讲多练,教学过程时间安排是否恰当。通过不断反思,不断改进,最终构建一个高效率的课堂。
参考文献:
[1]林典强.小学数学与多媒体[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07)
[2]溪坤.运用“翻转课堂”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启示[J].亚太教育.2016(21)
[3]杜泽娟.中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效整合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6
[4]邱晓丹.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发展的有效途径:行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
[5]邱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发展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07
(作者单位:吉林省通化县东来乡海联学校)